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兵
摘 要:林樊家油田歷經20余年的開發,注采矛盾日益突顯,穩產難度逐年加大。面對出砂嚴重、油水流度比高、水淹加劇的開發現狀,濱南采油101隊以強化基礎管理為突破口,以精細注采管理為保障,轉變開發理念,創新管理模式,生產管理得到系統優化,開發指標持續提升,實現老油田開發的良性循環。
關鍵詞:出砂水驅油藏;基礎管理;井網完善;注采調整;細節控制
一、油藏基本概況
林樊家油田屬于濱南采油廠采油101隊管理,目前有8個開發單元,動用含油面積39.2平方千米,地質儲量3090萬噸,可采儲量490萬噸。主要含油層系為館陶組、孔店組,油層薄、埋藏淺、膠結疏松、出砂嚴重,是一典型的薄層、粉細砂巖、常規稠油油藏。目前開油井234口,日產液量3500噸,日產油量846噸,單井平均日產油3.9噸,累采油478萬噸;開注水井108口,日注水平2950立方米,累注水1124萬立方米,累注采比0.9,采出程度15.64%,采油速度1.07%。
二、開發存在問題
受河流相沉積影響,油田儲層非均質性強,滲透率極差大,歷經20余年的開發,目前已進入中高含水開發期,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老井遞減加大。
1.停產停注井多,井網完善程度差
2.籠統注水導致層間矛盾突出
3.現有管理模式不適應油田開發需要
三、治理對策
立足油藏系統規劃、管理方式創新,樹立“注采完善動起來、細節控制注下去、協調關系采出來、構建機制管上去”的DIPM開發管理理念,把強化深層次的基礎管理當作老區穩產的中心工作,實現向注采管理要產量、要效益、要水平的目標。
1.注采完善動起來,做大儲量動用文章
將注采井網的完善作為重點,通過實施油井轉注、水井更新、扶停產停注井等措施,致力于完善油田的靜態井網和動態井網,做好儲量動用文章。
1.1完善靜態井網,提高儲量控制程度。
1.2完善動態井網,提高儲量動用程度。
2.細節控制注下去,做細注水管理文章
圍繞“系統穩、配注準、注入嚴、受效勻”的工作思路,強化注水全過程控制管理,全面夯實油田注水基礎。
2.1致力于系統平穩,提高水井利用率。
立足“注足水,注好水”,采取“點上突破、線上升壓、面上穩定”做法,預防地層激動返吐砂。
在點上:圍繞“不超注”,配備精密小量程水表和自動調節流程,提高計量精度;圍繞“不欠注”,采取洗井降低油壓、酸化解堵、增壓注水,改善注水效果。在線上:強化注水流程管理、管線更新、柱塞泵升級,提高末端壓力。在面上:圍繞注水系統平穩運行,實施“三定三?!保憾〞r檢查設備運行狀況,確保設備零故障運行;定時進行資料錄取,確保大罐高水位(8米以上)運行;定時開展水質檢驗,確保水質清潔。今年來,林樊家油田因各種單井管線、流程穿孔、停泵等故障性造成壓力波動,比2013年減少150次,有效降低了水井出砂頻次。
2.2致力于精細注水,提高層段合格率。
樹立“每口水井都需分注,每口分注井都需細分”理念,在工藝上實施分層注水,管理上及時測調,充分挖掘井間、層間剩余油。
加大分注力度,提高水井分注率:在去年分注取得較好效果的基礎上,今年優選20個井組實施分層注水,分注率由8.7%提高到了26.9%,日增液197.3噸,日增油40.3噸,累計增油3562噸。及時實施測調,提高層段合格率:做好動態調配的同時,及時實施測調,全年測調6口井,層段合格率為93%。
2.3致力于科學調配,改善水驅效果。
以“五字注采調配法”(擴、調、提、控、穩 )為原則,實施水井調配,油井調參引效;平面分區,縱向分層,全方位控制水線方向,根據每個井組的開采特征,合理優化配注量和產液量。今年共實施調配31井次,對應83口油井保持了穩產,39口井見效明顯;油井參數優化15口(調沖次21口,泵升級4口,泵降級3口)。效果明顯井組13個, 日增油81.4噸,累增油3493噸。
通過注水全過程控制,水井開井數增加了22口,地層壓力由8.2MPa提高到8.4MPa,穩升型井組由75%提高到86%,為老油田的穩產提供了保障。
3.供排協調采出來,做好油井挖潛文章
“井網完善是基礎,注水管理是保障,科學開采是關鍵”,立足基礎工作,有針對性地為每一口井量身定制管理對策,做好油井挖潛文章。
3.1推行指標控制法,確保油井治理效益化。一是突破油井不出油再防砂的觀點,實施大修防砂的措施。二是轉變檢泵時機選擇觀念,恢復正常產能,提高泵效,實現效益最大化。
3.2加強工況分析管理,實現生產參數合理化。堅持周分析、月檢查、季考核,依據分區治理原則:對合理區油井實施治理邊緣穩住中心、對潛力區油井實施放大參數,對低效區實施降低參數,對于治理未見效的油井,進一步強化分析,合理優選開采
方式。
4.建章立制管上去,做強激勵約束文章
提高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提高管理的精髓所在,以職工提素為根本,通過完善制度和運行機制來規范地面管理,強化執行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4.1完善管理制度,推動注采管理標準化。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推進注采管理上水平的有力保障。13年以來,重新對注采管理制度和考核細則進行了修訂和完善,使注采管理走向標準化。
4.2 構建“一體化”油藏管理體系。
縱向上,構建分級承包體系,層層分解指標。建立“單井—井組—單元”目標值,做到指標到崗位、措施到單井、責任到個人。橫向上,構建油藏動態分析體系,油水井承包人每天對單井生產情況對比分析,班組每月開展井組、單井分析,形成預警、分析、對策、實施、跟蹤、再預警的管理網絡。
四、效果評價
通過強化基礎管理,實現了林樊家油田連續13年穩產、增產,老油田開發呈現良性循環,推動了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為薄層岀砂常規稠油水驅油藏的高效開發提供了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張琪.采油工程原理與設計. 2004.5
[2]戴啟德,黃玉杰.油田開發地質學.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