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華
(河北水務集團,河北 石家莊 050011)
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0年10月廊涿干渠率先開工以來,歷經近5年的時間,于2015年6月基本建成。之后,其工作重心由工程建設逐步轉入工程運行管理,運行調度管理已是擺在當前的首要工作。筆者在借鑒相關工程管理經驗和分析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提出河北省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的建議。
國家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多年平均年調水量95 億m3,其中分配河北省毛水量34.7 億m3、入境凈水量30.4億m3,承擔向邯鄲、邢臺、石家莊、保定、廊坊、滄州、衡水7個設區市及寧晉、辛集、涿州等92個縣(市)供水任務,受益區人口約3 000萬人。
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分為水廠以上輸水工程、水廠及配水管網工程兩大部分,估算總投資600億元。水廠以上輸水工程由省主導籌資、建設和管理,水廠及配水管網由市級籌建。2010年經省政府批準組建成立了河北水務集團,作為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水廠以上輸水工程項目法人,與各市南水北調辦公室一起,按照省政府賦予職責,密切協作,按計劃加快推進配套工程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設。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水廠以上輸水工程共劃分為25個初步設計單元輸水管道工程,包括廊涿干渠、石津干渠、邢清干渠、保滄干渠4條大型跨市輸水干渠、21個市級設計單元,其中石家莊、保定、邢臺市各4個設計單元,衡水、邯鄲市各3個設計單元,滄州市2個設計單元,廊坊市1個設計單元。到2014年12月,25個項目的初步設計已經河北省南水北調辦公室全部批復,批復概算總投資為282.93 億元。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管道(渠道)長度共計2 056 km。截至2015年6月,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基本建成,計劃2015年7月全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成具備通水條件。
隨著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陸續建成,其工作重心由工程建設逐步轉入工程運行管理,運行調度管理已成為今后的工作重點,這對于各級南水北調管理者來講都是新挑戰。鑒于國內外相關工程一些管理經驗,考慮到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實際,特提出以下建議。
組建好各級管理機構是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運行管理的組織保障。運行調度是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運行管理的核心工作,按照“統一調度、分級管理”的原則構建起三級運行調度管理體系,即總調度中心、管理處、管理所(站)。在整個調度運行體系中,總調度中心為一級調度管理機構,是運行調度的中樞,負責輸水調度數據匯總、整理、分析和研判,并生成指令和下達指令;管理處為二級調度機構,重在協調現場運行單位、檢修維護單位保障運行調度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一級調度機構授權下行使輸水調度指令權;管理所(現地站)為三級調度機構,是現場運行管理單位和基層執行單位,是保障運行調度工作正常運轉的基礎。按照各級管理機構職能和任務,科學配備好各類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員額。
同時,切實搞好技術人員崗位培訓。采用集中培訓、現場觀摩、座談交流、旁站實習、跟班見習等多種方式對管理和技術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實行持證上崗,使工作人員明晰工作職責,掌握工作流程,盡快適應新崗位。在工程大修、技術改造等工作環節,堅持本單位人員參與,讓技術人員掌握技術細節,為實現自主管理打下基礎。
管理制度是工程運行管理的制度保證。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借鑒國內同類型調水工程的管理成功經驗,結合自身實際,進行移植、消化、吸納、完善,圍繞調度、維護、安全、綜合及后勤保障等工作,編制各類包括渠道、輸水建筑物、排水建筑物、閘站、站容站貌、防護林及綠化等制度、標準及規程,建立較為完善的南水北調配套運行管理制度體系,經過一定時期的實施可以再予以修訂。通過完善的制度體系,嚴格規范單位管理,做到各項工作有規可遵、有章可循。
根據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參照兄弟省市出臺的《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等法規,加快制定和出臺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管理條例》,并將其作為今后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運行管理的法制保障,使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管理有法可依、執法有據,保障供水正常秩序和供水安全。
各級調度運行人員要具有高度責任心,嚴格執行24 h值班制度,堅守崗位,恪盡職守。日常運行過程中,現地人員按照總調中心規定頻次按時、準確記錄上報水情,及時、正確執行調度指令,發現異常及時上報。總調中心調度人員根據實時水情,正確判斷、決策,下達調度指令,并監督指令落實到位。組織編制管理手冊,從工程管理、調度運行、安全生產、機電設備以及應急預案等方面做出較為全面的規定,明確各級管理機構、各崗位的職責和任務,如編制《南水北調泵站工程管理規程》,做到人手一冊,便于隨時學習。管理手冊、操作手冊是工程管理重要的技術管理文件,既可以增強運行管理人員對工程管理的認識,又可以提高工程規范化管理水平。
工程巡查與安全監測是掌握工程運行狀態最直接有效和科學的方法。配套工程點多,沿線管道(渠道)長,巡查任務重,應合理劃定巡查任務區,分成1~2 人巡護小組,采用大循環和小循環值班制,定期輪換,做好巡查記錄。工程巡查均由在職人員負責。巡查巡護工作是二級、三級運行管理機構的基礎工作,要合理配備工程巡查人員,突出重點制定巡查方案;巡查工作實行分段包干制,把責任落實到單位、到組、到人。科學制定巡查路線,做到從管線(渠首)首端到末端全覆蓋,不留死角。重點對排氣閥井、現地站及穿越工程建筑物等重要部位的巡視檢查,不放過絲毫影響安全的隱患和異常情況。做到問題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處理及時,使工程始終處于安全可控狀態。在做好主體工程巡查的同時,管理處不定期開展水源保護區巡查,有效掌握水源保護區的運行情況,及時制止不法行為的發生。
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實施24 h 監控,特別對重點區域、重要節點、重要崗位加強監控。針對地震、洪澇災害、干旱災害、生態破壞事件、工程安全事故、漏水、爆管、水污染事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坍塌等不可抗力因素和人為因素,建立突發事故三級(一級為特大事故,二級為重大事故,三級為一般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建立預防預警機制處置程序,制定水量調度應急預案和事故重建與恢復等相應處理預案。及時處置突發事件,最大程度地減少風險和損失。
按照任務職責清晰化、管養隊伍一體化、維護隊伍專業化、維護質量標準化的原則,工程調度控制、水質監測工作由在職管理人員承擔,工程維護、安全監測、工程巡視等任務可以購買社會服務。工程維護項目如水土保持、供電線路維護、主機組大修、應急處理、機電金屬結構維修、防護林及綠化、安全監測、后勤服務、工程安保,通過公開向社會招標選擇具有相應專業資質單位承擔,簽訂短期或者長期維修搶修合同,一旦出現險情,協議單位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理。通過采取招標、委托和直接實施等模式,充分利用行業人才技術資源,進行專業化隊伍工程管理,可以減少現場管理人員配置,降低運行成本,提高工程總體效益。
南水北調工程是一項前無古人、利在千秋的水利偉業,要依托調度運行管理體系,以運行有序高效安全為目標,強化工作機制,健全相關制度,實現工程管理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把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好、管理好、維護好,保障正常安全供水,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