許虹
(天臺縣始豐街道中心小學,浙江 天臺 317200)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記憶方法指導
許虹
(天臺縣始豐街道中心小學,浙江 天臺 317200)
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完成聽、說、讀、寫等語言活動的基礎。小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中遺忘率高、認讀能力不強、學習方式單一、學習興趣低。本文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記憶詞匯,談談具體做法。
小學英語 詞匯 記憶方法
《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五方面的內容。其中,詞匯學習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英國語言學家GeorgeWilkins認為:沒有語法不能很好地表達,而沒有詞匯則什么也不能表達。可見,詞匯量是制約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PEP小學英語新版教材中,語言知識二級標準在詞匯方面要求學生掌握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并能初步運用400個左右的單詞表達二級規定的相應話題。到五、六年級,平均每個課時需要學生能聽、說、認讀并會寫3~4個新授單詞或短語,其中至少有一個難點詞匯。多數小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中方法單一,在機械操練中死記硬背,課堂上不加思考,“開火車讀”、“分小組讀”、“比賽讀”,在游戲中邊玩邊讀,看似輕松有趣,課后卻很容易遺忘,重新記憶的過程很痛苦,直接影響學習熱情和興趣。許多教師在詞匯教學時會注意新詞的導入和操練形式,但這些形式往往只能銜接教學流程,不能培養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缺乏實際意義和有效性。因此,改變教學方法,在課堂中指導學生用有效的記憶方法進行新授詞匯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
運動記憶在個體發展中比其他各種記憶發展得較早,它是人獲得言語、掌握和改進各種生活技能的基礎。動作記憶是形象記憶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以操作過的動作所形成的動作表象為前提的,雖然識記時比較困難,但一經記住則容易保持、恢復,不易遺忘。在英語詞匯學習中,準確、形象的動作不僅能使知識的學習變得靈動有趣,更能強化對發音、詞義、規律的記憶。
(一)通過動作記憶讀音和詞義。
在學習月份詞匯時,十二個詞與詞之間的讀音雖有聯系,卻容易混淆,詞義的理解也存在難度。教師通常會結合生日或節日呈現并操練月份詞匯,使學生在運用中反復強化對詞匯的記憶,但在呈現時缺少了靈活記憶的過程。通過動作記憶法,能有效地彌補這個缺憾。
月份單詞“May”的發音與中文“沒”的發音相似,伸出五個手指剛好代表五的意思。教師在呈現讀音時可伸出一只手,做搖手的動作,既幫助學生記住了發音,又記住了詞義。November的第一個音節與“No”的音節相同,兩只手分別伸出食指,剛好代表“十一”的意思,可將兩只食指左右搖擺,既記住了該詞以“No”的發音為開頭,又記住了詞義。December這個詞中,“Dece”的讀音與“疊三”相似,左手可伸出一根手指代表十位的“1”,右手伸出兩根手指代表個位的“2”,即組成了其詞義“十二”,做左手右手碰撞的動作,“疊”在一起是“三”,即提示了讀音“疊三”。
(二)通過動作區分易混詞匯。
January和February的發音有相似點,教師都喜歡把兩者進行對比教學。除了對比相似點,不同點才是學生的記憶難點。教師在教學中可用動作區分首字母的不同,“右手掌心朝左,食指豎直,另四指握緊,大拇指在外”,食指和大拇指的弧度形成了January的首字母“J”;“左手掌心朝內,手腕向右彎曲90度,伸出食指和中指朝向右側,另三指緊握”,食指、中指和手臂形成February的首字母“F”。只要做出動作,兩個詞的意思和首字母就形象地呈現出來,根本不需要學生死記硬背。
June和July的首字母相同,發音相似,學生很難熟練區分。教師通常用歸納法,歸納字母“u”的發音規律,可幫助學生區分兩個詞的發音,卻無法用該方法區分詞義。通過動作,學生能形象地區分讀音,并直觀地看到兩個詞的詞義。“伸出小指和大拇指,另三指彎曲,做數字6的動作,小指帶動整只手向前推移”,推移的過程中發“June”這個音,表示/u:/音需要拖長;“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尖并攏,另兩指彎曲,做數字7的動作,三指尖帶動整只手做前后運動”,該動作就像啄木鳥在啄蟲,快速、短促,表示“July”中/u/的發音要短促。
在學習基數詞時,十幾與幾十的讀音容易混淆。通過動作能有效區別并提示發音。例如:fourteen中“ee”發長音/i:/,與數字1發音相似,可以豎食指,邊讀邊劃長線,既代表長音,又代表十位的“1”,表示十幾;Forty中的“ty”發短音/i/,可彎曲五指,形成數字0,邊讀邊快速擺手,代表短促、很少,就像幾十末尾的“0”。
