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西北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西安市中學生一小時體育鍛煉現狀與影響因素研究
劉靜
(西北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本文主要通過對西安市第一、第二、第五中學學生每天參加體育活動所需要的時間及“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可知,初步認為認為對學校體育活動制度是否能夠的落實,以及學校是否能夠安排合理的時間,合理的配備場地器材,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程度,學校對于體育課的不重視,使得好多學生的體質不是很理想,而且在學校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并不是不喜歡體育活動,而是學校不給學生課余活動的時間,使得學生并沒有自我鍛煉身體的空間沒也就逐漸養成不喜歡體育活動,而造成體質逐漸減弱的現象。學校對于體育的態度同時也影響著學生對于體育的態度,從調查中可看出,學校對于體育課的重視與否,是影響著 “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能否工作正常開展的重要因素。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高,學習質量也就會跟上去,這樣勞逸結合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從而也能使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有所提高,關鍵是學學校在體育工作上的支持態度。
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
學校在受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為了自己的聲譽,高度重視升學率,重點放在智育上,學校對體育不重視,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大部分都放在中、高考上。學校沒采取可以讓學生鍛煉,學生都是通過補充營養來增強體能,大多數學生對于有體育鍛煉的機會在他們眼里就是一種奢望。對此,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鍛煉、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在全國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工作開展的實效性。
1.1研究對象
以西安市第一、第二、第五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
1.2.2文獻資料法
1.2.3抽樣調查法
1.2.4訪談法
2.1研究結果
2.1.1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內涵
學生在學校參加的關于一小時的體育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早操、課間操、大課間活動、體育課以及課外的體育活動。
2.1.2學生的體質水平現狀
所調查的三所學校,不同程度的都在教育與衛生主管部門的監督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如開展的“中小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等一系列實效性工作。在所調查的三個學校中,青少年的體質狀況以及身體健康水平都呈現出提高趨勢,但是這與《國家學生體制健康檢測評定標準》來相比,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2.1.3學校體育教學情況
所謂體育必修課,就是學校在開設的體育課程中,能夠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并且以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為目的,所執行的必須開設的課程。2005年8月19日頒布的《教育部關于落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的意見》中明確的指出,體育教師要上號體育課,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一定要按照國家實行的計劃走下去。小學1-2年級每周為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地方和學校絕不能以任何借口削減和擠占學生的體育課時間。通過表4數據可以看出調查的三所高中,每個學校開設體育課時間均符合國家課程標準,但體育課所取得的效果很不理想。因學校注重升學率,認為體育是“副課”,對體育教師及體育課不重視,導致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失去興趣,課堂教學過于隨意(51%的體育教師采取的上課方式是讓學生自由活動,43%發器材,只有6%的教師偶爾教授學生專業理論與技術),導致體育課變質為“自由課”,忽略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需要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培養。
2.1.4學生參加三個課間操活動的情況
學生在學校進行身體鍛煉,能夠做早操、課間操,這是體育教學上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通過實地情況調查中,這三所學校只有在早操的10分鐘階段鍛煉的效果極為最好,而在課間操活動時間里的20分鐘,雖然有老師得監督,但是因老師的不重視以及不積極的監督和查看;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的方式上呈現“自由式”,這才使學生在自身上缺乏了重要的體育鍛煉思想意識,沒起到鍛煉身體的目標。
2.2影響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因素及存在的問題的分析
2.2.1學校領導管理層是影響活動開展的主要因素
通過實地情況的調查和隨機的座談訪問可了解到,這三所學校的校長都不怎么支持學生的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這項工作。班主任作為下級的執行者也就應付了事,班主任認為體育不重要,不需要浪費時間,好好學習才不會影響學校的升學率。
2.2.2學校體育教師及學生的態度制約著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
通過調查問卷顯示3所學校每天定時的早操、課間操、大課間活動時間雖然達到一小時,但在這一小時體育活動中也就只有早操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在調查結果中82%的學生認為體育鍛煉很重要,63%的學生很熱愛學校里的體育鍛煉,但是真正的參加體育活動鍛煉,并且堅持一小時體育鍛煉的學生就只有36%。
2.2.3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實效性缺失。
通過實地調查,三所學校雖然在落實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工作上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但因學校領導的不重視、不支持體育活動,致使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課間操、大課間活動及課外活動的鍛煉取得效果很不理想,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實效性缺失。
2.2.4學校場地、器材配備,是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直接因素
通過實地調查,三所學校的體育設施老化,且器材陳舊、短缺。95%的學生對學校場地、器材配備不滿意,只有5%的學生對學校場地器材滿意。
3.1結論
綜上所述,西安市的學校領導、各班主任、各科任課教師不夠重視對與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的交流,學生體質健康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使得無法開展“中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這項工作;體育老師也在體育教學中不能發揮其特長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3.2建議
3.2.1學校應及時、有效的分析學生體質測試所到的結果,并且定期進行合理統計,采取科學訓練手段增強學生體質的健康。
3.2.2學校的領導、班主任及任課老師應該積極配合體育教師工作,樹立以“健康第一”為指導的理念。
3.2.3學校應大力調動學生師對體育鍛煉作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和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及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增強體質,才能能夠保證其體育課的高質量。
3.2.4加強學校“三操”(早操、課間操、大課間操)管理,不應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學校應還給予學生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應該配備有專門的體育老師對學生鍛煉進行指導,才能使學生的身體、心理能得到良好的調節。
3.2.5學校領導應從過去“歧視”的錯誤思想中改變成“重視”體育的正確思想,加大學校體育場館的投入利用率,以及教學器材、體育設施的使用率,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體育活動環境。
[1]李祥.《學校體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一版,第117頁.
[2]成聰聰,何磊.《河南省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懷化學院學報》第27卷第11期(2008年).
[3]張麗.《每天鍛煉一小時,您做到了嗎?——關注市區中小學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落實情況》,《漢江傳媒網-襄樊晚報》2007年4月27日.
[4]《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G633.96
A
1003-5168(2015)-12-0288-2
劉靜(1990-),女,陜西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體育人文社會學、社會體育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