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學平,陳志清,袁玉付,宋巧鳳,曹廣元,茅永琴,谷莉莉
(1.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植保植檢站江蘇鹽城224002;2.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農業委員會江蘇鹽城224002)
鹽都區實施小麥“一噴三防”項目的舉措及思考
仇學平1,陳志清2,袁玉付1,宋巧鳳1,曹廣元1,茅永琴1,谷莉莉1
(1.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植保植檢站江蘇鹽城224002;2.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農業委員會江蘇鹽城224002)
總結了鹽都區2015年中央財政小麥“一噴三防”補助資金項目的實施成效,落實了明確責任主體、悉心采購發放、陽光公平操作、大力宣傳培訓、強化檢查指導五個具體舉措,分析了項目實施過程中需引起重視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
一噴三防;實施成效;建議
在小麥抽穗開花期,對小麥噴施殺菌劑、殺蟲劑和葉面肥,一次混合噴施,可以起到防小麥赤霉病、后期蟲害和小麥后期早衰的作用。2015年是中央財政小麥“一噴三防”補助資金項目連續實施的第4個年頭,為做好今年項目的各項工作,鹽都區在總結前3年實施經驗的基礎上,認真制訂實施方案,通過明確責任主體、悉心采購發放、陽光公平操作、大力宣傳培訓、強化檢查指導五項舉措,保證了項目順利高效實施,充分發揮了項目對小麥赤霉病等穗期病蟲防治的帶動效應,為全面打勝小麥赤霉病防治硬仗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5年江蘇省下達鹽都區中央財政小麥“一噴三防”補貼資金220萬元,補貼面積2.93萬hm2,占小麥面積81.7%。根據省、市要求,鹽都區在省中標企業購買氰烯菌酯、多酮、戊唑百菌清、咪鮮甲硫靈共4種防治小麥赤霉病藥劑45.01t,腐植酸與氨基酸葉面肥38.65t。4月25日前全部發放給農戶,實際補助面積3.59萬hm2,補助農戶13.9萬多戶,實現了全覆蓋。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帶動,有力促進了全區小麥赤霉病等穗期病蟲防治工作的開展。據統計,2015年全區小麥種植面積3.59萬hm2,赤霉病累計防治面積7.87萬hm2,平均防治2.2次。
2015年小麥赤霉病有大面積發生的條件,但由于技術到位率高、適期防治面積大、藥劑對路,大面積小麥赤霉病平均病穗率僅1.31%,病指0.39,病蟲綜合危害損失在1%以下,小麥赤霉病等后期病蟲防治工作成效顯著,小麥平均產量達395.5kg/667m2,為近10年少有的好收成。
2.1明確責任主體
鹽都區高度重視中央財政2015年小麥“一噴三防”補助物資項目實施工作,區農委成立了由分管主任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區植保植檢站、各鎮(區、街道)農業服務中心為項目實施主體,各實施單位主要負責人對項目實施負全責。4月13日區農委印發了項目實施方案[都農發(2015)42號],對補助對象、品種、標準、程序、進度、紀律、責任等明確了具體要求。4月14日召開了由各鎮(區、街道)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參加的項目實施工作會議,進行布置落實。
2.2悉心采購發放
