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蔚鷹
(黑龍江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情況
姜蔚鷹
(黑龍江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在我國科技與經濟不斷高速發展的今天,電子信息產業逐漸成為我國的重要產業,并且在近年來得到了不斷的發展。隨著科技的不斷持續發展,電子信息這領域必然會擁有更大的發展。但是就現階段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來講,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電子信息;發展;空間;產業結構
(1)根據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從上世紀就是年代末期開始,我國電子信息的產業始終處于一種百分之三十甚至是以上的增長狀態。但是在同一時期內,我國的GDP增速卻僅僅為不到百分之十,從這兩個數據可以看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速度要遠遠高于我國GDP的增速。例如,在2010年,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營收超過四千萬億,實現了近百分之二十五的增長趨勢。
(2)根據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出口總額來看,在2010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對外出口量也在不斷的快速上漲,在我國的貿易出口排名仍然處于第一。并且在2010年我國全年的電子信息進出口總額超過五千億美元,已經達到我國進出口總額的百分之三十五。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都處于一種非常高的狀態。
(3)根據電子信息產業的總體發展規模來看,我國已經發展成為全球電子信息產品的生產大國以及出口大國。在2000年的時候,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產品營收總額就已經達到了近一萬億元,并且在2004年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兩萬六千多億元。可見我國的電子信息產品銷售量有多大。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現階段的電子信息產品的貿易總額可以占到世界電子信息貿易總額的近百分之二十。
2.1 人力資源方面的問題
就現階段的中國人才儲備來講,可以說是非常充足,在我國的人才市場中儲備著大量的各種人才,同時用人成本也不是很高,但是對于一些擁有較高專業技術的高級專家型人才或是一些復合型人才卻非常少,特別是在一些高新科技領域,依然存在著很多的空白。就目前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現狀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例如,我國目前所擁有的具有較高技術能力的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人才僅僅是美國人才擁有量的百分之一左右。而電子信息產業是一個新興的高科技產業,擁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在整個電子信息產業中,擁有博士學歷的人才僅僅有百分之五、而擁有碩士學歷的也僅僅有百分之二十六,這些數據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都有非常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微電子、光電子等領域中,這一差距更為明顯。
2.2 在環境資源方面的問題
根據中科學工業研究機構所出具的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環境的調查結果表明,調查中所涉及到的環境要素有百分之四十不能使電子信息類企業滿意,而可以使得企業滿意或是非常滿意的內容僅僅不到百分之十。這一調查結果可以表明,對于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來講,其生存與發展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但是目前作為電子信息產業來講,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假冒偽劣產品過多,已經嚴重的影響了市場的正常運營秩序,特別是軟件產品最為嚴重。更有些具有合法手續的企業,為了追求高利潤,違法進行侵權、或是銷售盜版產品。這種行為都在極大程度上給我國的正常市場秩序造成影響,并且已經擾亂了市場,由于市場秩序的混亂,各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開始進行價格戰,從而造成了惡性競爭,使得我國的電子信息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不斷下降。就目前我國的社會體制來講,任何企業的發展都不能缺少政府的支持,由于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在全球對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我國政府也根據相應的情況制訂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進行招商引資等活動。不過,由于起步較晚,仍然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最然我國各級政府都在不斷的強調要加強對電子信息產業的扶植力度,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依然存在著,政府對大型企業以及小型企業的扶植力度不想對,對于一些小型企業來講,由于其自身規模較小,并且還要面對國內外同一平臺的競爭,在爭取政府扶持方面就處于一種劣勢的位置。并且對于一些地處經濟發達地區的電子信息企業來講,地方政府所給予的財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支持都要遠大于在經濟不發達地區,這就造成了在同一競爭環境下的企業其競爭力逐漸拉開了差距。
2.3 產業結構的問題
雖然相關部門所給出的數據表明,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但是從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的情況來看,低端的產品依舊處于主導地位,但是在高科技產品領域,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始終處于劣勢狀態。也就是說,我國的電子信息領域極度缺少具有創新性的產品,雖然在總體的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上較大,但是整體處于一種比較低端的情況。
努力調整優化電子信息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從整體上提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在全世界的競爭能力。隨著產業分工的進一步細化,新興市場迅速崛起,產業的全球性競爭進一步加劇;信息技術面面臨著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轉型;信息技術各門類間的界限日趨模糊,相互滲透不斷加劇;中國要想搶占新一輪產業發展的先機就必須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正確把握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的需求狀況,改變中國僅僅表現在加工組裝環節的競爭優勢狀況,著眼于高端信息產品市場,建立中國新型的可持續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結構。
[1] 董云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進入轉型期——2005年產業發展評述[J].電子產品世界,2006,(1).
[2] 查謹.大力發展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訪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規劃研究所副所長安筱鵬[J].經濟師,2005,(11).
[3] 嚴衍,李向東,趙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工作全國電子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座談會紀實[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05,(5).
[4] 劉愛麗.淺談黑龍江信息產業發展現狀[J].信息技術,2005,(6).
2015-03-12
U445
C
1008-3383(2015)09-01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