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下,政治格局穩定,經濟水平快速發展的今天,文化建設成了黨和國家日益關注的焦點,廣大人民群眾也從只關心溫飽問題到更加注重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文化建設是時代進步的潮流,其間有可喜的變化,當然也不可回避地存在令人擔憂的方面,那么怎樣正確地進行文化建設成了我們每個人思考的對象。
關鍵詞:什么是文化建設;文化建設的意義;文化建設的喜與憂;怎樣進行文化建設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它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一、文化建設的意義
(一)文化與經濟日益交融
一方面,在經濟發展中,隨著第二三產業的快速增長,整個經濟市場對人才的需要已經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變,企業對應聘者的技能,學歷也越來越看中了。由此可見,文化與經濟日益交融,科學技術的作用在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重要了,提高勞動者素質在經濟發展中也越來越重要了。
另一方面,文化產業,文化消費,文化生產力在經濟總格局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了。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享受,因此,像電影市場,旅游觀光也等文化產業興起,大大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二)文化與政治日益交融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國家的政治生活需要人民群眾的參與。因此公民的文化素養,對整個國家的民主、法制建設越來越重要。
當今社會,國際交流越來越密切,國與國之間的文化碰撞也日趨激烈,每個公民都得警惕文化滲透和文化侵略。反對文化霸權主義斗爭,成了當代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
(三)文化與綜合國力交融
在綜合國力競爭激勵的今天,文化越來越來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于弱勢地位的發展中國家,不僅受到經濟上的考驗,而且受到文化上的考驗。加強文化建設是提高我國國家地位的大勢所趨。
(四)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變成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也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一個國家只有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真正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文化建設的喜與憂
(一)喜的表現
隨著文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蓬勃發展,各種文化活動的舉辦,不論是學校的各類社團,小區里的各種文藝晚會,還是一些公益活動,都充實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傳播了科學文化知識,使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價值觀念,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大眾傳媒的發展也引導了人們的消費觀念,推動了生產的發展。
(二)憂的表現
文化建設在取得可喜表現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令人憂慮的一面。由于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大眾傳媒的商業性,市場不斷銷售品味低下的文化產品,以荒誕、庸俗的內容迎合低俗趣味,不負責任地傳播“緋聞軼事”。
三、正確進行文化建設
(一)文化事業,文化企業
對于文化事業和文化企業,我們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同時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
(二)個人的文化建設
在倡導文化建設的今天,每個公民都應該加強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修養,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不僅要求青少年以及人民群眾自覺地接受教育和培訓來提升自己,同時也需要國家和社會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社會的文化建設
我國長期處于封建社會,封建思想殘余和舊的習慣勢力根深蒂固,導致我國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所以進行文化建設,我們必須弘揚主旋律,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同時也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既要發揚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又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又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精赤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在國家的發展進程中,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固然重要,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而文化是政治經濟的反映,文化帶來的效益也是不可忽視的。現在,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建設,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不論是個人還是整個社會,都得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加強文化建設,為文化建設出自己的一份力,使我們的國家更強更大!
參考文獻:
[1]賈明建. 關于當代和諧文化建設的若干思考[J].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012(06) .
作者簡介:韓歡,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法商學院會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