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英
西安市第八醫院(西安710061)
柔肝化纖方聯合馬洛替酯對慢性乙肝纖維化患者的治療效果分析*
郭麗英
西安市第八醫院(西安710061)
目的:分析柔肝化纖方聯合馬洛替酯治療慢性乙肝纖維化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乙型肝炎合并肝纖維化患者112例,分為對照組(56例)及治療組(56例),分別采用常規治療及柔肝化纖方聯合馬洛替酯治療,治療8周后分別檢測各組患者臨床療效、肝功能、肝纖維化指標。結果:治療后治療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ALT、AST及ALB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P<0.05)治療組治療后ALT、AST較對照組均有顯著下降(P<0.05),ALB顯著升高(P<0.05)。治療組治療后PCIII、CIV、HA、LN均有顯著性下降(P<0.05),對照組PCIII、CIV、HA、LN較治療前未見顯著改變(P>0.05)。治療組治療后PCIII、CIV、HA、LN較對照組均有顯著下降(P<0.05)。結論:柔肝化纖方聯合馬洛替酯可有效緩解乙肝合并纖維化,并間接起到改善患者肝功能的作用。
肝纖維化的發生是由于各種致病因子導致的肝內結締組織異常增生,病毒性乙型肝炎作為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長期持續存在可導致肝臟結構及功能不斷受損,出現肝細胞嚴重壞死及肝臟內纖維增生[1],進而導致肝纖維化的發生。中醫學認為肝纖維化的發生是由于正氣不足、邪毒留著、外邪侵襲,淤血阻絡,該過程中濕、毒、虛、淤貫穿整個發病過程中[2]。柔肝化纖方以健脾補腎柔肝為主,同時可起到軟堅散結、解毒活血等的作用。馬洛替酯可起到改善肝臟蛋白合成的作用,但目前尚缺乏針對柔肝化纖方聯合馬洛替酯治療慢性乙肝纖維化的臨床研究,我們對該類患者在采用此方法治療進行了研究,旨在明確該治療方式對肝臟纖維化指標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選擇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就診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纖維化患者112例,男性68例,女性44例,年齡43歲~67歲,平均年齡55.4±11.5歲,入選患者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及《中醫內科疾病診療常規》關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纖維化的診療標準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及治療組,分別有56例。所有入選患者均排除合并其他類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相關性肝病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肝臟疾病。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對癥支持治療,保證水電解質代謝平衡并積極保肝治療,同時采用馬洛替酯口服(200mg,3次/d)。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柔肝化纖方進行治療,組方包括:黃芪、薏苡仁各45g,牡蠣、澤蘭、鱉甲各30g,黃精、枸杞子、虎杖各20g,橘紅10g,丹皮12g,雞內金、大棗各15g。并根據患者是否合并氣虛乏力及心悸不寧等癥加減,水煎后服用,每日1劑,連續服用8周。
觀察指標 療效分析:所有患者規范治療8周后,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治療原則》相關療效判斷標準,以肝功能恢復為顯效,以肝功能部分恢復為好轉,未達到上述標準者為無效。
肝功能測定:采用日本島津 CL-80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對入選患者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的肝功能進行分析,檢測內容包括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 (AST)及白蛋白(ALB)等。
肝纖維化指標測定: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Ⅲ型前膠原(Procollagen III,PCIII)、IV型膠原(Collagen IV,CIV)、層連蛋白(Laminin,LN)、透明質酸(Hyaluronan,HA)。

治療結果 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比較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07%,治療組為66.07%,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柔肝化纖方聯合馬洛替酯可提高乙肝合并肝纖維化患者的臨床療效,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HBV-DNA及HBsAg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治療組治療后相比,▲P<0.05
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 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治療組治療后相比,▲P<0.05
