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桂,朱美英,陳 敏
肺栓塞是由脫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質阻塞肺動脈及其分支所致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壓,可引起肺循環障礙導致呼吸循環衰竭,死亡率高[1-2]。其栓子主要來自深靜脈血栓,脂肪栓塞、羊水栓塞也是導致急性肺栓塞的原因[3]。肺栓塞易復發或因并發癥死亡,加強對肺栓塞患者的護理,及時有效地治療和護理可減少死亡率[4]。現將我科200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肺栓塞患者的護理經驗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2例中,男15例,女17例,年齡22~81歲,平均年齡63歲。其中合并下肢深靜脈血栓17例(妊娠1例,近期手術9例,長期臥床4例,下肢骨折3例),肺癌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無基礎疾病3例。所有患者均經胸部增強CT或CTA確診為急性肺栓塞,并進行了D-二聚體、心電圖、超聲心動圖、雙下肢血管超聲、血氣分析等輔助檢查。
1.2 治療 5例患者因在溶栓期,故接受了尿激酶的溶栓治療,其中2例患者進行了肺動脈介入造影,在栓塞動脈處直接進行尿激酶注射進行溶栓治療。5例患者進行了下腔靜脈濾器置入。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聯合后續華法林口服的抗凝治療。及時并定期監測D-二聚體、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隨時調整華法林口服劑量。
1.3 結果 32例中,僅1例因肺癌在治療栓塞過程中死亡,其余患者均經過4~20 d住院治療后病情好轉,出院后繼續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其中12例定期隨訪,病情穩定,未再復發。80%患者對治療經過滿意。
2.1 一般護理 保證環境清潔舒適,提供患者充足的休息時間,避免過多的探視人員進入病房。急性肺栓塞患者應絕對臥床,根據病情采取半臥位或平臥位,合并雙下肢靜脈血栓的患者應對相應肢體制動,防止再次血栓脫落。避免劇烈咳嗽、突然坐起、轉身或肢體活動。飲食要清淡,以易消化食物為主。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采取通便治療。
2.2 病情護理
2.2.1 生命體征監測 急性期應對患者進行24 h心電監護,加強生命體征監測。每小時監測呼吸、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及心電圖的變化。嚴密觀察患者的胸悶、胸痛及咯血情況,必要時進行血氣分析的檢查。若出現上述癥狀加重或呼吸急促、發紺、煩躁不安、脈氧下降、心電圖異常等情況,應及時報告醫生采取相應搶救措施[5]。合并雙下肢栓塞的患者需每日測量雙下肢髕骨上緣15 cm及髕骨下緣10 cm腿圍,及時記錄并告知醫生[6]。及時并準確地記錄24 h液體出入量,為治療提供依據。保證輸液通暢,在外周靜脈留置套管針,嚴格按照醫囑使用藥物。密切觀察各種藥物的效果及不良反應,避免出現不良反應,如降壓藥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等。
2.2.2 呼吸道護理 患者入院后早期給予鼻導管或者面罩吸氧。根據脈氧情況、血氣分析結果及時對給氧濃度、時間進行調整,必要時通知醫生判斷是否需要機械通氣。保持呼吸道通暢,對于鼻導管或面罩給氧患者,為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黏稠難以咳出,囑適當飲水。可予以等滲鹽水聯合氨溴索霧化吸入,3次/d。鼓勵患者適當咳嗽和排痰。機械通氣患者應及時吸痰聯合霧化吸入,從而保持呼吸道通暢。
2.2.3 溶栓及抗凝相應護理 溶栓和抗凝可改善栓塞癥狀,防止栓塞的再發[7],是治療的肺栓塞的主要方法,但是存在著出血的風險,需要定期進行凝血功能監測。應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出血情況,包括皮膚、黏膜、穿刺部位有無出血,有無頭痛、嘔吐、咯血、嘔血及大小便顏色有無改變等情況,若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進行相應處理。對靜脈穿刺的部位需要壓迫止血并延長壓迫時間。
2.3 心理護理 肺栓塞患者易產生焦慮、煩躁及恐懼心理,應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與患者多交流溝通,態度親切溫和,告知患者與本疾病相關的知識和治療方法,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增加其戰勝疾病的信心,緩解恐懼心理,穩定情緒,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8]。
2.4 出院后健康宣教 抗凝治療療程約6個月,因此患者出院后仍需服用華法林。應向患者及家屬告知抗凝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囑其按時服用藥物,定期至門診復查凝血指標,并指導患者及家屬觀察皮膚、黏膜出血情況及大小便顏色等,防止出血情況。若有異常,建議及時就診治療。告知予清淡、粗纖維飲食,保證大便通暢。注意休息,避免感冒、勞累等。
肺栓塞起病急,病情重,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是因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動脈及其分支從而導致肺循環障礙的疾病,誤診率、病死率高[9-10]。嚴重者可并發廣泛肺細小動脈痙攣使肺循環受阻、肺動脈壓急劇增高,引起急性右心衰竭[11-12]。溶栓可使肺動脈內血栓溶解,改善血流灌注和肺毛細血管血流量,降低肺動脈壓,從而改善右心功能,減少或消除對左室舒張的影響,逆轉心源性休克,從根本上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遠期預后[13-15]。控制主要危險因素可預防肺栓塞的發生。護理工作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加強對肺栓塞患者的護理及宣教,嚴密觀察藥物不良反應,防止栓塞再發,從而提高肺栓塞的治療效果,減低患者死亡率。
[1] Tan Y,Christensen M.Pulmonary embolism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 Singaporean nursing case review[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13,29(1):48-56.
[2] 暨銘堅,陳曉冰,陳文利.肺栓塞危險因素分析和臨床護理策略[J].臨床醫學工程,2014,21(1):102-103.
[3] 鄭欣馨,荊志成.急性肺栓塞的診斷與治療現狀[J].新醫學,2007,38(2):112-114.
[4] 狄建欣.17例肺栓塞患者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4,35(4):836-837.
[5] Chatterjee S,Chakraborty A,Weinberg I,et al.Thrombolysis for pulmonary embolism and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major bleeding,an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a meta-analysis[J].JAMA,2014,311(23):2414-2421.
[6] Flanders S,Gunn S.Pulmonary issues in acute and critical care:pulmonary embolism and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J].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2011,23(4):617-634.
[7] 鐘麗娟,張 雪,李柏剛.肺栓塞38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5):1197-1198.
[8] 孫麗玲,陳曉英,姜 華.急性肺栓塞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家庭護士,2008,6(5A):1159-1159.
[9] 鮑志紅.肺栓塞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0,31(28):5022-5023.
[10]劉 英,宋一平,王 穎,等.下肢骨折術后并發肺栓塞猝死(附3例報告)[J].東南國防醫藥,2007,9(2):144-146.
[11]王晶莉,杜世艷,王希萍,等.淺析護理肺栓塞患者的臨床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7):193.
[12]陳杭薇.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療的利與弊[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2):1-3.
[13]趙 一,趙 娜,王曉燕,等.下肢骨折并發肺栓塞行介入治療后的護理[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4,43(6):566-567.
[14]袁連方,戴 璇,胡國華,等.急性肺栓塞的診斷及治療進展[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5):84-87.
[15]劉 暢,曹小織.自發性肺血栓栓塞癥的早期診斷及分析[J].東南國防醫藥,2014,16(6):60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