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蓮(南昌工程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9)
語篇銜接機制在IELTS聽力課程中的應用
鄭紅蓮
(南昌工程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江西 南昌330099)
摘要:根據IELTS聽力測試的特點,考生只有通過有效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才能快速提高IELTS聽力水平。本文依據語篇銜接理論,從分析IELTS聽力測試任務的特點入手,探討語篇銜接機制應用于IELTS聽力教學的具體方法和實施效果。
關鍵詞:語篇IELTS聽力測試語篇銜接機制
雅思考試(IELTS)由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外語考試部、英國文化協會及IDP教育集團共同管理,是一種針對考生英語能力,為打算到使用英語的國家學習、工作或定居的人們設置的英語水平考試。它能較準確地測評考生真實的英語溝通能力,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語言學家、語言測試專家、語言教師和各主要英語國家的大學和移民局最為推崇和信賴的一種英語語言能力測試。雅思考試具有實用性和學術性,分學術類(A類)和培訓類(G類)兩種,分別針對申請留學的學生和計劃在英語語言國家參加工作或移民的人士。考試分聽、說、讀、寫四個部分,總分9分。截至2014年,全球已有超過170個國家8,000余所院校機構、政府部門和職業機構認可雅思成績。而且每年有150多萬人通過參加雅思考試申請到海外留學或獲取求職應聘的機會。為了滿足考生出國留學需求,目前大部分高校國際學院都針對雅思考試特點,按照聽、說、讀、寫四大類開設A類雅思課程教學或培訓。其中IELTS聽力測試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由10題組成,共40題,所有語言材料均來自真實場景。IELTS聽力測試屬于任務型測試,其目的是考查考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對英語的使用能力和理解能力。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和記錄特定的事實性信息、理解涉及語義猜測的對話、特定的信息、態度、發言者的看法和學術論證等。與傳統聽力測試相比,IELTS聽力測試具有以下特點:首先,所有材料只聽一遍,考生必須邊聽邊答題;其次,聽力材料取材廣泛,內容多樣;再次,考試題型復雜,難度遞增;最后,聽力材料口音呈國際化趨勢,對只熟悉英國標準語音的考生具有難度。根據IELTS聽力測試的特點,考生只有通過有效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才能快速提高IELTS聽力水平。
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對學生英語聽力理解能力的研究主要側重于策略方面的分析 (如Field 1998;Vandergrift 1999;何祖佳,2005),語篇的銜接機制經常被忽視,特別是相關的實證研究開展得很少。譚麗花老師曾對惠州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聽力測試中的銜接機制運用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對學生進行一段時期的銜接意識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作為高校長期擔任IELTS聽力課程的教師,筆者將依據語篇銜接理論,探討語篇銜接機制應用于IELTS聽力教學的具體方法和實施效果。
在語篇分析領域,Halliday和Hasan的《英語的銜接》(Cohesion in English,1976)一書首次提出“語篇銜接”的概念、銜接的基本理論框架及其在語篇中的具體體現。Halliday和Hasan認為語篇的銜接可以由指代成分 (包括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和比較成分)、語法結構的省略和替代、連詞和連接成分及詞匯實現,并且由這些成分組成的銜接關系被分別稱為指稱、省略和替代、連接和詞匯銜接。任何語篇都是一定語境的產物,句子之間有一定的邏輯聯系、語義關聯和內容連貫。在語言交際中,信息傳遞者為了保證交流的順利進行,總是最大限度地保持語篇的連貫性,信息接收者則以語篇的連貫性理解話語。在語篇形成過程中,交際者可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銜接手段,以加強語篇的連貫性,并使語篇接收者付出較少的認知努力。