一是優選供貨企業。江蘇省公布中標供貨企業名錄后,我們根據需采購的物資種類及數量,迅速主動與信譽好、服務好和近幾年履約能力強的中標企業聯系,通過溝通,充分了解供貨企業在規定期限內的供貨能力,4月10日以中標價格在網上通過電子郵件、QQ等途徑與確定的供貨企業簽訂物資采購協議。二是周密組織發送。按照不同物資分配的鄉鎮,各供貨企業每次的送貨時間,與供貨企業、鄉鎮商定送貨的具體地點、時間、行走路線、聯系人。由于安排得當,所有采購物資都按約定于4月18日前安全送到指定倉庫。三是嚴把物資質量關。區植保植檢站封樣保存每一批物資,區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對補助物資進行隨機抽樣送檢。要求各鎮及時認真做好物資質量、數量、包裝的驗收工作。四是集中憑票發放。各地明確由農業中心集中統一發放補助物資,區植保植檢站印制不同物資票證共120萬張,每張票證注明物資種類、數量、有效時間,各地農業服務中心加蓋物資發放專用章后,隨物資發放清冊,由各村組登記發放到農戶手中,各鎮(區、街道)農業服務中心根據村居、農戶數量及區域分布情況,合理設置發放點,抽調專門人員在規定時間集中發放,農戶憑票證到發放點免費領取。
2.3大力宣傳培訓
4月15日—5月5日,發布小麥穗期病蟲“一噴三防”電視預報21d共63次,《鹽都新聞》宣傳6次,《植保專欄》宣傳20次,《雙新鹽都報》報道7次,12316平臺發送防治、提醒、督促短信7次15 000條。在《鹽都現代農業網》、《鹽城市鹽都區植保植檢站》網站發布小麥赤霉病防治情報、技術、信息15次。印制項目公告、赤霉病防治公告各5 000份,病蟲情報5 000份,宣傳橫幅130條,在交通要道、村居公示欄、居民集中地、農村集市等地方張貼懸掛,印發宣傳材料15萬份,隨補助物資一起發放到每個農戶,據隨機抽查,到戶率98%以上。4月9—19日,在區農干校連續舉辦3期培訓班,共培訓村主任、農技人員、督查人員、種植大戶609人,各鎮(區、街道)共舉辦培訓202場次,培訓2.49萬人。通過宣傳培訓,使農民知曉國家補貼政策,掌握小麥“一噴三防”技術。
2.4陽光公平操作
一是嚴格核實面積。近幾年,由于高效農業、水產養殖、綠化造林發展力度大,小麥種植面積年度間變化大,為準確全面掌握小麥實際種植情況,區植保植檢站在3月19日發文,要求各鎮(區、街道)農業中心對轄區內各村居小麥種植面積全面進行核查,核查結果加蓋政府公章,在3月30日前報區植保植檢站,各鎮(區、街道)政府對面積真實性負責。二是準確分配物資。按照“誰實施,補助誰”的原則,區農委根據各種物資采購數量,結合各地小麥實際種植面積,合理平均分配各地各種物資指標。各鎮(區、街道)農業服務中心根據區下達的物資數量、各農戶補助面積,計算各戶物資補助數量,登記造冊,數據4舍5入,面積不足667m2的農戶按667m2發放。村組根據農業服務中心發放的補助表冊,明確專人負責農戶簽字蓋章和物資發放。三是公示補助清冊。對農戶的補助面積、補助物資數量等情況登記造冊,以村為單位組織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d,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四是嚴肅發放制度。區農委制定的項目實施方案明確要求,項目免費發放的補助物資,不得弄虛作假、截留壓庫、倒買倒賣、強行搭售,嚴禁項目物資放在農藥銷售點或利用農藥銷售人員進行發放。區農委專門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群眾舉報,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違規人員按組織程序進行責任追究,確保惠農政策落實不走樣。
2.5強化檢查指導
