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湖南農業現代化推進路徑研究

2015-03-22 06:47:30周克艷劉芳清陳俊宇張曉杰
湖南農業科學 2015年11期
關鍵詞:農業發展

周克艷,劉芳清,陳俊宇,張曉杰

(湖南省農業經濟和農業區劃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125)

湖南農業現代化推進路徑研究

周克艷,劉芳清,陳俊宇,張曉杰

(湖南省農業經濟和農業區劃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125)

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方向。湖南農業現代化建設已邁入新階段、呈現新特征、面臨新挑戰。“十三五”時期,湖南農業現代化推進路徑是:按照“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總體要求,堅持六項基本原則,協調四大區域發展,調整四類產業結構,轉變四種發展方式,改善三大農業條件,推進四個環節科技進步,優化六個方面發展環境,走“兩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農業現代化;路徑;調整結構;轉變方式;改善條件;科技進步;湖南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發展戰略[1]。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當前我國農業現代化已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突出“短板”,迫切需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2]。湖南是農業大省,應在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中有新的更大的作為,奮力譜寫現代農業新篇章[3]。適應經濟新常態,研究探明湖南農業現代化推進路徑,對于加快推進湖南農業現代化作用重大。

1 湖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基礎

1.1 農業現代化建設邁入新階段

經過長期的建設,湖南現代農業發展已經具備了較好的條件和基礎。一是主要農產品產量穩步增長。糧食生產連續“十一連增”,2013年全省糧食、蔬菜、肉類、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2 926萬、3 604萬、519萬、234萬t[4]。二是農業結構逐步優化。優質糧食、優質蔬菜、雙低油菜、高支紗棉花、品牌柑橘、品牌茶葉、生豬、家禽、草食動物、水產品等10大優勢農產品向優勢區域聚集,基本建立了10大優勢農產品產業帶。三是農業發展條件顯著改善。2013年全省耕地有效灌溉率達到81%、汽車通村率達到97.57%、擁有農機總動力5 436萬kW、農村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634億元,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55%[4]。四是農民收入大幅提升。2013年全省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達到5 044億、3 099億元,勞均農業增加值、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8 715、8 372元[4]。

1.2 農業現代化建設呈現新特征

現階段,湖南農業發展正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嬗變,呈現出5大趨勢特征。一是農業產業發展由第一產業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轉變。開發農業多功能,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力促農業生產與第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已為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和實踐。二是農業發展方式由數量為主向數量質量效益并重轉變。許多農民在發展農業生產時,考慮更多的是既能高產、又能優質、還有特色、成本合算,以便產品在市場上能夠賣上好價錢。三是農業要素投入由勞動密集向科技和資本密集轉變。近年,勞動力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科技和資本要素投入逐步加速。四是農業生產方式由順應自然條件向適應市場需求轉變。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建造大棚等可控的農業設施,打破農業生產的季節、時空界限,發展特色高效農業效益倍增。五是農業經營主體由分散生產小農戶向規模經營新主體轉變。發展規模經營的條件和時機逐步形成,一批種養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等從事適度規模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運而生。

1.3 農業現代化建設面臨新挑戰

一是農民種地積極性不高。目前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已高于進口價格,農業生產成本還處在上升通道,農業增產難增收,種地不如打工,農業“兼業”現象較普遍。二是農業融資乏力。建設現代農業,需要大量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投入,目前政府財政投資農業項目分散、投資整體效率不高,農戶投資能力弱,社會投資顧及農業不多。三是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創新成果不多,農民接受和應用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能力不強,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通達率不高。四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顯現。長期以來產生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累積疊加造成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日益顯現。五是農業風險增大。農業自然災害、動植物疫病時有發生,農產品市場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大。

2 湖南農業現代化發展思路

2.1 總體思路

遵循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律,按照“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總體要求[5],堅持“兩型”引領、城鄉統籌、產業融合、科技支撐、改革驅動、示范帶動,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由依靠資源物質投入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由生產導向型轉到消費導向型上來,走技術先進、規模適度、安全高效、低碳環保、競爭有力、發展可持續的“兩型”農業現代化道路[6]。

