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輝
(青海省西寧市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產科 青海 西寧 810001)
先兆早產指的就是孕周在28-37周之間,發生陰道出血、腰腹酸痛等癥狀[1]。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治療與護理,就會出現早產現象,威脅母嬰安全。同時,先兆早產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焦慮情緒對先兆早產病情的影響較為重大,需要予以疏導。為此,加強先兆早產孕婦的護理是非常必要的手段,能夠有效提高母嬰的安全性。
對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64例先兆早產孕婦的護理資料進行分析,隨機分為A1組、A2組,每組32例。64例孕婦中,年齡在22-3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4±1.9)歲;孕周在28-37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2.4±2.4)周;初產婦59例,經產婦5例。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A1組給予常規護理:①確保病房安靜、整潔、舒適,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叮囑孕婦臥床休息,并且最好保持左側臥位;②幫助孕婦更換衣物,處理大小便;③控制探訪人數,確保孕婦具有足夠的睡眠;④向孕婦講述病情,緩解孕婦的心理壓力,逐漸穩定孕婦的情緒,保持積極的治療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介紹一些成功病例,消除孕婦的焦慮、恐懼心理,讓孕婦有信心治愈。⑤指導孕婦合理飲食,加強營養均衡,以清淡食物為主,多食用一些蔬菜水果,避免出現便秘;同時禁止食用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忌煙酒等。
A2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護理:①護理前評估。對患者病情、焦慮情緒、文化層次等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的病情發展、焦慮原因,明確患者的個性化差異,進而選擇恰當的溝通方式。在溝通中,一定要積極主動,了解孕婦的生理、心理狀況,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孕婦的信任,進而更好的配合治療;②制定護理方案。個性化護理與常規護理的差異,就是針對不同個體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在實際操作中,通過查房,確定患者信息的準確,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對提高護理連續性有著積極意義。③飲食護理。根據孕婦的個人口味,制定個性化的食譜,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孕婦的個人需求,還可以緩解孕婦的病情;
比較兩組孕婦住院7天后的焦慮評分與護理效果。焦慮評分判定[2]:利用漢密頓焦慮量表對孕婦住院7天后的焦慮情況進行評分,嚴重焦慮>29分,明顯焦慮>21分,輕度焦慮>14分,可能焦慮>7分,無焦慮<6分。護理效果判定[3]:治愈,孕婦陰道不出血,不存在腰腹酸痛現象;有效,孕婦陰道不出血,不存在腰酸現象,偶有腹痛;無效,孕婦陰道伴有出血現象,同時伴有腰腹酸痛。
運用SPSS18.0軟件對研究數據予以統計分析,計量資料表示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n/%),進行卡方檢驗,對比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之后,A1組孕婦的焦慮評分為(11.4±2.4)分,A2組孕婦的焦慮評分為(15.4±2.9)分,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A1組孕婦治愈24例,有效6例,無效2例,護理效果為93.8%,A2組孕婦治愈11例,有效12例,無效9例,護理效果為71.9%,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先兆早產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尤其是各種心理因素能夠誘發或者加重病癥,導致先兆早產的因素主要包括[4]:①缺乏對疾病知識的了解,使孕婦產生擔憂情緒;②家庭經濟水平與社會關系對孕婦的影響;③孕婦太過焦慮;④生殖泌尿系統功能障礙。并且先兆早產孕婦非常容易出現焦慮情緒,如擔心胎兒出現問題,導致其產生恐懼心理,致使病情加重。此時,可以通過個性化護理,對孕婦進行心理、飲食等方面的護理,為孕婦創造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保持良好的治療心態,進而確保孕婦順利生產,保證母嬰安全[5]。
總而言之,在先兆早產護理中應用個性化護理,能夠有效降低孕婦的焦慮程度,提高孕婦的護理效果,改善孕婦的生存質量,是一種值得廣泛應用的護理方法。
[1]王瑞,張瑜,邵東芳,等.先兆早產保胎期間孕婦的心理特征和護理措施[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4,39(07):970-972.
[2]徐芳萍.個性化護理在先兆早產護理中的意義(附60例報告)[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33(05):767 -768.
[3]陳慧.胎膜早破并先兆早產護理體會[A].2012全國婦產科新技術、新理論進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2:201-202.
[4]邱燕平,陳偉月,余勇妙,等.先兆早產患者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16(19):2420-2422.
[5] 許紅文.先兆早產的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刊,2010,37(0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