鹽都區成立5個農委班子成員帶隊的督查組,4月16日起分赴各地督查指導。4月29日聯合區財政局對項目進行檢查,共抽查了郭猛鎮、秦南鎮、北蔣街道等3個鎮、街道的9個村,未發現問題。鹽都區135名農技人員,掛鉤到每個村(居委會),從4月16日起,進村入戶、包片蹲點,服務和指導農民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控。區、鎮兩級共建立小麥赤霉病防控示范區22個,合計面積1393.53hm2。區植保植檢站在鹽都七星現代化農場、鹽都區農科所小麥三新技術展示基地建立統防統治示范區2個,確保小麥赤霉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下,白粉病、黏蟲、麥蚜等病蟲的防效達90%以上,示范帶動作用明顯。5月27日區農委組織各鎮(區、街道)農業中心主任對8個鎮的小麥后期病蟲統防統治示范區進行了現場觀摩考察評比,從考察結果看,示范區的整體效果明顯優于農戶自防效果。
小麥“一噴三防”項目時間緊,環節多,工作量大,牽涉物資采購、配送、發放,分配數量計算、公示、簽字,藥劑配方、數量、使用等諸多層面,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影響項目實施的質量和效果。是否將資金用到實處且分配公平,是社會關注、農民關切的焦點。雖然近幾年項目實施總體比較順利,效果也很顯著,但也有一些共性問題增加了基層單位對項目順利實施的壓力,亟需項目政策制定部門重視與改進:1)項目時間急促。近幾年,由于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項目正式文件遲遲不能下發,項目實施時具體實施單位沒有時間進行準備,工作顯得很被動。2)物資發放難度大。鹽都區小麥種植面積3.59萬hm2,2015年補助面積2.93萬hm2,占81.7%,補助5元/667m2,共計220萬元,采取全覆蓋實施方法,平均補助4.04元/667m2,70%買殺菌劑,折2.83元/667m2,30%買葉面肥,折1.21元/667m2,殺菌劑分配的藥量僅夠1次/667m2用量的60%左右,葉面肥使用1次略有富余,因此在分發時,防病劑數量不足,殺蟲劑又沒有,每戶都要另外配藥,加之發放手續繁瑣,干群怨言多,少數農戶不領情,發放難度很大。3)缺少必要的工作經費。物資發放牽涉千家萬戶,區、鎮、村、戶,層級多,用工多,運輸、發放都需要經費。沒有工作經費,基層實施人員意見大,加之閑話碎語多,挫傷了鎮、村實施人員的積極性。
隨著國家對糧食安全重視程度的持續加大,中央財政小麥“一噴三防”補助項目今后肯定要繼續實施,為保證項目順利高效實施,根據鹽都區實施體會,建議如下:1)盡早出臺政策。江蘇省、鹽城市項目文件宜3月底前下達到基層,便于提前做好準備。2)擴大規模標準。近幾年江蘇省下達鹽都區項目實施面積達小麥種植面積80%左右,如果不全覆蓋實施,未得到實惠的農民意見大;全覆蓋實施,發放的藥又不夠,農民意見仍然很大。現在的標準5元/667m2,不能滿足一次施藥與購買防病劑、殺蟲劑和葉面肥的需要。根據當前小麥穗期“一噴三防”主要藥劑市場行情、技術要求及用工量,建議標準增加到7元/667m2,防病劑、殺蟲劑、葉面肥3項資金的比例調整為6︰2︰2。如果確因財政緊張,不能增加資金規模,建議采取縮面提標的辦法。以鹽都區為例,實施規模縮到小麥面積的一半,即1.8萬hm2,補助標準增加到7元/667m2左右,每個農戶2年輪流實施1次。3)安排工作經費。“一噴三防”補助項目發放物資用工多,耗時費力,建議在項目經費中安排5%的工作經費,以保證項目藥劑運送和發放用工等方面開支需要。4)改進實施模式。探索農業部門、鎮村組織及農藥銷售單位共同實施模式。農業部門負責方案制定、宣傳發動、技術指導,鎮村負責登記公示,農藥銷售單位負責物資發放和藥劑配供。承擔物資發放的農資經營戶由縣級農委在有農藥經營資質、經營信譽良好的農資經營戶中擇優選擇,并接受社會公開監督,以保證物資發放公開、公平與公正地順利進行。
2015-08-27
中央財政小麥“一噴三防”補助資金項目[蘇財農(2015)70號,蘇農計(2015)53號]。
仇學平(1965—),男,推廣研究員,主要從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與防治指導工作;E-mail:qiu0005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