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課堂教學來探討教學細節的作用,探討如何能把握精彩瞬間,讓細節處見精彩。
【關鍵詞】細節;教學;精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教學細節,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所發生的很細小的環節或情節,或是一個細小的片段。它是華美樂章的一個音符,是鴻篇巨制的一個單詞,是萬頃波濤中的一朵浪花。它是發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充滿思辨與靈性的課堂場景,它是一種關注,一種體察,一種創意……它充盈著靈性的智慧,洋溢著人性的光輝。在語文教學中,及時捕捉在課堂上出現的每一個細節,便能使課堂精彩起來。為此,在語文教學中,通過挖掘教材,打造細節;精心預設,經營細節;關注過程,捕捉細節,我們的語文教學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一、挖掘教材,打造細節
課堂中的細節看似是信手拈來,即興所得,而實質上是一種匠心獨運,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教師的一種理念,一種思想。細節的設計源于教師對教材、對學生等的深刻理解與把握,源于對多種教學資源的有效組合和利用。教學中的細節很多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主要源于教師對教材深入的理解和挖掘,作為教師課前應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
我在上《我的叔叔于勒》一課時,通過認真備課,深入分析教材,決定抓住“盼于勒”這一細節重點分析。來看一下當時的教學片斷:
師:我們一起來討論這個“盼”字,同學們知道文章中的哪些細節體現了“盼”字?生:“父親總要說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師:于勒在不在這只船上?生:不在。師:你怎么知道?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生:“竟”表示意外,父親盼望于勒能出乎意料地來到身邊,表現他急切盼望的心情。師:說得好。真是望眼欲穿,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刻相見。
師:還有什么細節體現“盼”?生:“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沒再來信,可是父親的希望卻與日俱增。”師:很好,十年時間絲毫沒有減少他們的希望,反而增加了。還有嗎?生:“對于勒叔叔回國這樁十拿九穩的事,大家還擬定了上千種計劃,甚至計劃要用這位叔叔的錢置一所別墅。”這筆毫無著落的錢竟然列入了他們的開支計劃,可以看出他們急切盼望于勒回來的心情。
師:這位同學分析得在理。文中還有一個細節充分體現了急切盼望的心情,請同學們認真看。生:“那時候大家簡直好像馬上就會看見他揮著手帕喊著:‘喂!菲利普!”師:他們真的看到了嗎?生:沒看到,是他們腦海中出現的幻覺,人到了急切的程度才會出現幻覺。師:說得好,這個細節很能說明問題。
……
正是教師挖掘出了“盼于勒”這一細節,通過理解分析,學生對隱含在語言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才理解得如此深入到位。在教學中,這樣的例子不少,我想這一切源于教師對教材的深刻理解,正是因為對教材的深入挖掘,才打造出了教學中的精彩細節。
二、精心預設,經營細節
根據教學的需要,或為了實現預定的目標,或為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或為了突破重難點,或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要特別關注教學細節的預設,精彩的教學細節是可以靠教師來預設的。
在進行說明文的閱讀訓練時,我結合2007年濱州市中考語文試題中《海底飛船》的設計,又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師:請同學們為本文再設計幾道有價值的題目。出題時,可以小到字詞,大到段篇,可以緊扣說明文的有關知識,還可以側重于主觀感悟。問題不在多少,關鍵在于認真思考。
2.學生自己出題自己做。為自己出的題目整理出答案。
3.小組討論交流,解決掉本組內的問題。
……
在交流問題的過程中,不管是學生提的問題,還是他們的回答,都非常精彩。學生對于知識點,掌握牢固,運用自如。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正是因為教師的精心預設以及在教學中正確的處理細節,知識點的落實才更加到位,整個教學環節也變得更加豐滿。
三、關注過程,捕捉細節
雖然,細節是靠精心預設生成的,但課堂教學畢竟是很難預測的,在具體的教學中就需要我們具有一雙“發現”的慧眼,關注教學過程,及時發現和捕捉細節,珍視細節,正確處理,生成精彩別樣的細節。
即使我們做了再好的預設,做好了再充分的準備,也沒辦法預知課堂教學中的所有細節。隨著學生學習生活和課堂教學的全部展開,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會或多或少的與教師的預設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有關孔乙己的課文在備課時,我沒有想到孔乙己不會令心清如水的孩子同情,當我在雕琢孔乙己的形象時,一個同學突然起來說:“孔乙己自己偷人家東西活該被人打,自己造成的為什么要同情?”而且我看出除了他以外,還有好多同學這樣看,我覺得有些寒冷,但我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慢慢引導孩子們讀書,孔乙己為什么去偷?偷了什么?認罪態度如何?教室里少了幾分浮躁,多了幾分安靜,學生開始沉入課文之中,感知著孔乙己的悲苦。孔乙己的形象在隨機的生成過程中得到矯正、補充和深化。
所以發現、捕捉和處理細節,反映了教師的睿智,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善于觀察和捕捉課堂中生成的教學資源,在學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時,教師在沒有預設的前提下,沒有打斷和阻斷學生的想法,而是順勢利導,充分讓學生閱讀,擴展了學生的思維。正是因為教師善于捕捉和利用細節,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小結
細節雖小,卻能折射出教育的大思想、大智慧;細節雖小,卻能幫助我們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它雖然有時是無法預設的,但如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能有意識的關注,適時捕捉把握不期而遇的教學契機,課堂就能煥發出新的活力,于細節處見精彩。
作者簡介:張文春,1975年生,漢族,山東省濱州市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現任教于山東省無棣縣佘家鎮中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