2.2 基本原則

2.2.1“兩型”引領發展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建立和完善資源保護與利用制度,加強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建設,加強對農業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管理和保護,加強農業環境污染治理和污染土地修復,大力發展兩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促進人與資源、生態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2.2.2城鄉統籌發展促進資源要素在城鄉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強化農業生產要素保障,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帶動和裝備農業現代化,用信息化推進農業現代化,用農業現代化為工業化、城鎮化提供支撐和保障,實現城鄉共贏發展。

2.2.3產業融合發展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用工業化方式發展農業,走農業前伸后延發展之路,通過市場經濟機制,將農業生產、農業社會化服務、農產品加工、農產品銷售緊密聯系在一起,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訂單農業和加工農業,實現農工服三業融合協同發展,提高農業產業整體效益。

2.2.4科技支撐發展健全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農民培訓體系,加快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和農業農村人才培養,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提高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推動農業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轉變,大力提高科技進步對現代農業發展的貢獻率。

2.2.5改革驅動發展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快創新土地流轉集約高效利用、財政涉農資金整合投入、金融有效支持農業發展、科技創新支撐農業發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精準補貼補償、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機制,加快發展農業保險,營造驅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

2.2.6示范帶動發展突出重點,打造亮點,突破節點,采取差別化扶持政策,集中力量,率先支持一批示范園區、示范基地、示范企業、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農場、示范項目加快建設,示范、引領和帶動全省全面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3 湖南農業現代化推進路徑

3.1 協調區域發展

3.1.1大中城市郊區全力打造都市農業大中城市郊區,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人才優勢、信息優勢,著力發展集生產、生態、文化、觀光、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都市農業,一方面為城市居民提供鮮活、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另一方面為城市居民提供綠色空間、新鮮空氣和旅游、度假、休閑、教育等場所,以滿足大中城市居民多樣化、優質化和現代化消費需求。

3.1.2丘崗平湖區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丘崗平湖區,根據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生態環境適宜條件、產業開發基礎和市場消費需求,搞好特色農業區域布局,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對開發基礎好、市場潛力大、資源條件優、區位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農業產業資源進行整合,積極引導特色農產品集中連片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形成特色農業產業區、產業群、產業帶,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產業。

3.1.3生態脆弱山區著力推進生態農業四水源頭區域和山區,要著力推進生態農業建設,通過運用生態經濟原理指導和組織農業生產,把傳統農業技術精華與現代農業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將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納入生態循環鏈內,參與生態系統的生物共生、能流交換和物質循環,以求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建成綠色、高產、優質、高效、低耗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3.1.4景觀旅游區重點營建觀光農業景觀旅游區,要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用生態學、美學和經濟學的原理來指導農業生產,把農業和旅游觀光業結合在一起,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和農村自然、人文景觀,吸引游客觀賞、休閑、體驗、健身、科考、購物、度假,既豐富旅游業的內涵,同時也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開辟一條新的重要途徑。

3.2 調整產業結構

3.2.1建立生態高效種植結構建立以水稻為主,其它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各占適當比例的生態高效耕作結構。一是實施耕地綜合種植增產增效工程。在雙季稻區成片農田實行水稻“保雙”高產種植,大力擴大雙季超級稻種植面積;其它稻區農田實行“稻—油”、“稻—菜”、“煙—稻”等生態高效種植,主攻一季中、晚稻優質高產種植,擴大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和產出效益。二是實施特色高效種植工程。在城市郊區和丘陵山區大力擴大特色高效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以“一園一品”、“一村一品”為抓手,建設一批每畝年收入過5 000元的特色旱雜糧示范園、過1萬元的特色水果、茶葉、蔬菜、中藥材示范園,形成一批特色產業村。

