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麗
摘 要:本文簡要分析了企業工會存在的問題及并從把握時代主題、加強工會基礎建設、創新開展工會工作等方面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工會工作提出了幾條意見。
關鍵詞:工會;組織建設;創新;工會活力
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力度的加大,企業內部產業結構、組織形式和職工隊伍結構、勞動關系大幅度調整,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分配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呈現出經濟結構多元化,勞動關系復雜化、意識形態領域各種思潮和主張的影響等給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一、企業工會存在的問題
企業工會在經濟社會轉型期、置身在大變革時代,直面多元化思想,要做到在多樣中謀求共識、在多變中把握準繩,牢牢把握好正確的前進方向,并不容易。更何況,新形勢下,企業工會還存在諸多問題:
1.工會組織基礎薄弱?,F代企業管理更加注重成本管理,在產權制度改革、改制過程中,機構、定員不斷精簡,使企業的工會組織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和削弱。工作機構合并、人員配置減少、兼職過多。在大中型企業中,大多數工會組織的機構得到保留,配有專職的工會干部,但工作機構縮小,工作人員減少。在中小型國有企業中,大部分企業工會的組織機構由單獨設置改為的黨群工作部,履行黨建、政工、工會、共青團、婦女工作、宣傳、組織、精神文明建設等職能,企業工會主席由黨委、紀檢或行政副手負責人兼任。工會專職干部數量大幅減少,甚至不設專職干部,工會干部身兼數職。兼職工會干部的工作重點不在工會工作上,工會組織機構薄弱,致使很多企業在工會工作方面有心無力、疲于應付。
2.企業工會隊伍素質參差不齊。企業工會干部中存在能力不強,素質不高,缺乏工會工作經驗等問題,對國家有關工會的法律法規不了解,保護職工權益的知識欠缺,部分工會干部思想觀念陳舊,工作進取心不強,維權意識不強,不敢替職工說話。在維護職工權益方面存在怕得罪企業行政領導,缺乏足夠的勇氣和信心。有的企業工會負責人由企業指定或任命,造成工會成為企業的附庸,得不到職工的信任,工作開展被動。
3. 工會組織的活力和凝聚力不足,缺乏有效手段。企業工會在職工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候,缺乏有效的工作手段,難以充分發揮表達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作用。在執行職代會制度、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等,內容空泛,流于形式;在動員職工的能力明顯落后于形勢的發展;工會組織服務企業發展、服務職工的形式和內容缺乏創新,在企業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無法發揮工會組織的凝聚力。企業工會的工作方式沿襲了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方式,機關化、行政化傾向嚴重,工作作風有待進一步深入等。
4.工會工作缺乏法律支持。當前工會工作中,法律法規滯后于職能需要。工會工作所依據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有的法律法規缺乏剛性。《工會法》、《勞動法》、《公司法》等雖然在維護職工利益、協調勞動關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配套法規不健全,有些具體條款不明晰。由于保障和監督機制不健全,有法不依的現象屢見不鮮。
二、做好基層工會工作的幾點淺見
(一)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時代主題
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新一屆全國總工會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強調指出:“我國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工會要牢牢抓住這個主題,把推動科學發展、實現穩中求進作為發揮作用的主戰場,把做好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調動職工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為中心任務,把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作為政治責任,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切實維護職工群眾權益,不斷煥發工會組織的生機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闡述了新時期工會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新任務、為我們做好工會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我們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光榮感、使命感,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精神做好工會工作。
企業工會要當好職工群眾實現中國夢的思想引路人,教育廣大職工群眾正確理解中國夢的內涵和外延,把職工群眾的個人夢與民族夢、國家夢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共鳴,振奮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強大的智慧和力量。
(二)加強工會基層組織建設
工會組織建設是一切工會工作的基礎,是工會發揮作用的保證。要做好工會工作,首要任務是要加強基層工會的組織建設。