聯想記憶法是指利用事物間的聯系,通過聯想進行記憶的方法。聯想是由當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關的另一事物,或者由頭腦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記憶的一種主要機能就是在有關經驗中建立聯系,思維中的聯想越活躍,經驗的聯系就越牢固。在英語學習中,如能經常形成聯想和運用聯想,就可使英語詞匯變得生動、有趣,更能增強記憶的效果。
(一)通過聯想,將音、形與義結合記憶。
月份詞匯為難點,與該難點詞匯相結合運用的節日詞匯更是難中之難。教師通常用圖片或與該節日相關的代表物品幫助學生記憶節日的意思。然而,節日詞匯的讀音只能通過反復運用,機械地記憶。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接近聯想和類似聯想的方法,抓住詞形與詞義的聯系,使記憶更有針對性。例如:
ArmyDay是建軍節的意思,army這個詞的讀音和寫法與學生熟悉的人名Amy相似。教師可制作Amy穿著軍裝的圖片,引導學生通過聯想記憶army的讀音和意思。Oct.1st是NationalDay國慶節,教師可制作圖片,將字母“O”用燈籠代替,通過“Oct.中的O像國慶節會用到的燈籠”來聯系日期和節日。LaborDay是勞動節的意思,Labor的第一個音節發音與“累”相似,可聯想到過度勞動會令人覺得身體“累”,既記住了發音,又記住了詞義。
(二)通過聯想,巧記“象形詞”。
象形文字是指純粹利用圖形作文字使用,而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很相像。漢字是象形文字,其實,追根溯源,英語的26個字母也來自于象形文字。現代英語中大量詞匯也隱現出象形文字的特征,只要我們抓住詞匯的這一特點,發揮想象,詞匯的記憶會變得輕松、有趣。例如:
在學習身體部分的詞匯時,學生容易將eye和ear的意思混淆。把eye中的“y”想象成鼻子,兩個“e”是長得一樣的兩只眼睛;ear中的“e”和“a”則是長成相反方向的兩只耳朵,末尾的“r”發音與“耳”相似,通過這樣的想象,兩個詞就很容易區分。同樣的方法,see和meet中也有兩個“e”,是兩個與眼睛相關的詞匯。Cup和cap,giraffe和deer也是兩組難區分的詞匯。想象一下,杯子有缺口才能喝,所以中間是有開口的字母“u”;帽子戴在腦袋上,中間的字母“a”就像個小腦袋。Giraffe中的“ff”像長頸鹿長長的脖子,單詞的書寫也比較長;梅花鹿又矮又小,單詞只有四個字母。Rabbit中的兩個“b”為兔子的長耳朵;Orange里的字母“o”就像一個圓圓的橘子;Tree中的“tr”是樹干和樹枝,“ee”是樹葉。
只要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聯想去尋找詞匯與生活的聯系,許多詞匯都能通過聯想法來記憶。
無論是聽還是說都離不開語音,語音是培養聽、說、讀、寫“四會”能力的基礎,與單詞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Phonics教學法,在中國成為直拼法或者自然拼音,來源于英、美等以英語為母語國家,針對兒童學習特點,教會兒童學習英語單詞的拼讀規則,是目前國際流行的英語教學方法。
PEP新教材更加重視語音教學,重新安排了語音學習的順序,體現了語音學習的規律性和漸進性。掌握語音規律,詞匯的認讀和書寫就很輕松了。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聯系中文里的拼音,識記輔音的發音。用動作或拼音,識記元音及其組合的發音。如:“e”是嘴巴扁扁的/e/,“a”是嘴巴張大的/?/。那么,當輔音和元音組合在一起時,就能自然地拼讀出來:b-e-d,bed/ca-t,cat;“ea”組合是發長音/i:/,字母“i”發短音/i/,看到m-ea-t/ b-i-g就自然能拼讀出來了。反之,當聽到“meat”這個詞,也自然能根據發音規律寫出來。毫無疑問,直拼法對詞匯的認讀和拼寫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角度出發,注意詞匯記憶的趣味性和記憶效果。通過指導相應的記憶方法,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思維和創造能力,使學生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事半功倍,興趣更濃、更自信。
[1]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2012.
[2]李峰.淺談小學英語單詞記憶障礙[J].大觀周刊,2012(11).
[3]劉曉莉.有關英語詞匯教學的策略[J].考試周刊,2008-7(72).
[4]盛桂娟.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有效策略初探[J].遼寧教育,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