3.2.2建立生態高效養殖結構穩定生豬養殖規模,積極發展草食畜牧、家禽、水產養殖,大力發展特色養殖。合理布局畜牧養殖空間,加快推動畜牧養殖向農產品主產區和丘陵山區轉移,大力發展林下生態養殖,建立生態保護區養殖退出機制,推行適度規模生態健康養殖,做到養殖業與種植業生態協調、經濟互補發展,實現養殖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努力將生豬、草食畜牧、家禽、水產養殖的產值結構由2013年的57.5∶7.8∶18.9∶15.8調整到2020年的53∶10∶20∶17,林下生態規模養殖家禽占家禽養殖的比重達到50%。

3.2.3建立農業協調發展結構一是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業,擴大綠色農資供應、病蟲害統防統治、農機專業化作業、農業信息社會化服務的規模和范圍,大幅提升農業服務業比重,力爭到2020年全省農業服務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在現有基礎上提高4.5個百分點。二是大力發展油茶等經濟林,著力提高林業產值比重,力爭2020年全省油茶種植面積發展到166.67萬hm2,茶油總產量達到30萬t,實現總產值在2013年基礎上翻番。

3.2.4建立產業融合發展結構一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在每個縣(市、區),重點建立1~2個農產品加工集中區,主要圍繞延長當地農產品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實現農產品附加增值。二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農產品物流業,提高農產品流通交易效率,實現農產品生產與市場有效對接。三是大力發展休閑旅游農業產業,在城市郊區和旅游景區,建立一批農業科技園和休閑農莊,發展中高端農產品,拓展農業多功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3.3 轉變發展方式

3.3.1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一是引導生產要素適度集聚。在依法自愿有償和加強服務基礎上,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向生產和經營能手集中,通過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降低單位產品生產成本,增加農民規模經營收益。二是確定合適的經營規模。根據現有土地、勞動力、機械化、資本、管理等要素條件,農業大戶的適度經營規模建議為:水稻50~100畝、蔬菜10~15畝、水果20~30畝、生豬40~60頭、水產40~60畝,家庭農(牧、漁)場的適度經營規模以農業大戶的4倍左右為好,專業合作社的適度經營規模以農業大戶的10倍左右為好,更大規模的農業企業應擇優控量慎重發展。三是發展訂單農業。大力推進以銷定產,通過積極引導蔬菜生產經營者先找市場后生產,通過產批(批發市場)對接、產超(超市)對接、產社(社區)對接、產校(學校)對接和產廠(加工廠)對接等方式,實行訂單生產,既保證產品順利銷售,又能降低產品銷售成本,增加收入。

3.3.2大力發展機械化生產應對農業勞動力資源緊張和勞動力成本升高兩大趨勢,改善農業機械化作業條件,培育適應機械化作業的良種,改進適應機械化作業的農藝,研制適應湖南地形地貌的農業機械,提高現代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十三五”期間,應重點加強水稻機械化種植、飛行器植保、稻谷干燥等農機化技術的試驗、示范與推廣,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大力擴大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覆蓋面;大力推進旱雜糧、蔬菜、棉花、水果、茶葉、中藥材、油茶、楠竹等產業主要作業環節機械化。平原地區,應發展大型農業機械,提高機械化作業效率;丘陵山區,應發展中、小型農業機械,擴大機械化作業覆蓋面。大力扶持發展一批農機專業合作社,擴大農機作業社會化、專業化服務規模,加強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強化農機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助推全省農業步入全程機械化的軌道。

3.3.3大力發展農業標準化生產積極引進工業標準化生產先進方式,加快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實施農業標準化推進行動,設立農業標準化專項資金,創建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制定和完善農產品生產技術標準、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大力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嚴格執行標準化生產,強化標準化生產管理,加快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以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品質。“十三五”期間,應率先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大宗農產品主產區,大力實質性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3.3.4大力發展農產品品牌營銷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行動計劃,用互聯網技術帶動農業升級,積極培育農業電商新興態,鼓勵支持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建立網站(網頁),開展網絡營銷。支持各經營主體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建立完善農產品檢測和質量可追溯制度,大力開展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積極創建農產品著名品牌和商標,搞好農產品“三品一標”和品牌、商標的維護、使用和管理,切實維護好“三品一標”和品牌、商標的公信力,充分發揮“三品一標”和品牌、商標的對農業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3.4 改善農業條件

