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巧紅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畜牧獸醫站 810700
冬季產蛋雞的飼養管理
茹巧紅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畜牧獸醫站810700
冬季由于氣溫下降,沒有足夠保暖條件的雞舍,產蛋將下降或停止產蛋,但是只要雞舍溫度保持在10℃以上,加強冬季的飼養管理,蛋雞不但可以產蛋,而且可以穩產高產。主要的技術措施有以下幾點。
保持雞舍的適宜溫度,是冬季蛋雞能夠正常產蛋的首要條件。最適宜產蛋的雞舍溫度為18~25℃,因為在這一溫度水平下,雞的產蛋水平與飼料效率都是最高的。雞為了維持體溫,額外攝取飼料就要增加產蛋雞的飼養成本。冬季雞舍溫度要盡量保持在10℃以上,在雞舍四周設置防風障,門窗上加蓋塑料布,堵塞墻壁漏縫,防止雞舍進“賊風”。
光照對產蛋雞的影響很大,光照不但是蛋雞保持清醒、正常運動和采食的必要條件,而且可刺激腦垂體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加快卵子的生成。引起垂體和卵生產最高刺激光照時間的最低需要量為14小時,一般籠養蛋雞的光照時間為16~17小時。冬季晝短夜長,需要根據日照時間的長短補充光照,冬季的光照時間比夏、秋季要延長0.5~1小時。如早上5點開燈、到晚上21點開燈,則不管日照時間長短變化,總是保持固定的開閉燈時間,這樣更利于保持較高的產蛋水平。
冬季氣溫低,蛋雞自身消耗能量增加,蛋雞為了維持體溫和正常產蛋,需要從飼料中采食補給。因此,冬季配方需要增加維生素、礦物質和高蛋白能量飼料的配比,以增強蛋雞的抗寒能力。可增加飼喂次數以促使蛋雞多采食,冬季喂料應少喂勤添,每天喂料不少于4次。
冬季為了保溫而門窗密閉,雞呼出的氣體和排出的雞糞清理不及時,雞舍內的相對濕度過大,致使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含量升高,造成產蛋雞體質差,部分雞出現輕微的中毒癥狀,雞群產蛋率下降,死淘率上升。因此冬季雞舍必須保持足夠的通風量,使相對濕度控制在75%以下。通風與保溫是矛盾的,但是為了保持雞群的健康體質,不致影響后期的產蛋水平,寧可溫度低一些使產蛋量暫時受點影響,也要使雞舍環境達到衛生標準,以保持雞群體質,保證后期的生產和保障養雞的經濟效益。
冬季由于多數病原微生物活動減少,所以疫病的流行相對減少,但是防病仍不可忽視。特別要注意初冬和冬末,由于氣候多變,要注意觀察呼吸道狀況,還需每周夜查雞舍1~2次。查時先關風機,不打手電、不開燈,輕手輕腳,靜聽雞群中有無甩鼻、啰音、咳嗽和噴嚏等呼吸道疾病癥狀,如果有應馬上挑出,隔離治療,防止蔓延。冬季還應該注意各種營養缺乏癥,及時補充所缺失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