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容
摘 要:黨的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保證。新形勢下,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必須深刻認識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對黨風建設的學習教育,完善作風建設的監督管理工作,切實把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與時俱進地培育新的作風緊密結合起來,把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制度建設同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推動黨風建設不斷深入發展,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重要保證。
關鍵詞:黨風建設;教育學習;監督管理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了黨的建設“五位一體”布局,“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緊緊圍繞當前黨的作風建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對新形勢下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長期、有效地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一、加強黨風建設的重要性
黨風建設,是指端正黨組織和黨員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樹立與黨的性質和宗旨相適應的良好風尚的工作作風。黨的作風關系到黨的性質,影響著社會風氣,決定著黨的
命運。
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黨和國家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考驗。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黨要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就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圍繞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樣,黨就能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黨的十八大深刻闡明了新形勢下加強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為重點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堅持密切聯系群眾、求真務實、艱苦奮斗、批評和自我批評,推動黨的作風建設不斷深入發展。
全黨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全黨要堅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在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的同時,把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抓緊抓好。
加強作風建設,特別是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是我們黨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牢固樹立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意識,時刻不忘密切聯系群眾,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利益甘于奉獻、勇于犧牲;時刻牢記“兩個務必”,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始終堅持勤儉節約,厲行艱苦奮斗;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認清權力的來源,明白“我們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并受人民的委托行使權力”。
二、不斷加強黨風建設的教育學習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要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經濟、法律、金融、科技和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堅持優良的作風,堅決反對腐敗,從思想和行動上不斷約束自己。
(一)在思想領域,要把黨紀政紀注入到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之中,充分發揮黨紀國法的規范性作用,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將理論學習做到系統性、經常性、長期性,使廣大黨員和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在業務方面,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應對復雜局面、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工作開展的能力。學習基層和群眾的創造性實踐,學習借鑒他人的經驗,提高業務水平。
(三)在廉潔從業方面,要把警示教育滲入到黨員領導干部的頭腦之中,做到警鐘常鳴,發揮提醒警戒作用。廉潔教育要結合一些典型案例從正面和反而不斷加深對腐敗危害的理解,從根本上增強法律觀念和政治免疫力。通過案例的分析,經常提醒黨員干部,常修為政之道,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常做利企業利員工之事。管住管好自己,自覺接受黨內黨外監督。
(四)在日常行為方面,要把自我約束納入到黨員領導干部的行動之中,終身發揮自律作用。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不斷深化自我約束,自我提醒,堅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養成高尚的自尊心和自愛心,時刻把握自己,經常約束自己,以廉為榮,以貪為恥,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頂得住壓力,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不為權所動,不為欲所惑,不為貪所害。
三、做好黨風建設監督管理工作
搞好黨風建設,必須健全監督管理機制。
(一)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要嚴格執行《黨內監督條例》。落實黨內監督各項制度,特別是要執行好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述職述廉、民主評議、誡勉談話、廉潔談話等制度,加大對各種違反制度、規定行為的查處力度。對有突出問題的,要給予組織和紀律方面的懲治和處理。
(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要健全監督網絡,拓寬監督渠道。要克服監督上的局限性,消除監督的“空白區”和“中間地帶”,必須不斷拓寬監督渠道,綜合運用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自上而下的監督和自下而上的監督、輿論監督等各種形式,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形成有效的機制。建立領導干部相互監督責任追究制度。領導班子中,如果有領導干部發生嚴重問題,不僅要處理當事人,也要追究黨政領導及相關領導成員的責任。對知情不報、急情緩報、隱情漏報、重情輕報的要加重處理。加強群眾監督。設立群眾舉報專線,建立群眾舉報中心和信訪約談、提醒制度。落實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
參考文獻:
[1]郭獻功:黨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構建,重慶社會科學,2010年第11期 總第1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