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治療組治療后PCIII、CIV、HA、LN均有顯著性下降(P<0.05),對照組PCIII、CIV、HA、LN較治療前未見顯著改變(P>0.05)。治療組治療后PCIII、CIV、HA、LN較對照組均有顯著下降(P<0.05)。見表3。

表3 各組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治療組治療后相比,▲P<0.05
討 論 由于我國乙型肝炎具有較高的發生率,慢性乙型肝炎導致的肝硬化及肝癌等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3]。乙肝纖維化是由各種致病因子所致肝內結締組織異常增生,導致肝內彌漫性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及降解失調導致的病理過程[4]。中醫認為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發生是由于肝失疏泄致肝郁氣滯或濕熱內蘊,損傷肝脾,最終導致肝陰不足,脾失健運,濕郁化熱[5]。柔肝化纖方是健脾補腎柔肝為主,同時可起到解毒活血、軟堅散結等作用,對西醫治療不佳的肝纖維化表現出較好的療效。
由本研究可以看出,采用柔肝化纖方聯合馬洛替酯治療后,可提高乙肝合并肝纖維化患者的臨床療效,并表現出肝功能較常規西藥治療更為明顯的改善,肝纖維化指標 PCIII、CIV、HA、LN等出現顯著下降,提示采用柔肝化纖方聯合馬洛替酯可有效緩解乙肝合并纖維化,并間接起到改善患者肝功能的作用。隨著肝臟纖維化的進展,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時通過肝臟內駐留細胞、肝星狀細胞的分化,由轉化生長因子調控循環纖維細胞浸潤,進而調控產生細胞外基質分子、表達促纖維化發生的細胞因子以及對凋亡耐受[6],從而導致乙型肝炎患者合成PCIII、CIV、HA、LN等明顯增多。馬洛替酯是保護肝細胞并促進蛋白質合成的一類藥物,可減輕肝細胞壞死及凋亡,改善肝細胞功能。柔肝化纖方丸方中主要包含黃芪、牡蠣、黃精、枸杞子、薏苡仁、橘紅、澤蘭、雞內金、鱉甲、虎杖、丹皮、大棗等成分,其中黃芪、薏苡仁可起到健脾益氣、扶正運濕等作用,黃精、枸杞補氣養陰,柔舒腎肝;鱉甲、牡蠣活血化痰、軟堅散結,是減輕肝纖維化進展的重要成分;杏仁、橘紅理氣化痰、通調三焦,虎杖、牡丹皮清熱涼血解毒,雞內金輔之消積化瘀、健脾開胃。方中諸藥合用,可起到消軟堅散結、涼血除瘀等作用。現代醫學的研究表明,柔肝化纖方中黃芪、鱉甲可通過抑制細胞外基質重構,并促進降解等減輕肝纖維化的進展,其作用方式是通過抑制組織金屬蛋白酶抑制劑合成并促進基質金屬蛋白酶的活化,進而起到對肝臟間質膠原降解,肝小葉結構紊亂及重構的發生;基因水平的研究表明,該藥物可以起到抑制TGF表達,阻斷Smad2/TGF途徑的激活,從而起到對肝腎的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柔肝化纖方聯合馬洛替酯可有效緩解乙肝合并纖維化,并間接起到改善患者肝功能的作用,但仍需要觀察治療后對肝纖維化及肝硬化進展的作用,為相關疾病的基礎和臨床奠定基礎。
[1] Cabello-Verrugio C,Morales M G,Cabrera D,et al.Angiotensin II receptor type 1 blockade decreases CTGF/CCN2-mediated damage and fibrosis in normal and dystrophic skeletal muscles[J].J Cell Mol Med,2012,16(4): 752-764.
[2] 鄭旭銳,惠 毅,閆曙光,等.三甲散對大鼠肝星狀細胞HSC-T6生長增殖影響的研究[J].陜西中醫,2014,35(9): 1263,1271.
[3] 王林川,于 燕,徐 莉.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抗原相關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國外醫學(醫學地理分冊).2011,32(4): 261-263,273.
[4] Arauz J,Moreno M G,Cortes-Reynosa P,et al.Coffee attenuates fibrosis by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TGF-beta and CTGF in a murine model of liver damage[J].J Appl Toxicol.2013,33(9): 970-979.
[5] 高衍義,薛敬東,葉苗青.虎芪益腎健脾調肝顆粒方合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肝肝纖維化48例[J].陜西中醫,2015,36(5): 525-528.
[6] Hong M Z,Huang W Q,Min F,et al.Enhanced HBsAg synthesis correlates with increased severity of fibr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J].PLoS One,2014,9(1): e87344.
(收稿2015-03-11;修回2015-04-10)
*陜西省科技攻關資助項目(2011K32-06)
肝纖維化/中西醫結合療法 補氣劑/治療應用 @柔肝化纖方
R575.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1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