此后,許多學者對語篇銜接理論及其機制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如McCarthy討論過如何在語言教學中應用銜接理論,另一些學者 (如Carrell1982;Hinkel2001;Siddharthan 2006)調查了英語本族語者和非英語本族語者的銜接機制運用情況。隨著國內外學者對語篇銜接的深入研究,銜接理論逐步發展與完善,銜接機制的范圍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展(張喜榮,2009)。中國學者(胡壯麟,1994;張德祿,1993,2001,2005;朱永生,1995)結合漢語的特點,指出了語篇銜接對語言分析的重要功能和貢獻,并提出了應從語音、語法、語境、語義等多層次考察語篇銜接。
IELTS聽力測試問題的設計主要是針對交際語篇的主旨信息及重要事實和細節,IELTS聽力題型與語篇交際內容密切相關。例如在IELTS聽力測試中經常出現針對課程講座或專題報告,設計筆記填充(Notes Taking)或簡答題(ShortAnswer Questions)任務;針對報到注冊、辦理讀書證或加入俱樂部等設計表格填寫(Form Filling)任務;針對服務信息介紹設計多項選擇(Multiple Choice)、地圖位置匹配(Matching)等關鍵信息確認任務等。語篇銜接手段的分類受功能、角度、層次等影響,就IELTS聽力語篇而言,對完成IELTS聽力測試任務和回答問題最有效的銜接機制包括語音語調銜接、詞匯銜接(復現效應與同現效應)、語法銜接(指稱照應和邏輯聯系語)三種。
2.1IELTS聽力語篇的語音語調銜接機制
在IELTS聽力語篇中,重音、重讀、語調和語氣變化等聲律特征是識辨表達者意圖的重要信號。在很多情景中,重要的信息經常會以重音、語氣變化的形式特別表征。在聽力訓練中,教師應培養學生重點理解、揣摩和適應英語語音的特點和規律,對上下文語境中的詞語重音、邏輯重音、語調和語氣變化形成自然刺激反應,有效識別任務所需信息的位置。所以當IELTS語篇中的某一詞匯被說話者特別重讀,就意味著該詞匯傳遞的信息是需要凸顯的。IELTS聽力語篇中重讀、重音、語調和語氣都具有預測關鍵信息的作用,尤其是IELTS聽力測試中Section 3和Section 4兩個部分,聽力材料內容較多,信息量龐大,學生應特別注意重讀、重音、語調變化等現象。例如降調常常表示表達者只是對事實作出陳述或傳達命令,升調則表示表達者不確定或懷疑。
2.2IELTS聽力語篇的詞匯銜接機制
詞匯銜接機制是指在語篇中定位具有銜接關系的詞匯,如通過詞語的重復、同義、反義、上下義、互補及整體與部分等關系,使語篇獲得意義連貫。詞匯銜接關系一般分為兩大類:復現效應和同現效應。
2.2.1IELTS聽力詞匯的復現效應
詞匯的復現效應是指某詞以原詞、同義詞、近義詞、上義詞或下義詞或其他形式重復出現在語篇中,從而達到句子之間的相互銜接。研究表明,聽者對有復現效應的詞匯反應更快,例如聽到beautiful一詞后,再聽charming比再聽stupid的反應時間更短。根據認知語義學理論,語義相關聯的詞匯能在大腦中自然形成心理語義網絡,在語境中能被迅速激活,進行語言加工。通過詞匯聯想法,學生可以有效地進行發散性思維,進行同義信息轉換,從而快速有效地理解語篇。在IELTS聽力語篇中,大概有80%的題目都存在詞匯釋義、同義信息轉換、反義詞或上下義的復現關系,而IELTS聽力的多項選擇、匹配題也都屬于詞匯復現理解。IELTS聽力問題的關鍵詞在語篇中常常以不同的表達方式出現,而且重要信息和問題的答案都會反復強調。
2.2.2ILETS聽力詞匯的同現效應
在IELTS語篇中,涉及不同的話題都有固定的不同的詞匯。詞匯的同現效應就是詞匯共同出現的傾向性。某些詞匯只在特定的話題中出現,而在其他話題中出現得很少甚至不出現,這種詞的同現效應與語篇語境有密切關系,有助于推斷和建立語篇的主旨,進而預測上下文內容。例如一個包含以下詞匯的語段:high school,graduates,education,colleges,universities,bachelor’sdegree,master’sdegree,doctor’s degree,從這些詞匯可以推斷出語篇與教育有關,對相關詞匯的掌握,有利于對語篇整體內容的把握。認知語言學相關研究表明,處于同現關系的詞匯具有相互啟動及激活的作用,如sugar能促進同現效應目標詞chocolate的提取。根據認知語言學圖示理論,兩個詞之間的心理距離越短,激活越迅速。
2.3IELTS聽力語篇的語法銜接機制
運用指稱照應和邏輯聯系語分析語篇意義是語法銜接機制的兩個主要手段。指稱照應是指用代詞等語法手段來表示語義銜接關系,主要分為人稱照應、指示照應和比較照應三類。語篇邏輯聯系語根據功能分為六大類:列舉或增補關系、轉折或對比關系、順序或序列關系、解釋或強調關系、歸納或結論性關系、因果關系。
