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
(重慶永能土地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重慶 400015)
淺析城市邊緣區土地利用的規劃設計要點
龍鳳
(重慶永能土地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重慶400015)
當前我國的城市化進程逐年加快,有限的土地資源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面對新的歷史環境,城市邊緣區如何進行合理有效的利用成為了相關專家和學者需要探討的問題。本文從現階段城市邊緣區土地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對城市邊緣區的土地利用規劃進行相關分析,以供參考。
城市邊緣區;土地利用;規劃;設計要點
以我國某一級城市為例,從2002年至2015年期間,其邊緣區內的人口數量由708.5萬增加到了1064.6萬,人口總量增加了356.1萬,平均增長率為3.45%,比全市的平均水平高出了2.4%。但是城市邊緣區的人均耕地面積卻從2002年0.98畝下降到了2015年的0.58畝,并且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由此可見,該市的邊緣區耕地資源十分緊張,通過對相關問題的分析,本文大致把存在的問題總結為下:
1.1規劃管理不當
城市邊緣區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它同城市區域交界。而且,城市邊緣區又具有土地低價的屬性。現階段,城市邊緣區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在徹底發生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土地管理開發條例沒有對一些單位發揮有效的規范和限制作用,這些單位往往違規操作,因此就導致“多征少用、未征少用”現象的發生。而一些政府部門也沒有起到帶頭作用,對有效的用地沒有合理批示,出現了“批人情地、越權批地”現象。
1.2土地資源浪費
就目前而言,我國的許多城市建設者在對城市邊緣區進行開發利用的時候,缺乏一套科學的設計體系,也沒有能夠從全局出發對城市邊緣區進行管理和利用,最終導致了城市邊緣區的土地利用率大大降低,使得有限的土地資源沒有發揮應有的效益。現階段,許多城市邊緣區基本上被用來房地產開發。這個區域的居民同生活在城市中心的居民相比,他們往往更加依賴于農業用地,因此就出現了一些人私自開發耕地的現象,最終導致建筑結構混亂,土地利用效率降低。
1.3配套設施不完善
當前,由于“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使得城市和農村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城市邊緣區的土地資源并沒有納入城市用地的范疇,而在對城市邊緣區的基礎設施供給上,往往是按照農村的標準進行配置,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范圍進一步擴大,以往的城市邊緣區基礎設施配置已經不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這些技術設施不但在數量上處于劣勢,而且在質量方面也沒有保障。
2.1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2.1.1城市邊緣區的土地資源在開發和利用的初期,就應該組織專家對其進行評估,綜合社會、人文、自然和經濟各個方面,從而選擇出具有實際開發意義的土地資源,以便進一步明確接下來的土地資源規劃設計。
2.1.2詳細的開發方案應當從城市建設的全局出發,務必要注意整個開發過程的規律性,同時加強對相關農業用地的規劃和保護,減少占用農業用地現象的發生。
2.1.3以往城市邊緣區參照農村標準進行基礎設施配置的方式已經不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就當前和未來而言,必須要重點加強和完善城市邊緣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水平,以此進一步提高城市邊緣區的發展進程和發展水平。
2.2科學規劃邊緣區土地資源
在我國,城市邊緣區的土地利用方式混亂,沒有一套科學的常規管理體系,因此出現了盲目擴張現象。在這情況下,我們有必要對城市邊緣區的用地總量進行嚴格控制,城市在向城市邊緣區擴張的過程中,務必要考慮到社會和經濟的雙重效益,而且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同時要對城市邊緣區原有的生態系統進行保護,不可因小失大。
2.2.1要加強對原有農業用地的保護,首先是要對農業用地和建筑用地進行科學的規劃,其次是要對農業用地的總面積進行嚴格控制,不可私自農業用地進行商業開發或者其他形式的開發建設。
2.2.2要對城市邊緣區的污染情況進行重新評估,進而采取一系列的方案進行治污。首先要倡導生活在這一區域的人們從自我做起,保護生態環境。
2.2.3城市建設者應當發揮主導作用,對城市邊緣區的規劃過程和開發過程進行實時的監督和有效控制,同時組織專家和學者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現狀及時進行評估。
2.3積極、合理引導土地開發
2.3.1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城市邊緣區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務必要符合市場的發展規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發揮全局指導作用,同時通過市場的自身調節機制,以此促進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2.3.2在城市邊緣區土地資源的開發過程中,還有一種現象值得注意,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對市場反應能力沒有正確的做出預測,使得相當一部分已經建設完全的商品房被長時間閑置,使得有限的土地資源沒有發揮最大的效益。
綜上所述,城市邊緣區土地資源的規劃設計要點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環節,事實上,每一個規劃設計要點有事一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在這個子系統里,同樣有著諸多影響因素。因此城市建設者應當從全局出發,始終要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放在首位,促進城市邊緣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同發展。
[1]顧漢龍,馮淑怡,曲福田.重慶市兩類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模式的比較[J].中國土地科學 ,2014(09).
[2]王群,王萬茂.土地發展權與土地利用規劃[J].國土資源,2005(10).
[3]黃虹.城市邊緣區土地利用的規劃設計研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3):90-91.
[4]沈陽,周生路,李春華等.城市邊緣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初探——以溫州市鹿城區為例[J].經濟地理,1999(03).
龍鳳(1988.8-)女,研究生,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規劃設計。
TU984.113
A
1003-5168(2015)-1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