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香?姜文紅?常震?崔幸偉
黨風廉政教育工作是黨的宣傳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是反腐倡廉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基礎性工作。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中紀委五次全會講話中明確指出:我們黨從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頑強的意志品質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持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腐敗分子,著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實踐證明,取得反腐敗工作的勝利在任何階段都是與教育密不可分的,抓好教育、打牢基礎,才能保持政治定力,堅定立場方向,聚焦目標任務,打贏這場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的硬仗。
筆者通過自己多年廉政教育實踐經驗,認為傳統(tǒng)的廉政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實效性后勁不足的“癥結”在以下四個方面表現突出:
一是教育形式缺乏“潤物效應”。黨風廉政教育沒有形成常態(tài)機制,沒有達到耳濡目染效果,活動追求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單一,上級上級安排什么學什么,教育只為完成任務,形成了造成了教育重學習不重內容、重數量不重質量、重活動不重觸動的偏失局面,活動時間一結束,學習氛圍就消失,無人追蹤、驗證學習效果。
二是教育對象缺乏“地毯效應”。隨著被稱為“土地奶奶”的遼寧省撫順市國土資源局順城分局原局長羅亞平和有著“益陽第一貪”稱號的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地稅局會計劉迪等“蟻貪”大案的曝光,重重的給我們敲響了“位高權重”者要時刻警醒教育,但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絕不能放松的“警鐘”。
三是教育效果缺乏“群眾效應”。目前,各單位、部門通過黨內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巡視監(jiān)督、效能監(jiān)察和審計監(jiān)督等各得手段檢驗廉政教育效果,但是,由于監(jiān)督結果分值計算復雜、監(jiān)督結果不公開、監(jiān)督集中于年終,極大程度的制約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民主測評失去了信任,考評結果自然趨于一致性,考核的結果失真,廉政教育效果的好與壞也就無法得到有效的檢驗。
四是教育現狀缺乏“協(xié)同效應”。國家懲治和預防腐敗2013-2017工作規(guī)劃,對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作出了要求,各單位、部門也相應建立了廉政教育工作機制,明確了“抓生產的同時抓教育”。實際工作中,很多領導卻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最后,真正落實起來卻成了紀檢部門唱獨角戲。
一是注重教育對象的延伸,體現一個“全”字。在加強對領導干部教育的同時不放松對手握人、財、物、事等業(yè)務處置權的關鍵崗位管理人員和領導的直系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每個干部制定一個人、財、物、事關系網絡圖,力求不漏掉每個人員、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時段。
二是注重教育時機的把握,體現一個“準”字。節(jié)假日是腐敗現象發(fā)生的高危期,此時集中開展教育,針對性強,效果好,但僅此還遠遠不夠。我們結合企業(yè)自身特點開展了“突出教育對象、突出教育關鍵點、突出教育內容、突出教育目的”四突出教育法。突出教育對象就是利用工閑時期,企業(yè)黨政正職對副科級以上干部分別進行形勢任務教育,紀委書記對全體黨員、領導干部上廉政專題教育課;突出關鍵節(jié)點就是緊緊抓住五一、中秋、國慶、元旦、春節(jié)這些關鍵日子開展開展針對性教育,提要求,勤檢查,沒有空缺,不留死角;突出重點內容就是通過飛信平臺發(fā)送反腐倡廉小知識、通過辦公系統(tǒng)網編發(fā)《警世鐘》電子刊物,在LED屏上宣傳學習各項新規(guī),開展廉政格言警句和廉潔故事以及廉政文學作品征集活動,強化學習效果 。
三是注重教育方式的改進,體現一個“活”字。廉政教育要入腦入心,觸及心靈,就應改變過去教室內你講我聽單一的灌輸教育模式,開展啟發(fā)式教育。多年來,我們綜合運用展板、影視、書畫、LED顯示屏等方法,打造“廣場的視覺教育”,每年固定一個時期圍繞一個主題,開展精讀一本書、廉政格言征集、反腐倡廉漫畫展、廉潔文化攝影作品展等活動,使黨員干部在視覺和聽覺上有沖擊力;開展“施工現場的防范教育”,項目運作期間,播放廉政警示教育片,開展用身邊的事感動身邊的人演講會,建立廉政圖書室、發(fā)放學習資料包等寓教于樂活動,使黨員干部入眼入耳;實行“現場的正反典型教育”,組織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監(jiān)獄參觀,到革命老區(qū)、圣地接受愛國主義洗禮,讓黨員干部入腦入心;推進“八小時之外的家庭教育”,組織召開家庭助廉座談會,以《致領導干部家屬的一封信》、簽訂家庭助廉承諾書、聆聽專題講座、集中收看警示教育光盤等形式,引導干部家屬當好反腐倡廉的“宣傳員”、“監(jiān)督員”和“守門員”,積極營造健康、廉潔的家庭親情助廉
氛圍。
四是注重教育制度的落實,體現一個“嚴”字。俗話說: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黨風廉政教育形式再多、內容再好、計劃再周密,不落實到實處,教育效果無從談起。我們在認真總結以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的基礎上,重點在“講責、定責、評責、追責”四個環(huán)節(jié)上做了強化、推進和完善。即針對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通過逐級談話,講清“一崗雙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強化責任人的責任意識;針對落實責任不清的問題,區(qū)別不同職務、不同層級、不同工作性質和特點,規(guī)定責任內容,明確“四同”責任要求 。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jiān)督責任。”黨委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者、執(zhí)行者、推動者,相信在各級黨委、紀委的共同努力下,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目標管理,融入企業(yè)改革發(fā)展各項工作,做到一起考慮、一起部署、一起實施、一起考核,不再是一句口號,黨風廉政教育工作的時效性必將顯現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