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燕(山西金融職業學院 社科部,山西 太原 030008)
如何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實效性
郭海燕
(山西金融職業學院 社科部,山西 太原030008)
摘要:“概論”課面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文章認為提高“概論”課的實效性,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明確“概論”課的特點;進一步豐富“概論”課教學內容;精選案例,提高案例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中注意課堂氛圍的營造,進行情感滲透;培養學生關注國際、國內大事,社會的熱點問題;強化實踐教學。
關鍵詞:“概論”課教學內容教學實效性提高對策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是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大學生,教育和引導大學生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系的觀點正確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規律和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目前“概論”課面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從國際形勢看,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從國內形勢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當今世界錯綜復雜的形勢,把握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增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是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提高“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主要對策如下:
要提高“概論”課教學的實效性,教師首先要明確“概論”課的特點。“概論”課的主要特點有:理論性更強,課程要求更高和課程目標更遠。理論性更強指“概論”課涉及整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知識體系;課程要求更高指“概論”課要求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化為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將黨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變成大學生的內在意志和自覺行動,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大學生,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我國國情和改革發展現實問題,促進大學生提高政治鑒別力和增強政治敏銳性,培養高素質人才。課程目標更遠指“概論”課特別突出其政治社會化功能和政治警戒功能,即解決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的問題,它所要培養的能力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動手和動腦能力。
中宣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四年制本科的課程設置,對專科層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設置沒有明確規定。目前本科院校一般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茖W校主要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職院校的“概論”課在教學內容上要進行豐富。
1.教學內容要體現歷史性:嵌入中國近現代史的有關內容。
為幫助高職院校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這一主線,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一主題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點,高職院?!案耪摗闭n教學內容要嵌入1840年以來中國人民對兩大國情的歷史認識過程,對兩條道路的歷史選擇,以及1921年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成長發展歷史過程。兩大國情具體指: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和中國現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兩條道路具體指:中國近代為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義道路,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教學內容增加這些歷史史實,既符合高職院校學生感性認識強的思維特點,又避免了抽象空洞理論的講解。
2.教學內容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體現時代性,貼近社會的實際。
教學既不能就事論事又不能簡單迎合,而是要切中問題、講究道理、發揮真理的力量和邏輯的力量,這個叫理論聯系實際。對社會熱點和理論熱點的呼應,是用辯證的理論思維、科學的理論思維和正確的價值導向回應這些問題,對學生提高自己的思想熱點實際上是提供一種間接幫助,而不是提供一種具體方案。大學生是思維最活躍,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體。他們關注社會現實,對社會的一些熱點問題,有自己的認識和思考,而有些認識是不正確的,需要教師進行引導。
“概論”課是一門時代性非常強的課程。在教學內容上,要與時俱進,緊密聯系社會際。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在課堂上就給學生講解有關中國夢的內容,使學生明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夢,鼓勵學生有自己的青春夢,勤奮學習,掌握知識和本領,將來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3.教學內容要貼近學生的實際。
在教學中,不能一味地講理論。如講《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精髓》一章,不僅讓學生明確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精髓是實事求是,而且要聯系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量體裁衣,量力而行,確定自己的目標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等等。要講誠信,例如在與別人交往時要真誠,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盡力完成。在就業中要誠實,制作簡歷要實事求是,不要夸大事實,弄虛作假,和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后,要遵守合同,不要隨意撕毀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從而影響學校聲譽。
案例教學以其貼近實際,形象的特點已經基本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要提高案例教學的實效性,必須精選案例。要從社會現實中,從學生的實際中選擇案例。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片、視頻、音頻、歌曲和散文等形式增強教學實效性,使學生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讓學生觀看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百年小平》,《少年中國》等視頻,講《社會主義改革》,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講《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朗誦余光中的散文《鄉愁》,等等。這樣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情感滲透,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可以在課堂上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講國際和國內新聞,講社會熱點問題,使學生關注世界和國家的發展。
實踐教學對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具有很大作用。要提高“概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就要強化實踐教學。實踐教學主要包括課堂實踐和課外實踐。
1.課堂實踐。
在課堂實踐中,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課堂實踐主要采取的形式如下:
(1)學生講課
教師可以選擇教材中一到兩章的內容,讓學生備課、講課,聽課的學生進行評課。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使學生從教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學習方法。在章的內容的選擇上要注意不能選理論性很強的,因為會超出學生的理解能力,起不到作用。
(2)課堂討論
教師要多注意關注社會現實和大學生的實際,結合教學內容搜集一些案例。也可以讓學生搜集資料,找一些案例,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案例。通過學生討論,分析這些案例,認真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出現象背后的根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案例教學法,通過真實的事件分析,使教學貼近社會實際,貼近大學生實際,其教育內容容易被大學生接受。
(3)辯論
精心選擇辯題,辯題事先向學生安排。在課堂上組織好辯論,辯論結束時,教師進行點評,點評要到位。在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一章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衣冠不整者能否上公交車”的辯論等。
(4)主題演講
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主題演講,題目可以為 “我的青春夢”、“科學發展觀”和“改革開放30年家鄉的巨變”等。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在準備演講的過程中搜集資料,加深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理解,而且可以進一步關注社會的發展。
2.課外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教師可以進行課外實踐,帶領大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親身感觸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輝煌成果,課外實踐主要有社會調研和組織參觀。在寒暑假,教師可以和學生所在的分團委聯合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研。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社會調查的參考題目,讓學生進行選擇,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定調查題目進行社會調研,撰寫社會調查報告。學生在社會調研的過程中,可以真實地接觸社會,更深刻地了解社會,獲得更多感性認識,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的一些知名企業和新農村進行參觀。
參考文獻:
[1]章尚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改革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34).
[2]柳禮泉,黃艷.加強教學研究與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6).
[3]何紹銘.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的完善—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