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亮
福建省三明市公務員局系列腐敗案又一次印證了不受制約和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的道理,同時,也提醒我們堅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現實緊迫性。而對案件當事人分管領導和所在單位派駐紀檢組原組長的處理也表明,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絕不是紙老虎、稻草人。
說到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有的黨委根本沒有當成分內之事,以為開個會、講個話就萬事大吉了;有的疏于教育、管理和監督,放任一些黨員干部滑向腐敗深淵;有的但凡涉及黨風廉政建設,就直接交給紀委書記或者紀檢組長。
黨委(黨組)不重視、裝糊涂,一些紀委(紀檢組)的腰板就硬不起來,監督也就淪為形式。可如果黨委、紀委都不當回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還怎么抓,反腐敗成效怎么體現?
就三明市公務員局系列腐敗案而言,如果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都真正落到實處,何至于讓腐敗分子囂張那么長時間、造成那么大危害?
面對事關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各級黨委特別是主要負責人必須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嚴重失職的意識,切實解決好不想抓、不會抓、不敢抓的問題,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各級紀委作為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必須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督促檢查相關部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任務,經常進行檢查監督,嚴肅查處腐敗問題,集中精力抓好執紀監督主業。
對那些因為領導不力、不抓不管而導致不正之風長期滋長蔓延,或者出現重大腐敗問題而不制止、不查處、不報告的,無論是黨委還是紀委,只要有責任,都必須嚴格追究,并對典型案例進行通報,切實增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威懾力。
能不能落實好“兩個責任”,對于一個地方、一個部門和黨員干部而言往往意味著“兩重天”,是該選擇“清風正氣”還是“烏煙瘴氣”,答案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