一是要加強工會組建。按照全總“兩個普遍”的要求,國有企業要在企業成立之時就要盡快成立工會組織,將企業職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企業工會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成立工會小組,開展工會活動。搭建工會管理制度體系,建立職代會、工會工作和勞動競賽等規章制度,使工會工作有章可循、按章辦事。
二是要配齊配強專兼職工會干部。選派一些熱心于做群眾工作,有較好群眾基礎的人到工會干部隊伍中。去除工會組織的行政化,使工會組織確實成為職工自己的組織,是不會對職工群眾說瞎話、拿職工群眾的會費做官老爺、給少數人謀私利的組織。
三是實行民主管理,提高職工的主人翁意識?,F代社會強調以人為本,國有企業工會更應該把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放在首位,把竭誠服務職工、發展職工利益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扎扎實實為職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努力增進廣大職工的福祉。
(三)結合企業實際,創新性開展活動提高工會組織活力
企業工會組織要以探索的精神、創新的思維、扎實的工作、有效的措施開展工會活動,滿足員工的需求、營造凝聚氛圍的優勢,激發和調動每一個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引領和激勵每一個員工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建功立業,從而促進工會工作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出實力、出大力、出巧力的作用,提高工會組織的活力。
1. 加強職工理想信念教育,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崩硐胄拍钍侨藗儗ξ磥淼南蛲妥非螅且粋€人世界觀和政治立場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理想信念是人的心靈世界的核心。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也是每位職工健康成長、開創未來的精神支柱和前進動力。企業應結合職工的身心特點,加強對職工理想信念的教育,發揮企業文化的塑造功能,把職工的思想統一到企業的目標上,引導職工堅定理想信念,為建設一流企業貢獻力量。
2.推動職工隊伍素質建設,構建職工成長成才通道
造就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是工會履行教育職能的主體工作,也是工會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工會要科學引導,創新職工培訓的方式、載體和手段,培養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的高素質職工。
一是發揮工會組織的優勢和大學校作用。通過深化創先爭優活動,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以人為本、心理疏導的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通過夯實班組建設根基,最大限度地把班組積極性調動起來,成為企業肌體發展壯大中的健康分子。通過開展“傳、幫、帶”、“技術能手工作室”等活動,推動職工在勞動競賽中增長知識和技能,成為企業發展壯大中的主力軍。注重加強職工書屋的綜合管理和開發。要綜合管理運用好職工書屋,拓展職工業務培訓、政治理論學習、提高綜合素質,使職工書屋成為員工學習的好課堂、“充電站”、信息窗口、文化陣地和培訓基地。
二是積極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職工”活動,在班組中開展學習有氛圍、工作有創新、崗位能成才為內容的學習型班組創建活動,對公司做出突出業績和貢獻的職工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給予提供評優和晉升機會,體現個人價值,使個人追求更加深遠。
三是搭建盡展才能的平臺。工會要圍繞公司發展需要和基層需求與行政共同謀劃培訓工作,通過內部技術比武和技能比賽,營造深厚的學習氛圍;企業要完善各種激勵和表彰機制,在選人用人上要倡導唯才是舉、不拘一格的用人機制,使那些德才兼備、富有創造力的優秀職工,特別是優秀青年職工能夠脫穎而出,不斷增強職工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四) 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努力創建和諧勞動關系
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是工會組織優勢的體現,寓教于樂的各類文化活動是吸引職工的有效載體,工會要精心組織,全方位多角度抓落實。
一是結合企業文化建設要求,開展文體活動。堅持傳統與創新相結合,文體活動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開展文體活動,達到展示企業形象、增強職工素質、豐富職工文化生活的目的,做到大型活動有規模,小型活動有特色,每次活動有亮點。要提高職工之家等活動場所的利用率,利用職工之家等活動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使之成為鼓舞職工士氣、凝聚團隊力量、增強企業向心力的重要陣地。要發揮好工會小組、工會積極分子的作用,將職工文體活動深入到基層。
二是組織成立各種協會組織,營造和諧氛圍。做好職工興趣愛好情況的調研,組織成立籃球協會、足球協會、樂器協會等各種興趣協會,通過定期開展活動吸引更多的職工,在增強交流的同時加深同事間的友誼,營造和諧健康的工作、生活氛圍。
基層工會建設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完善的過程,是新形勢下發展的必然要求?;鶎庸M織要發揮群眾組織的作用,把廣大員工引導到為企業建功立業上來,推動企業不斷發展,為實現企業的中心任務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