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新(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三廠采油一隊, 新疆 阿克蘇庫車 842016)
論如何提高企業員工的執行力
劉安新(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三廠采油一隊, 新疆 阿克蘇庫車 842016)
企業執行力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而目前在企業管理中由于執行者和執行系統中存在誤區。本文從制度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兩個方面闡述了提高執行力的方法。
執行力;制度;誤區;企業文化
所謂執行力,就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其中包含兩個關鍵點,第一就是誰來貫徹和操作?第二就是怎樣貫徹和操作?“誰”說的是人的問題,在企業我們講團隊,也就是所講的團隊執行力。“怎樣”講的是方法,這里包含兩層意思,手段和規則。在企業,規則就是制度和做事的標準。因此,執行力就是一個團隊執行制度、按標準做事的能力。
“執行不力”的問題在很多企業都存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一是搞個人崇拜主義,一切全憑領導說了算,只依靠經驗和習慣進行管理,不重視制度建設,管理還停留在較原始的“人治”層面。二是制度很健全,但常常是執行不好,特別是對一些新問題或突發問題處理不力,不能嚴格地執行制度規定,可以說是有“法”不依。三是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重視執行,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執行阻力大,不能很好的執行。當前這一問題越來越突出,很多企業都有這樣一種困惑,這其實就是與沒有合理的執行系統或執行流程有關,尤其是在對某些政策理解上存在偏差。
3.1 執行系統的三大誤區
(1)政出多門。制度設計上不嚴謹,部分制度是由各負責部門編寫并實施的,由于專業及工作經驗限制,在編寫制度時想當然的拉上別的部門或單位,形成責任均攤,出現問題相互之間“玩太極”。另外在部分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制度與制度之間相互打架的情況。
(2)朝令夕改。導致制度朝令夕改的原因大體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制度的制定不夠嚴謹,不符合實際情況,不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沒有課操作性。第二種情況是過于“好學”,看社會上流行什么就引入什么,頻繁的修改制度,導致每項制度都不能深入執行。
(3)機制失靈。特別是激勵機制的失靈,導致滋生出“無所謂文化”,極大地挫傷了執行力。一是“干的越多,錯的越多,罰的越多”。二是只重視結果,忽視員工執行過程中的辛苦付出。這樣的激勵機制會讓部分人產生消極思想,逐漸加劇“無所謂”文化的形成,挫傷執行力。
3.2 執行者的五大誤區
(1)跟員工走得太近。有些管理者不注意把握和員工之間的距離,和他們稱兄道弟,喝酒打牌,這樣容易使部分人喪失工作原則,讓員工產生不認真工作的思想,造成整體執行力的下降。
(2)不能以身作則。制定制度只是要求下屬,自己不能以身作則,在下屬面前享受特權,如何能得人心,又怎么能指望下屬們不折不扣地去工作。
(3)前緊后松。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部分管理者做工作全憑意氣用事,一時頭腦發熱就要做這個做那個,但過不了三天就開始松懈,慢慢地就撒手不管了。二是工作以領導喜好為風向標,領導要求抓什么就抓什么,過段時間領導注意力轉移,管理者也轉移,而放松了對前期工作的要求。長此以往,下屬的執行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4)事必躬親。很多管理者熱衷于把權力緊抓在手中,事無巨細都事必躬親,結果下面的人沒事干,而他卻累得要死,沒有發揮好團隊的作用,長此以往便影響了執行力的提升。
(5)能力誤區。有一些管理人員認為自己在企業工作多年,在企業的發展做出過貢獻,現在也該享受一下了,滿足于眼下的安逸,這對其他員工,尤其是新員工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這樣的人非但不能成為企業持續進步的動力,反而是執行的阻力。
