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在企業操作流程的基礎上構建的,是日常基礎工作的業務、服務和管理準繩。制度的實施最能體現企業文化的特色,制度的實施是為了規范日常工作業務流程,抓好服務,做好管理工作。
為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公司的健康協調發展,公司制訂施行《職工績效考核方案》,進一步規范完善了分公司職工績效激勵機制。方案從工作完成情況、協作表現情況、出勤情況、年度述職評議、投訴情況及加分情況六個方面分別對職工進行考核。并根據考核評比得分情況,在下一周期按月發放相應等級的績效獎勵金(原有工資基礎上增加)。
對于績效激勵機制,筆者認為職工應該拍手贊成。通過方案實施,有利于我們打破 “平均主義”,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平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給予職工更寬廣的舞臺上展現自我。但在班組、職工代表集體協商進程中卻出現了不少“弦外之音”。有的憂慮方案實施后工資少拿,或怕給別人拉開收入差距;有的怕執行監督實施,得罪同事,要繼續維護自己“好人”形象;更有堅持封閉僵化的老路,否定考核方案。在制訂施行制度時,筆者總結歸納了幾點經驗,希望大家評批指正:
一、管理規章制度制定實施流程大致可以分九個階段。
編號 流程 說明和要求
1 立項 根據公司需要,提出制定、修改和完善公司內部相關管理規章制度的立項。
2 起草 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公司的實際情況,起草相關管理規章制度。
3 征集意見 通過公告、個別征求意見等方式向各部門乃至全體職工征集意見。
4 協商 經歸納,多數意見與管理規章制度草案某規定不一致時,承辦部門應當就該規定與各部門進行協商。
5 審核 會審制度的合理合法性、可操作性、規范性等。
6 簽發 對提交的制度審核、簽批、統一編號。
7 公布 公布制度,并組織學習、培訓,簽字確認。
8 備案 備案、歸檔。
9 施行 學習和了解公司制度,認真執行。
二、制訂施行制度遵循原則。
(一)堅持依據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的原則。
制度是企業管理的依據,是職工行為的準則,所以規章制度制定、建立必須遵循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一切違背國家法律、法規的規章制度都是無效的。因此,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不能超越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
(二)堅持從公司實際出發原則。
如:公司《黨(總)支部委員會換屆選舉管理制度》,統一規范了公司屬各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專項工作;《廣州市第二公共汽車公司信息化項目建設規范(試行)》,規范了公司信息化項目建設標準,確保了公司及公司屬各單位的信息化工作有序開展和良好銜接,減少信息孤島現象,加快企業現代化管理進程,提高了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制定的制度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根據本企業的規模、業務特點、行業類型、技術特性及管理溝通的需要等方面考慮,制度要體現企業特點,保證制度規范具有可行性、適用性,切忌不切全實。所以制訂施行制度時切不可照般或網上下載略改完事,它必須要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結合公司實際進行起草,立項。也只有結合日常工作中好經驗、好做法,堅持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改革創新精神建制,按規定的程序努力做好公司制度的立、改、廢工作,才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永葆生機的源泉。
(三)堅持民主集中制、集體協商為原則。
管理規章制度起草完畢,承辦部門應通過公告、個別征求意見等方式向各部門乃至全體職工征集意見。制訂施行制度要堅持民主集中制、集體協商為原則,要尊重職工的主體地位。組織會審制度時,我們必須要注意過程的合理合法性,可操作性、規范性等。當多數意見與管理規章制度草案某規定不一致時,承辦部門應當就該規定與各部門進行協商,直到問題得到解決,意見得到統一。這是平衡勞動關系雙方利益關系的重要機制,也是預防和化解勞動關系矛盾的有效途徑。
二、制訂施行制度必須解決負面行為。
(一)要讓職工理解制定、實施制度的重要性。
《孟子》的《離婁章句上》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一個國家的建設需要法律法規的維護,那么一個企業也需要制度來規范和約束。制度的實施不但為了規范日常工作業務流程,抓好服務,做好管理工作,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公司內部的溝通,有利于規范工作程序,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是工作質量保證的前提。在制度執行前,我們需要通過宣傳、會議等各種形式對準備施行的制度進行充分的宣講,要讓全體員工知道制定制度的背景、原因、意義、注意事項。當員工對準備施行的制度有充分了解,那么他們就是施行的制度最好倡導者、宣傳者、擁護者。
(二)要讓職工消除顧慮,注重個體差異并區別對待。
職工對制度表現是敏感的,是充滿顧慮的。上面提到,對于公司《職工績效考核方案》,有的憂慮方案實施后工資少拿、被別人拉開收入差距;有的怕監督實施,得罪同事,要繼續維護“好人”形象等等一些雜音及職工所體現出的顧慮。這就讓我們認識到制訂施行制度過程中,與職工溝通時一定要考慮到個體關注差異。對于考核方案,出發點就是要打破“平均主義”,給職工更寬廣的舞臺上展現自我。但“一杯茶水一支煙,上網淘寶QQ聊半天。”工作上得過且過,避重就輕,甚至對努力工作的同事看不習慣的大有人在。職工普遍顧慮“冒尖了”被認為“脫離群眾”,被嘲笑 “假積極”。在這氛圍下,想做好的職工都抱著巨大的思想負擔。
其實我們清楚知道每一名員工都希望自己的意見、想法被管理者重視;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力得到管理者的認可肯定。筆者覺得:“方案上只要我們站在職工位置上考慮、對公司負責,其實我們已經得到了大部分職工肯定與擁護。”這一過程我們不應該怕“雜聲”,它使我們更加清楚認識到企業內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員工個體上存在的差異。在制度實施緩沖期間,作為領導、管理者應當給職工更多的正面鼓勵,反面督促;要讓開拓者無悔,讓實干者無怨。我們要支持職工的工作,積極關心他們的進步,持久激發和保持員工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通過思想教育、競崗、輪崗等方式真正使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并逐步形成規矩,蔚成風氣,決不允許某些人以低能而居要職,以薄德而獲厚任,以無為而掠殊榮。當職工感覺到自己努力是被重視、被關注,被尊重的,那么工作就沒有顧慮。久而久之,職工工作作風,辦事氛圍就會得到有效轉變。
(三)制訂施行制度過程中要注重監督落實。
制度通過審核、簽批、統一編號,到公布實施,按要求組織職工完成培訓學習、簽字確認。很多人認為制度簽發后就意味著完事。但實際上制度簽發后,不能一紙空文而束之高閣,關鍵決定在于日常監督落實。對于“觸高壓線”的事和人,應當嚴格問責;對于變通執行制度,打擦邊球、鉆漏洞的行為,要及時制止;要敲響預警鐘,打好預防針,以強化監督為保障,讓職工自覺遵守制度。沒有監督,制度就成了不帶“電”的高壓線,只有加強監督,制度才有震懾力。制度畢竟只是一個機械的條文,制度只有堅持執行,才能達成組織目標,才能賦予制度“生命力”。
野臺唱戲、游擊作風可能得逞于一時一事,但決逃不出飽一頓饑一頓直至消亡的結局。企業的發展,必須要以制度建設為根本,堅持按規定的程序辦事。所以科學嚴謹的制度建設,是企業發展不竭動力,永葆生機的源泉。
作者簡介:湯泳倫(1984—),男,廣東清遠人,助理政工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