用于人稱照應的主要是第三人稱代詞(they,he,she,them,him,her,it)、形容詞性物主代詞(your,his,her,their,my等)和名詞性物主代詞(yours,mine,his,hers,theirs,its等)。指示代詞(this,that,these,those)、定冠詞the和指示副詞(here,there,now,then等)用于表示指示照應。比較照應是運用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形式,以及其他表示比較意義的詞語,如:same,so,as equal,such,similar,different,other,likewise,等等。
在 “Marygetsagiftfrom her friend.Bob receivesasimilarone.”這兩個句子中,第一句是理解第二句的基礎,“agift”是“similar”的照應對象,“similarone”的意義基礎是第一個句子。
在聽力語篇中,人們常用列舉或增補關系的詞匯表示后面的內容是對前面內容的重復或類似的陳述或對信息的增補,如also,too,both,and,moreover,besides,furthermore,together,likewise,like,such as,for example,in addition,as well as,等等。表示轉折或對比關系的詞匯則提示有新信息或內容發生變化,包括although,despite,however,nevertheless,instead,otherwise,though,whereas,while,but,as amatter of fact,in contrast,by contrast,on the other hand,等等。表示順序或序列關系的邏輯聯系詞語提示事情發展的順序,如辦事程序和指示方向等,有after,before,finally,first,second,then,third,next,between,subsequently,meanwhile,previously,turn right,lastbutnot the least,等等。表示解釋或強調關系的詞匯,如actually,equally,especially,specially,namely,in particularly,that is,in otherwords,Imean,等等。表示歸納或結論性的詞匯常常出現在語篇的結尾部分,表示交際者即將對前面已敘述的內容做出歸納和總結。表示歸納或總結性關系的詞匯有accordingly,altogether,consequently,finally,thus,overall,tosum up,to summarize,in aword,on thewhole,等等。最后一類是表示因果關系的詞匯,用于解釋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如as,because,consequently,since,so,thus,therefore,as a result,等等。
2014年3月至7月期間,筆者在IELTS聽力課堂中采用語篇分析、銜接理論導入、常見語用銜接失誤分析、專門銜接知識聽力訓練、任務評價和反饋五個步驟,實施聽力銜接手段教學和訓練。通過運用信息結構銜接、詞匯銜接、語法銜接、語音語調銜接等語篇銜接機制,培養學生的語篇銜接意識。筆者發現經過一學期的聽力教學訓練,學生完成IELTS聽力任務的能力得到改善,IELTS聽力部分的失誤率有所降低,73%的學生反映語篇銜接機制提高了預測下文和判斷任務焦點的能力。同時,借助語篇銜接機制,學生能夠掌握交際語篇的生成規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帶動雅思其他課程,如口語、寫作、閱讀等課程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若妤.劍橋雅思聽力精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2]譚麗花.中國學生運用英語聽力篇章銜接機制的實證研究[J].現代外語,2010(4).
[3]李元科.語篇中的銜接和語篇主旨大意的關系[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
[4]史鐵強,安利.語篇語言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5]王曉燕.72小時征服雅思聽力[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
[6]肖凌猛,黃洪玲.英語聽力語篇的連貫與銜接[J].外語電化教學,2002(6).
[7]安靜,韓曉惠.新聞聽力中的語篇銜接機制[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
[8]陳金蓮,張彬.試析語篇的銜接與連貫在外語聽力教學中的作用[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