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平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芻議
何 平
(五常市山河興灌區管理站,黑龍江五常150200)
水利工程的建設是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而許多的問題可以說與水利工程的規劃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水利工程的規劃逐漸得到了重視。文章從五常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的現狀入手,找到了五常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規劃所存在的問題,最后擬定了五常市水利工程規劃的一些思路。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工程規劃;農業基礎設施;規劃思路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我國農業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糧食安全生產和充分考慮當地實際情況,利用當地的地形優勢,合理地開發利用當地的水資源的一種水利工程基礎建設。此工程具有“短、平、快”的優勢,對于其規劃可采取因地制宜、集中連片、突出重點地統一規劃,為當地糧食生產提供重要條件,從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通常包括小型的水庫、引水渠道以及灌溉工程等,它的存在可以很好地解決農耕田的灌溉等問題。農業離不開水利的發展,可以說水利就是農業生存和發展的命脈,幾十年來,我國都在不斷地推進我國的水利工程的建設,同時還開展了大量的治水和整地方面的運動。目前,五常市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發展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這些水利工程建設的初期,人們并沒有重視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在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往往伴隨著一些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與此同時,人口的增加給水利工程建設施加了壓力,導致許多的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過于急促。目前,五常市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面對著當地客觀條件的影響,因此其所處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現狀令人擔憂。
此外,五常市農業的發展還需要一定的水利工程設施加以調節,才能有效地服務于農業生產,才能提高農田的綜合生產能力。五常市的水利工程設施的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一些水利設施已經運行了數十年,加之在修建的時候受到條件的限制,目前大部分的水利工程設施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形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
2)許多的引水渠道修建年代較早,當時的修建多數采取的是 “邊設計、邊施工”,渠道體系存在著不相配套的問題,這在供水的時候,存在農田之間串灌的現象。渠道輸水損失較多,灌溉保證率低。
3)由于電灌站運行成本費用較自流灌溉高,增大了糧食生產成本,且一般無提取折舊費,加之農民承受程度有限,致使運行費維持最低標準,因此,機電提灌設施年久失修,勉強維持運行[1]。
4)水庫大壩等多數存在不安全隱患,由于修建的年代對工程的質量要求不高,控制不嚴,經過幾十年的使用,不少的水庫成為了病險水庫,因此這種情況下通常只能采取限制蓄水的措施來保障工程的安全,這極大地影響了工程應有的效應發揮。
1)由于五常市一些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修建的時候對其規劃不夠,相關部門的配合不到位,工程的建設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這就導致了水利工程在技術、開發和社會效益方面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兼顧。而隨著當地農業的不斷發展,原有的水利工程已經不能再滿足其需求。
2)五常市在修建相關水利工程實施時,并沒有規劃足夠多的水利工程設施,這直接降低了工程設施的攔蓄能力,許多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由于建筑年代久遠,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損壞,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正在日益減退。加之當時的修建往往是邊規劃,邊修建,大局觀和效益觀明顯不足。
3.1 規劃思想
面對五常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必須對整體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做出調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當地農業發展的需要。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提高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為核心,切實增加農民收入,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不斷地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對五常市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按照“項目管理、渠道不變、統一規劃”的原則,通過良好的規劃來實行對項目的整合,用良好的項目整合來強化對資金的整合,進而不斷提高涉水資金的使用效率,提升糧食生產的保障力度。
3.2 規劃原則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必須符合一定的原則,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方針政策以及基本路線,具體而言需要符合以下原則。
1)統籌兼顧與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規劃過程中,應當充分地對當地的水資源承載能力進行評估,做到總量控制。同時對各個行業的用水需求進行協調,使得農業結構得到調整,所制定出的方案必須符合當地實際情況,做到改革與改造都不落下,骨干與田間都能涉及到,灌溉和排水緊密結合。不斷地采用新技術以及新材料,諸如采用節水灌溉技術等,來有效提高農業用水的效率和經濟效益。
2)經濟合理原則。在對五常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進行規劃時,所制定的目標和相關措施必須從當地的實際出發,保證所制定的目標能夠實現,所采取的措施可行。
3)突出重點產業的原則。五常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由于需要改造的涉及面較大,因此在制定相關規劃的時候應該遵循突出重點的原則,抓重點,抓主要矛盾,分步實施。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實現每個階段的目標,才能有利于農民的增收和糧食的增產,提高五常市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4)工程規劃與生態保護相統一的原則。五常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和建設不應該以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為代價,相反,應該與生態保護相統一,不斷地增進低于自然災害的能力,不斷改善農業的生產和農村的生態環境。
3.3 規劃重點
五常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應該做到始終堅持“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實行“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并重,防洪抗旱并舉”。規劃中應突出抓好小型灌區續建配套,展開節水改造,推動節水改造項目全面開展。同時,在規劃中應將農業節約用水作為重點從全方面進行推行實施,極力推廣渠道的防滲技術,對水資源實行有償使用。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供水抗災能力。
3.4 規劃內容
一般情況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的主要內容包含以下3方面。
1)高效節水灌溉。這主要是針對一些高效的農業生產基地的微灌、噴灌和管灌等進行相應的改造和新建,降低滲漏。
2)雨水集蓄利用。就五常市而言,雨水集蓄利用是一種常見的水資源利用方式,主要是通過塘壩、引水渠、蓄水池、堰等方式來對雨水進行蓄積,然后加以利用,這種類型的規劃可以用于五常市一些地處山區或者丘陵地區的農業生產地。
3)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主要是規劃建設一些排水站、小型的灌溉渠系等,對相關的排水溝渠進行續建和整改治理。
3.5 規劃目標
通過這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最終就是要達到不斷提高灌溉面積,促使農業增產,實現旱澇保收的目標。除此之外,還可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為人們以及牲畜解決用水問題。同時還可為灌區農業的大力發展以及種植業、養殖業提供水源保證。
[1]粟宗嵩.論當前農田水利規劃中的三個問題[J].灌溉科技,2013(10):19-29.
F426.91
B
1007-7596(2015)07-0171-02
2014-10-31
何平(1958-),男,黑龍江五常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