3.4.1改善農業基地綜合生產條件圍繞現代農業產業實現基地化、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產業化生產經營,積極實施國土綜合整治、低產田和低產園地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煙田建設、標準菜園果園茶園藥園建設、小型農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等基地項目建設工程,大力擴大高標準農田、園地、養殖場建設面積,提升高標準農田、園地、養殖場建設水平。

3.4.2改善農業水利條件重點圍繞現代農業產業抗旱保豐收,加強涔天河水庫、莽山水庫等一批水源工程建設,加快涔天河、韶山等一批大中型灌區配套建設,抓緊抓好全省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繼續深入推進洞庭湖綜合治理和“四水”流域綜合治理,大力開展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全面提高水利設施綜合利用效益。

3.4.3改善農業運輸條件圍繞解決農產品對外運輸的交通瓶頸,大力加強農村道路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村道路交通條件,提高農村道路通達度和暢通率。重點加強各產業基地內部田間道路及其對外連接道路的建設,完善農村公路網絡,構建“農產品基地—鄉村公路—縣道、省道、國道—農產品市場”的農資和農產品快速運輸網絡,滿足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對道路交通的需求。

3.5 推進科技進步

3.5.1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完善農業科研創新保障機制、產學研一體化協同創新機制、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和政策激勵機制,政府公共財政要加強對公益類農業科研、推廣機構的事業經費保障,建立和擴大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基金,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業科技機構和農業科技人員的自主創新積極性,鼓勵和支持農業科技人員圍繞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開展自主創新,形成一批有重大實際應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提升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3.5.2推進重大農業科技聯合攻關一是加強國家級水稻分子育種平臺、南繁基地和南方糧油作物協同創新中心等一批種業科技創新公共平臺建設,加大農業優良品種選育和繁育推廣,加快良種更新和提高良種覆蓋率。二是組織農業育種、栽培、養殖、病蟲草害和疫病防治等領域的科技人員,聯合開展農業優質高產高效綜合配套技術研究,提高科技進步的聚集增長效應。三是組織農業和機械工業領域的科技人員,聯合開展適合湖南農業機械化生產的農機具研制,大幅度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四是組織農業、計算機、信息網絡領域的科技人員,聯合開展農業信息產品和農業信息技術研發,大力度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五是組織農業、食品加工、化工、醫藥、能源等領域的科技人員,聯合開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發,實現農產品附加增值。六是組織農業、環境資源、經濟管理等領域的專家,聯合開展“兩型”農業技術和建設模式研究,推進農業可持續高效發展。

3.5.3推進現代職業農民培養整合農業職業培訓資源,增加公共財政投入,建立省、市、縣三級現代職業農民培養體系,加快培養和壯大職業農民隊伍。一是以現有農業大戶、農業科技示范戶、農民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科技園區、農業企業、農村村組干部等群體的骨干力量為主要對象,通過中短期培訓、跟班學習、參觀考察、網絡遠程教育、職業資格認證、職業等級評定等多種形式,提高其現代農業執業素質。二是創新農業職業教育,制定相關激勵政策,使農業職業學校名副其實成為現代職業農民培養的主陣地,使農業職校學生自愿成為現代職業農民的主體新生力量。三是支持高校畢業生和各類優秀人才投身現代農業建設,鼓勵外出務工農民帶技術、帶資金、帶銷路回鄉創業,使其成為現代職業農民的重要力量。

3.5.4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行動和“三區”科技人才服務行動,大力實施兩個“百千萬”現代農業建設工程,探索精準式與多極化相結合的農業科技服務模式,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到農業生產第一線開展定點服務。加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帶動作用。以農業科技園區、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和農業大戶為主要載體,促進科技與產業緊密結合,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長效機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示范推廣步伐。

3.6 優化發展環境

3.6.1加強農業生態建設堅守耕地保護紅線,切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加大工業“三廢”治理力度,擴大污染耕地修復治理規模,大力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大力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積極推廣“豬—沼—果”(菜、林)等循環農業模式。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加強“四水”源頭水土流失重點防御和治理,增強森林生態功能。

