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昀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4)
中外設計專業職業教育模式比較研究——以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和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王 昀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4)
選取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和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中外高職院校的代表,對比設計專業職業教育模式,無論是從教學方法、教學理念,還是課程內容、校企合作模式來看,兩地間都存在一些共同點,當然也會有所不同。從教學理念、課程設置及內容兩方面來進行比較分析,總結兩地在該領取教育實踐的經驗,以期為湖南省高職院校設計專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設計教育;高職院校;教學模式;培養目標
2014年2月26號,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并闡述了發展職業教育的重大意義。同年3月,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談到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時提到,中國高等教育將發生革命性調整,將有600多所本科院校轉做職業教育,在培養模式上淡化學科,強化專業,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
當時代賦予中國職業教育新的改革發展的目標和內涵,如何完成好這道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課題,中國的職業教育又該何去何從,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深刻命題。而其中因為與傳統工藝美術教育的相混同,使得對職業院校設計專業教育模式的探尋顯得尤為重要。
在湖南,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高職(??疲┰盒?5所,在校生多達15.56萬人。在現有的各高職院校中,設計專業的開設比例是相當可觀的,一是因為專業的市場需求較大,就業形勢較好;二來設計專業本身屬于技巧性較強的專業,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因此在學校設置專業時頗受青睞。雖然教學規模在不斷擴大,但自發展之初就與非職業院校設計教育的相混同,抑或是在沿襲著傳統工藝美術教育的體系和思維,如此種種,都與職業技術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存在一定差距。
在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職業教育已經發展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系統。負責提供職業教育與培訓(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簡稱VET)的技術和繼續教育學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簡稱TAFE)是當地最大的提供高中生畢業后教育與培訓的機構,共有18所公立學院以及大量的私營教育機構,并通過政府的VET部門進行統一管理。維多利亞州的TAFE學院無論是從課程設置、專業實踐到與大學教育的銜接、深度的校企合作,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有鑒于此,本文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和湖南設計專業的職業教育為切入點,選取了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和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兩所院校為研究對象,從教學理念、課程設置及內容兩個方面,對兩所院校進行比較研究,總結兩地在該領域教育實踐的經驗,以期為今后我省高職院校設計專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一點參考意見和建議。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以下簡稱RMIT)是一所全球性的理工與設計大學,在畢業生就業能力培養方面享有盛譽。RMIT TAFF學院的設計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創新理念,鼓勵學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去自由發揮。設計專業作為學校的優勢專業,也因其開放的教學理念,獲得了很多獎項,如2011年在澳洲頂尖學生設計大獎賽ASDA上,該校學生斬獲了多達11個類別的獎項。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長沙民政學院)是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
RMIT TAFE學院的設計專業旨在培養服務于建設、管理、生產、服務一線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因而學校在教學理念上實行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
與學院的其他專業一樣,設計專業從專業設置到課程時間安排,有著非常詳細的分工——從Certificate(四級證書)、Diploma(文憑)到Advanced Diploma(高級文憑),學期從半年到兩年不等,滿足了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相比于學校本科、研究生乃至博士階段的培養課程,TAFE課程更偏重于教授技巧性的技能,以培養實用性和商業性的社會型人才為目的,教學也更貼近于市場。而企業親自參與制定課程設置也是TAFE教育的一大特色,使得課程內容更具創新性和實用性。
與此同時,RMIT有著豐富的國際聯系與行業經驗,并注重實踐學習。學校提供大量職場綜合學習(WIL)機會,一半以上課程包含長短不一國內外工作實習安排。而該校的國際經驗與研究計劃(RIIERP)讓學生有機會能夠在歐洲、亞洲和美國等世界一流的企業和高等院校開展職業培訓。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充分培養,也造就了RMIT畢業生良好的就業能力,RMIT也因為出色的職業發展和就業服務獲得了本國畢業生職業咨詢服務協會的最高獎。
相比于RMIT靈活化的TAFE教育,長沙民政學院所開展的設計教育應該說從辦學之初就在傳承著傳統美術教育的套路,即設計是由繪畫開始起步的,從招生考試到專業的教學理念、課程設置、實踐環節等都存在著“重藝輕技”的現狀。
而作為一所職業技術院校,其設計專業在教學方法上采用了工作室的教學模式,由學院牽頭,老師做指導,并聯合相關行業協會、專業設計公司進行學術支持,有針對性的就某方面的設計主題進行學術交流與探討。因為是靈活化的教學方式,加之有社會力量的積極加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參與,深入了解市場情況與發展趨勢,有利于學生結合市場需求制定自己的發展方向。
正如前面所述,與國內統一的三年或四年制的職業教育不同,在RMIT TAFE學院,專業課程的時間是和學歷掛鉤的,從四級證書、文憑課程再到高級文憑,時間從半年到兩年不等,靈活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多的滿足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