企業發展的基礎是制度,可是如何才能制定出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制度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制度制定要科學。一是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看有無科學依據,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和法律法規,能否解決實際問題。二是各級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時必須保持嚴謹的態度,事先要有周密的調研和分析,各項制度、標準、規范要有一定的穩定性、連續性和協調性,各項制度和標準之間不能存在矛盾和打架現象。三是制度標準要符合實際,能夠量化的指標必須量化。四是對制度的時間、地點、背景和環境要進行明確。五是制度建設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制度對人的情感關懷。
(2)制度執行的責任要明確。就是指每一項制度都必須要明確責任部門和職責。如果不明確責任部門和職責,則在執行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部門之間相互協商或推諉扯皮的現象,進而削弱制度的執行力,導致制度執行偏差或執行不轄區。因此,為了保障制度的順利執行,達到預期目標,就必需要明確各單位部門的職責,發揮不同機構的整體效能和合作成效,以促進整體執行力的提升。
(3)要發揮領導干部的帶頭表率作用。領導干部是一面旗幟,能否率先垂范、帶頭執行制度,既是檢驗制度執行力的“試金石”,也是提高制度執行力的關鍵點。所以,領導干部必須切實增強帶頭執行意識,牢固樹立在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制度貫徹沒有變通的思想,不能因為自己職位高、權力大就可以漠視制度、搞特權。這不僅是對制度的最好維護,也有利于營造一種人人維護制度的良好氛圍。
(4)要實行嚴格的制度執行責任追究制,加大對違反制度行為的查處力度。要把嚴肅執紀、加強責任追究作為維護制度執行的重要手段,做到有紀必依、執紀必嚴、違紀必究,特別要嚴肅追究領導干部帶頭干擾破壞制度的行為。
(5)在執行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控制,當制度執行偏離實際時,要及時給予糾正。當制度執行結果和目標有差距時,要及時找出原因,制定應對措施,使以后不再犯同類錯誤。采用人性化管理制度執行方法,非人性化管理制度執行手段,只能搞得人人自危,使員工不得不被動執行,這必然會影響執行效率。因此,應該采用公平、公正、合理的制度執行系統,讓大家在心理能夠善意的接受,而不是潛意識的抵制。
(6)對制度的執行情況要采取不定期的檢查與考核。不定期的檢查與考核能避免執行人員為應付定期檢查和考核而采取的應付行為,才能確保制度執行的穩定性,防止執行的“虎頭蛇尾”。
一個企業如果想員工真正不折不扣的執行制度,僅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工作流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員工對企業的認同,需要通過建設企業文化和塑造團隊精神,把企業各項管理制度的執行轉化為全體員工自覺的行為。
第一是要增強員工忠誠度。首先,管理者對員工要誠實守信,認真履行對員工的每一個承諾,不能對員工開空頭支票。其次,要主動關心員工、愛惜員工,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溫暖,使其自愿為企業服務。
第二是要培養員工的奉獻精神。人不是天生就具有奉獻精神,需要企業進行主動的培養,要通過各種途徑與機會來教育員工。可以通過樹立一些先進典型、并予以各種形式的獎勵,讓奉獻者有回報,以此來激勵員工,培養員工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第三是要培養員工“沒有任何借口”的意識。沒有任何借口,并不是意味著去消極地服從,而是建立在高度的責任感和自信心的基礎上。允許員工提出各種修改建議,但制度一旦確定并開始實施,就應不折不扣地堅決執行,企業內任何人違反制度都要嚴格按制度進行處理,決不能搞下不為例,以此來增強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第四是要重視團隊文化建設。一是要樹立美好的愿景,讓員工有盼頭。二是明確工作職責和目標,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三是加強教育,培養員工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
第五是要建立科學的培訓體系,持續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執行力的根本還是在于人,如果員工個人能力不行,再好的制度,執行力建設也必將成為紙上談兵。一是幫助員工完成培訓需求分析,使員工了解其成長所必須的技能。二是建立培訓體系,完善現有培訓的內容,有針對性的開設培訓課程。三是完善培訓方式,可以通過開展戶外拓展、網絡等方式創新培訓方式。四是建立每訓必考的考核方式。五是鼓勵員工自學,每季度或半年針對員工實際情況制定其需增長的技能要求,并落實考核,以此來督促員工自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