3.6.2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為骨干,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為紐帶,以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為保障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支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擴大生產規模,專業從事農業生產經營;鼓勵有一定規模的種養大戶成立家庭農場;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以及農業科技人員回鄉從事農業創業;支持外出務工、經商成功農民帶技術、帶資金、帶項目返鄉從事農業開發;積極引進工商資本實質性投入現代農業建設;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品牌嫁接、資本運作、產業延伸等方式進行聯合重組,構建農工商技農業生產經營聯盟,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3.6.3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制度改革適應農業規模經營需求,探索有組織性的成片、成規模土地流轉新模式。堅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價格由市場主導,建立土地流轉租金合理分配機制。建立覆蓋縣、鄉、村三級的政府公益性土地流轉服務體系,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指導、組織、協調、服務和監管工作。積極培育土地流轉中介組織,溝通土地流轉供求雙方的相互聯系,提高土地流轉效率。研究制訂全省統一規范的農村土地流轉合同范本,開展流轉合同鑒證,健全流轉合同登記備案制度,建立土地流轉爭議仲裁機制,強化合同管理,依法保護合同當事人權益。

3.6.4建立農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一是繼續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力度,按照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要求,不斷增加“三農”投入。以縣為單元,整合涉農項目資金,統籌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是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加快農村金融組織、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動發展村鎮銀行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落實和完善涉農貸款稅收優惠、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和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發放農業中長期貸款,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扶持農業信貸擔保組織發展和擴大農村擔保品范圍。三是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制定優惠政策,改善投資條件,提高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效應,鼓勵和促進工商與城市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配置,調動農民參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發展現代農業新格局。

3.6.5強化政府服務職能增強政府及其組成部門的立法執法、行政管理、宏觀調控和服務職能,充分尊重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家庭農場和農業大戶等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在建設現代農業中,要學會運用市場力量,組織、規范和調控現代農業發展,著力做好市場信息、農產品銷售、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服務。

3.6.6加快依法護農步伐大力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深入開展農業普法工作,增強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的法制意識,引導干部和農民學法、懂法和守法,以及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農業執法體系和隊伍的建設,嚴格執法、公正執法,依法保護企業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確保現代農業建設的順利發展。

[1] 十八大報告文件起草組. 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 李克強.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J]. 求是,2015,14:3-10.

[3] 徐守盛. 在現代農業建設上尋求新突破——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講話精神[J]. 求是,2014, (14):14-16.

[4] 湖南省統計局. 2014年湖南統計年鑒[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5] 中共中央國務院. 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Z]. 2015-02-01.

[6]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 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Z]. 2015-02-10.

(責任編輯:賀 藝)

Paths of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unan

ZHOU Ke-yan,LIU Fang-qing,CHEN Jun-yu,ZHANG Xiao-jie
(Hunan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Regional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 410125, PRC)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e basic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una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showing new features and facing new challenges. During the period of “13th Five-year Plan”, paths of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unan are as follow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strong agriculture, rich farmers,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adhere to six cardinal principles,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four regions, adjust four typ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 four development methods, improve three major agricultural conditions,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four links,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n six aspects, and take the road of “two-oriente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ath; adjust structure; transform method; improve condi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unan;

F327

:A

:1006-060X(2015)11-0098-05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5.11.029

2015-09-06

湖南省“十三五”規劃前期重大研究課題(2014-2-13);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項目(2014TD08)

周克艷(1961-),女,湖南祁東縣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經濟和農業區劃研究。

猜你喜歡
農業發展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新農業 從“看天吃飯”到“看數吃飯”
今日農業(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18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歐盟發布短期農業展望
今日農業(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91小视频在线| 欧美区一区|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66页| 午夜在线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99热精品久久|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97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亚洲视频二| 91娇喘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国产视频欧美| a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男人天堂2020| 操美女免费网站| 在线色国产| 成人在线天堂|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小视频网站| 久久五月视频| 91网址在线播放|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jizz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国产情侣一区| 久操中文在线|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青青操国产| 国产经典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婷婷亚洲视频|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欧美a在线|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玖玖精品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欧美成人一级| 18禁影院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