RMIT TAFE學院的藝術與設計專業開設有十多個專業方向,涵蓋平面、互動數字媒體、室內設計與裝潢、紡織品開發、視覺產品、照片成像等。在課程結構方面,RMIT注重實踐教學,課程大多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而設定,與社會需求緊密聯系,所選用的教材也體現出“必須與夠用”的原則,涵蓋職業標準要求。這樣不僅給予了學生比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也能促進學生主動性和創造力的培養,為日后適應工作崗位起到了良好的過渡作用。
不光是市場化的教學課程,在RMIT,VET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也是它的一大特色。在維多利亞州,共有18所TAFE公立學院,除了獨立的技術學院,還有4所TAFE學院是隸屬于其所在大學的,RMIT就是其中的一個。RMIT不僅開設有TAFE學院,也是一所可以進行高等教育的大學,這樣的雙元結構讓學生可以在VET課程和高等教育課程之間轉換學分,從而獲得在同一家教育機構繼續深造的機會。不光是高中畢業生可以選擇VET教育,大學生在畢業后也可以根據職業需要返回校園,攻讀VET專業,來獲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而對于部分想進入大學繼續深造的學生,TAFE教育也為他們設計了很好的方案,即Diploma to Degree,簡稱D2D。TAFE為升大學鋪路,并與各大學院緊密聯系,為學生提供升學機會。越來越多修讀TAFE課程畢業的學生,通過TAFE與澳大利亞多所學校聯系協議、獲得學歷資格的認可,而且TAFE提供的文憑可以與大學學分轉換,學生已經完成的TAFE課程或特定科目,在升讀相關大學學位課程時可獲得承認而得以免修。
在長沙民政學院,設計專業的課程種類相對較多,主要由公共文化課、專業必修課、專業任選課幾個版塊組成,版塊課時所占比例不一。大一時學生主要進行政治、文化類課程的學習,大二時才進入到專業學習為主的階段。與RMIT的TAFE教育相比,長沙民政學院在培養藝術類學生時所遵循的是以繪畫為主體的設計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專業基礎素養,強調專業基礎訓練。雖然這種厚基礎的教學模式能夠扎實學生的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但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也僵化了學生的培養,顯示出對設計教育認識的不足。
除了理論課的學習,實踐教學的手段現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時比例比之前以往有所提高,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如建立專業工作室、與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基地,實行校企合作的培訓模式等。這些都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
從教學理念和課程設置及內容兩方面對RMIT和長沙民政學院的設計專業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和湖南兩地的職業教育院校在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一些方面的共性——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目的,注重學校和企業的合作辦學等。但是就靈活的教學模式、校企合作的深度而言,兩地在人才培養上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差異。
維多利亞州人口多為移民,大量移民的涌入早就了該地區多遠的文化背景。自20世紀80年代起,政府倡導實施能力本位訓練和發展核心能力教育,這種以應用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的教學理念讓普通民眾更能適應職業市場的需求變化,應用到設計領域,即表現為設計應用能力與職業技術緊密相連。
除了多元的文化背景,在維多利亞州,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等機構對職業院校設計教育的支持與鼓勵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們為學校提供設計教育的案例,開闊藝術研究的平臺。當地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常年都有一些與學校合作的項目,由美術館與博物館提供講解員,協助學校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博物館里展示的復制品、工作的機械模型都是設計專業學生學習的案例。這些機構還未設計教育提供學術獎勵和商業市場的支持。州立美術館為設計專業學生的作品提供展示與交流的賣場,并設立項目獎勵,頒給優勝產品。
縱觀湖南各高職院校,目前實行的是學校教育,其辦學模式仍是由普通教育演變而來,帶有很深的普教印記,所以職業院校藝術教育的實踐性很難得到彰顯。與維多利亞州的職業院校從學生一進來就開始安排專業實踐課程,并一直延續到畢業的教學理念有所不同,湖南職業院校設計專業的實踐課程基本安排在理論課程學習結束之后,直至學期末或者最后一個學期,呈現出理論與實踐課相分離的狀態。
在湖南各高職院校的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還存在著課程培養目標不十分準確等問題。在維多利亞州,課程的設置是由企業參與完成的,由于強調了行業的參與性,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來進行教育,所以課程安排與內容與行業現實的人才需要相一致,同時重視實踐課的教學,突出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市場為導向及時調整課程設置,以期最大限度的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而在湖南,雖然現在校企共建的合作辦學模式已收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學校與市場需求銜接不到位、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等問題依然存在,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較弱,畢業生無法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
澳大利亞的TAFE教育在人才培養市場化的目標定位、實踐應用能力的著重培養、深度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這三方面,都值得我們借鑒。
[1]吳余青.多元文化下的澳大利亞設計教育[J],裝飾,2007,09(173):96-97.
[2]談向群.澳大利亞TAFE教育對我國高職教育辦學的啟示[J],教育探索,2013,01(259):157-159
[3]黃日強、李凱晨.以行業為主導:澳大利亞TAFE學院職業教育的特征[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04(4):51-55
[4]夏偉.職業教育的國家戰略:對澳大利亞TAFE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2,01:90-94
湖南省社科規劃辦項目(編號:12YBA230)。
王昀(1986-),女,長沙民政學院助教、碩士。Email:429654996@qq.com
201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