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浩?王紅
摘 要:電能計量是通過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聯合電能表按照規定的接線方式進行組合構成在線電能計量系統來實現的,文章重點就電氣計量自動化建設方案進行了闡述和探討,確保自動化交易系統與電氣企業相關系統實現很容易的交換對接,從而使數據互換以及電網規模擴展和軟件高級功能的擴展等功能易于實施。
關鍵詞:電氣計量;自動化;二次回路
在電氣化技術普及與廣泛應用的新時代里,電氣工程遇到的難題也在逐漸增多,出現了諸多影響電能計量可靠性與準確性的問題與因素。在電力事業中,電能計量發揮著杠桿的重要作用,其可靠準確性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各生產部門的經濟與社會效益。隨著社會各界用電的不斷增大,電能計量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在日益凸顯,因此需要不斷發展與完善電能計量與測驗技術,提升其穩定性,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計量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在電氣工程使用電子式計量表時,需要利用計量測試技術對其調試,解決諧波干擾造成的計量誤差。該技術通過人為方式對電子式計量表進行試驗測試,并對其進行經濟性等綜合評價,逐漸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電量計量系統,其滿足電力用戶的需求。在其設計中通常運用A/D形式采樣。A表進行采樣得到的數據,可以通過單片機進行計算處理得到電能量。而A/D電能表是分時間、分段對電能量進行計量。該方法比較適用于靜態功率環境下,但對電氣設備的諧波的抗干擾能力相對較低。而在實際生活中,設備出現諧波的量較大,對諧波抵抗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電量計量的精確程度。很顯然,簡單A/D模式根本無法適用于上述情況,于是出現了改進型的T型表。這種電能表采用了A/D采樣與“時分隔乘法器”相結合的方式,對功率采用時分隔方式進行連續測試,克服功率不平衡與諧波干擾造成的計量失誤情況的出現,實現電量計量的可靠性與精準性。之后利用A/D采樣,記錄無功電能與其他電力參數數據,保障有功電能測試的準確性,并且實現了多功能的擴展,但相應的計量測試成本也會相應增加。
2.電氣計量自動化實施意義
電氣計量自動化的實施改變了原始的人工抄表模式,避免了人工抄表造成的失誤,減少人力的投入,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同時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企業效益得以增加。自動化系統通過對電氣計量的實時數據采集,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及時發現客戶用電的異常情況,并進行預警,對運行異常以及計量異常提供初始信息,避免損失。電氣計量自動化建設能推進對數據應運的實用化進程,首先自動化系統通過公變數據決策應運系統,對公變采集數據進行設備異常分析,為配網改造提供決策依據;其次,通過對電量采集,為分線線損的實施計算分析提供基礎數據,以提高整體線損指標的控制能力,從而提高供電質量;最后,通過系統的實時采集和交互能力的研究,為客戶提供完善的用電信息數據支持。
3.電氣計量自動化建設要點分析
3.1應用軟件技術方案
應用軟件包括負荷管理系統、低壓集抄系統、配變電計量檢測系統、地區電能計量遙測系統等,這些軟件的開發,必須以數據系統的開放性和可擴展性為前提條件,從而實現電量采集和數據可靠性編輯、計算、分析等功能。數據采集工作站通過計量自動化系統之間的數據通訊,實現電能數據的自動周期采集和儲存,并支持當地緩存,保證數據不丟失。采集的電能量數據傳輸到歷史數據庫,通過對相關數據定義管理,實現數據轉存、計算處理,并為數據訪問提供服務。
3.2數據交換技術方案
數據通信和開放系統的發展對數據交換技術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電氣系統數據交換技術實現相互無縫銜接。公共信息模型已經進入實際應用階段,國內已有多個電氣企業基于公共信息模型實現了數據交換技術系統間的接口和應用開發,從而實現與營銷系統、國家地理信息系統等接口的統一,真正實現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數據交換技術的開放性和準確性,靈活實現設備檔案和客戶檔案等數據的統一存儲和管理。
3.3系統軟硬件平臺方案
電氣計量自動化建設的系統軟硬件方案包括服務器系統,存儲系統和系統軟件等,系統應支持和遵循國際公共技術標準,最大程度發揮應用系統的穩定性和正常連續的運行。硬件平臺整體體系包括主機及存儲系統,它是為響應的系統或業務系統服務,根據電氣計量自動化的應用情況,主機系統規劃又分為數據庫服務規劃、綜合應用服務規劃、業務應用服務器規劃、采集服務器規劃、光纖交換機規劃、光纖陣列規劃。由于各地電氣企業的規模不盡相同,使各地供電系統現有的服務器情況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各項規劃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按照配置要求進行設計。
3.4數據庫平臺選擇實施方案
數據庫平臺軟件是電氣自動化計量方案實施的數據支持核心,因此,數據庫系統應支持多種硬件及其操作系統,如支持HP、SUN、IBM等,并且支持多 CPU系統,支持主流開發工具,支持多種語言,如中英文、日文、法文等,支持通用編碼格式,支持 GB2312-80 字符集,支持大數據量數據表的表分區技術,支持自動化的動態數據庫空間管理,支持數據結構跨平臺及數據結構的在線調整,支持在開放硬件平臺上實現共享磁盤陣列的雙機熱備模式,支持分布式操作系統所需的技術,可以實現透明的分布式查詢,支持客戶定制數據庫的管理功能,支持數據庫性能參數的動態調整和基于成本的優化機制,持數據庫的遠程容災技術,可以實現災難情況下的數據庫任務快速切換和數據快速恢復。
4.結束語
不同企業的電氣營銷系統今后可以基于公共信息模型實現互操作,因此在計量自動化系統公共信息模型的基礎上,制定統一的編碼體系,保證數據庫的數據編碼統一,實現計量自動化系統內部和外部的數據交換。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數據交換技術可充分應用EMS系統和電氣營銷系統,采用電網模型和客戶模型作為數據交換標準,使二者結合,得到自動化系統的公共信息模型。
參考文獻 :
[1]盧黎明.企業信息接入P實時數據庫的實現及應用[J].企業文化.2013
[2]丁巧林.配電網CIM綜合模型的構建與應用[J].繼電器.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