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有紅
摘 要:在組織競爭趨于白熱化的今天,人力資源已經成為組織最為重要的資源,是組織獲取競爭優勢的重中之重。而消費市場與勞動力市場之間卻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如何在二者之間尋找到契合點,使組織的人力資源配置能夠適應市場要求,達到最優狀態,是人力資源規劃編制研究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市場;人力資源;規劃編制
在我國經濟社會進入新常態的今天,企業組織的競爭日趨激烈,以人為本的理念已更多地浸入組織管理之中,人力資源已經成為組織最為重要的資源,是組織獲取競爭優勢的重中之重。中國有句俗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整個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人力資源規劃起著基礎性和指導性的作用,因此,組織要生存和發展,人力資源規劃是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
一、編制人力資源規劃的意義
人力資源規劃,也叫人力資源計劃,是系統評價人力資源需求,從而擬定一套措施,使組織穩定地擁有一定質量和必要數量的人力,求得人員需求量和人員擁有量之間在組織未來發展過程中的相互匹配,以實現包括個人利益在內的組織目標的活動。
人力資源規劃從產生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從現代工業組織產生以來,人力資源規劃就成為了一種管理活動。二十世紀初,人力資源規劃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生產工人,如何提高工人的生產效率是關注的熱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管理意識的改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對生產必須的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和生產性人才的必要性的認識,人力資源規劃工作的復雜性也隨之提高。經過六十年代的人才供求平衡的研究,到八十年代管理接班人計劃、精簡計劃、組織再造與兼并收購等方面的注重,人力資源規劃與組織戰略有效地結合起來,人力資源規劃的研究日益深入,對組織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具體說來人力資源規劃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人力資源規劃是組織發展戰略與運作之間的銜接點。組織的戰略規劃包含人力資源規劃、財務規劃、產品規劃、市場規劃等,人力資源規劃可以協助組織在財務目標、產出目標、產品結構、技術和資源需求等方面完成組織預期的目標。一般而言,組織在確定了業務發展計劃后,人力資源規劃人員幫助組織設計出切實可行的組織結構,并確定所需要的員工數量和種類,進而設計具體實施方案以達到實現組織戰略之目的。
二是人力資源規劃是協調組織人力資源需求與供給平衡的契合點。變化是市場不二的法則,組織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并得以發展,必須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做出敏捷的反應。對于一個動態組織來說,人力資源需求和供給的平衡不可能自動實現,因此就需要通過人力資源規劃的供求預測予以調整,甚至在變化之前及時制定出應變措施已達到消除差異實現平衡之目的。
三是人力資源規劃是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活動的起點。人力資源規劃是任何一個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得以成功實施的首要步驟之一。在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人力資源規劃不僅具有先導性和戰略性,而且在實施組織目標和規劃的過程中,還能夠不斷調整人力資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導其他各種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對人員的招聘選拔、報酬福利、教育培訓等各種活動的目標與實施做出具體而詳盡的安排,以實現系列人力資源管理效用之目的。
四是人力資源規劃是人力成本的降低點。雖然人力資源對組織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他在為組織創造價值的同時也給組織帶來了一定的成本開支。通過人力資源規劃,組織可以將員工的數量和質量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從而節省人工成本支出,實現人力資源理性管理之經濟目的。
五是人力資源規劃是員工生產動力的生長點。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和職業生涯發展規劃都是在人力資源規劃的協助下進行的。借助于合理的人力資源規劃,員工能有更多的機會預見到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前景,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有利于提升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的培訓,這樣會使員工滿意度增加,從而獲得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理想結果,比如較低的缺勤率和流動率,較少的工作事故和更高的工作質量等。
二、編制人力資源規劃的內容和方法
人力資源規劃根據時間長短,可以劃分為兩種,即戰略性人力資源規劃和戰術性人力資源規劃。戰略性人力資源規劃主要考慮的問題是人力資源管理的總體目標和配套政策,它從實現組織目標的角度出發,人力資源應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而且人力資源規劃與組織經營計劃相吻合,針對組織的各種戰略,諸如戰略性擴張及收縮、戰略性裁員、戰略性外包、戰略性重組、戰略性轉移等,制定相應的人力資源規劃,并有效地服務于組織戰略。戰術性人力資源規劃主要是為了當前發展需要,較多地考慮微觀因素,為達到組織戰術目的而制定的人力資源計劃,它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
崗位職務規劃:主要包括組織的結構設計、職位設置、職位描述和任職資格要求等內容,目的是解決組織定崗定編問題。要依據組織遠期近期目標,勞動生產率、技術設備工藝等狀況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工作標準與規范,進而制定定崗定編計劃。
人員配置規劃:主要包括組織中每個職務的人員數量、職務變動以及職務人員空缺等內容。具體由人力分配規劃、人員晉升規劃、調配規劃、招聘規劃、退休解聘規劃等組成。
人員補充規劃:該計劃目的在于使中長期崗位職務空缺能從質量和數量上得到合理補充,做好人員預測,從人員經驗、培訓、年齡等各方面適應要求。
教育培訓規劃:教育培訓規劃的目的是依據組織發展的需要,通過各種教育培訓手段,為組織培養當前和未來所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包括挑選現有員工進行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培訓,積極涉獵社會上稀缺、組織未來急需的人才等方面。
薪酬激勵規劃:該計劃是為了減少人才流動,提高員工士氣,改進員工工作績效,同時確保組織的人工成本不超過合理的支付限度。一般包括工作政策、激勵政策和福利政策等。
職業生涯規劃:一般包含個人層次和組織層次兩個層面。個人層次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個人為自己設計的成長、發展和不斷追求滿意的計劃。組織層次的職業規劃是指為了增強組織成員滿意感,而制定有關協調組織成員個人的成長與組織的發展相結合的計劃,它強調兩者的協調配合,在實現組織目的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
人力資源規劃的編制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步驟。一是編制人力資源規劃的分析階段,這一部分是編制人力資源規劃的前提,即對組織所處內外環境的分析。外部環境包括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政策法規等,內部環境包括組織戰略目標、主要經營活動以及現有人力資源狀況等。
二是人力資源供給需求的預測。需求預測主要進行人力資源數量、質量、結構方面的預測,即為達到組織戰略目的,需要多少數量員工,年齡、專業、教育程度、工作經驗等方面標準怎樣等。供給預測是指對組織現有人員狀況作出清晰了解,同時要考慮員工的辭職退休等變動因素。在此基礎上明確組織所處的人力資源供需狀況,即供大于求、供不應求、或供求相等,從結構數量等方面尋找供需均衡的契合點。
三是規劃的制定。即根據人力資源供需情況制定人力資源規劃,包含以上提到的崗位、配置、補充、培訓等各種規劃。需要注意的是,規劃的制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反復研討、調整,才能達到為實施組織戰略服務的目的。
四是人力資源規劃的評估。即對規劃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從是否達到目的,有何問題,原因在哪里等方面進行,并作出報告。
三、編制人力資源規劃應注意的問題
編制人力資源規劃,要注意如下問題,一是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并符合當地政府人力管理要求。二是要充分考慮到組織內外環境的發展變化,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預測并編制風險預案。三是切實保障規劃的有效性,以實現人力資源規劃在實現組織發展戰略和員工個人發展中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