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據調查,常規機械產品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出廠,加工時間只占全過程的5%~15%。大部分時間是處于儲存、搬運狀態,即所謂的物流過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降低物流成本,意味著擴大了生產的利潤空間,增強了產品在價格方面的競爭優勢,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而生產物流合理化對許多企業來說,還是未曾開發、未被重視的領域。
——中國聯合工程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喻興娟
我們有20萬臺設備是聯網的,這里面產生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對于指導研發、客戶信用的管理、服務質量的提升以及故障的診斷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這也是我們在國內能夠替代進口,在全球市場能夠發展比較快的一個根本原因。從這個角度來講,國家把信息化以及智能制造作為“十三五”提升國民經濟的主要抓手,我們是舉雙手贊成的。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賀東東
企業智能制造落地必須要從信息化和自動化做起,信息化先行。結合到制造業,內部要做好數據采集。數據采集在“工業4.0”時代的意義重大,客戶運用數據,反應越來越快;生產商運用數據,替代庫存;產業趨向信息共享,能夠擺脫牛尾效應。未來,制造產品要求綠色、快速、節省、高效;制造方法做到數字化、自動化、集成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過程體現精密、極限、人文。
——中國鍛壓協會副秘書長韓木林
當前,我國處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起步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段,機械工業處在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重要關口,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挑戰依然嚴峻。要自覺對照“十二五”規劃實施,做好總結評估工作。努力把發展成果找足,把存在問題找準,特別是要把發展中的短板梳理清楚。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