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娟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腦卒中患者跌倒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 方法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神經內科收治的75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為觀察組(45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僅進行神經內科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跌倒評估,并采取防跌倒知識宣教。比較兩組的跌倒發生率。 結果 年齡≥80歲者發生跌倒的危險性最高,21:00~8:00為跌倒事件高發時間段,跌倒的地點多發生在床邊,患者體力不支等是發生跌倒的主要因素。觀察組的跌倒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通過全面動態評估腦卒中的危險因素,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策略,可減少腦卒中患者跌倒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腦卒中;跌倒相關因素;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2(b)-0194-03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factors for falling-dow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HUANG Yu-juan
Department of Outpatient,Affiliated Xingtan Hospital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unde District of Fo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32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for falling-dow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 75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45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neurology conventional edue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fall risk assessment and knowledge education of falls prevention.The incidence of falls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Fall frequency of 80 years old patients was highest.The time in 21:00-8:00 was high incidence time in accidental falls.Location of fall occurred mostly at the bedside.Physical weaknesse was the main factor of falls.The incidence of fal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evalu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stroke,effective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s can reduce the fall incidence of stroke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troke;Fall related factors;Nursing countermeasures
跌倒是指患者的身體失去正常位置不自主跌倒在地上,隨著年齡遞增而增加[1]。患者跌倒是醫院內最常見的意外事件[2-3]。本研究選取本院的75例老年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老年腦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風險因素,分析并制訂有效的護理對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內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5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45例)和對照組(30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齡75.6歲;腦梗塞29例,腦出血16例;文盲9例,小學及初中25例,高中及以上11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73.6歲;腦梗塞18例,腦出血12例;文盲7例,小學及初中18例,高中及以上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腦卒中診斷標準,經頭顱CT或MRI確診。兩組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及病變性質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僅進行神經內科常規健康教育,包括常規的藥物使用指導和臨床護理,指導其注意平時活動的安全性及必要的生活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跌倒評估,同時采取防跌倒知識宣教,患者入院2 h內由責任護士根據“住院跌倒危險風險評估、監控表”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評分≥4分者屬于跌倒高危患者,需采取預防跌倒的護理措施。
1.3 跌倒的護理對策
1.3.1 做好入院時及住院期間的動態評估 實施跌倒危險因素評估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跌倒發生率[4]。使用本院制訂的跌倒危險因素評估表對住院患者進行跌倒風險評估,評估項目包括年齡≥65歲、意識/認知狀態、既往跌倒史、平衡能力、視力狀況、睡眠狀態、下肢肌力/感覺狀況、下肢關節活動度、環境因素、藥物因素、自身因素等。根據評分標準,≥4分者屬于跌倒高危患者。找出易導致其跌倒的危險因素及易發生跌倒的重點時段,在床頭懸掛“防跌倒”紅色警示牌標識,并在護士站告示欄標注,提醒各位護士加以注意。
1.3.2 創造安全的病區環境 病房布局合理、安全,室內有足夠的照明,電源開關容易觸及,患者生活用品擺放位置合理,易于取用;地面干燥,浴室放置防滑墊;通道無障礙物;座椅不宜過低,使其容易站起;病區走廊、電梯口要設椅子,以備行走時短暫休息;走廊、樓梯、廁所要有扶手;鞋子要大小適宜;衣褲避免過長、過大;樓梯或臺階高度適宜。
1.3.3 加強護士的安全意識培訓 組織護士系統學習預防跌倒的相關知識與防范措施,掌握個體化護理干預技能,提高護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及對跌倒風險的識別能力。對已發生的跌倒事件,應鼓勵及時上報,采取非懲罰性措施并針對跌倒進行原因分析,加強環境監護管理,保證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避免跌倒事件的發生,降低跌倒發生率。
1.3.4 加強對患者及陪護人員健康教育 入院后評估為高危跌倒的腦卒中患者,護士必須向患者及其家屬及時告知可能發生跌倒的危險性,反復進行防跌倒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對預防跌倒的認識和理解,強化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預防跌倒行為[5]。對過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對危險性認識不足的老年腦卒中患者,護士要加強健康教育,糾正其不適宜行為及不服老心理,同時還要做好患者家屬或陪護人員的健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跌倒的危險因素及相應預防措施,營造安全的氛圍,使風險意識貫穿到具體的護理工作中,從而發揮健康教育在預防跌倒中的作用[6]。
1.3.5 制訂預防跌倒管理流程 預防跌倒管理流程可有效預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7]。制訂預防跌倒管理流程有利于護士長及時了解工作中的難點和薄弱環節并進行重點督促和改進。護士必須人人知曉、人人掌握,一旦患者發生跌倒,要及時報告醫生,協助醫生做好進一步的處理并詳細記錄,根據患者情況反復做好防跌倒的宣傳教育工作,以防止再次受傷。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意外跌倒的相關因素分析
80歲以上年齡組跌倒者共7例(63.6%); 21:00~8:00為患者發生意外跌倒的高發時段,共7例(63.6%);跌倒地點發生于床邊者共6例(54.5%);因體力不支跌倒者共6例(54.5%)(表1)。
表1 意外跌倒的相關因素分析(n=75)
2.2 兩組意外跌倒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的意外跌倒發生率為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53,P<0.05)。
3 討論
3.1 生理因素
腦卒中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虛弱是老年人跌倒的主要高危因素[8]。本研究11例患者中,80歲以上者發生跌倒共7例(63.6%),這與老年人機體各器官功能減退、感覺遲鈍、行動遲緩有關,提示年齡越大越應提高警惕。
3.2 時間因素
患者發生意外跌倒的高發時段是16:00~21:00與21:00~8:00,前者因各種治療基本完成,下床活動的機會增加,易發生跌倒;后者因老年人夜醒時間和次數增加,如廁較頻繁,易發生跌倒,特別是男性患者。另外,清晨是日常生活相對集中的時段,患者起床后的各類洗漱活動及如廁活動增加,因此跌倒的概率也增加。本研究中,有7例發生在夜間睡眠時段,占63.6%。
3.3 環境因素
有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發生跌倒與環境因素有關[9],如室內光線不足,地面太滑,患者穿鞋不當,走道內有障礙物、沒有安全扶手,病床高度不合適、無床欄,患者對環境不熟悉等,均使患者容易發生跌倒。本研究中,有6例跌倒事件發生在床邊,占跌倒患者的54.5%,其次是廁所,可見床邊是跌倒的高危地點。
3.4 軀體移動障礙
腦卒中是由于腦部高位中樞失去對低位中樞的控制,出現平衡反射功能障礙,感覺障礙,肌力、肌張力及肌群間的互相協調收縮能力喪失,導致平衡功能障礙,進而影響肢體運動功能,這使患者跌倒的危險性增加[10]。本研究11病患者中,有6例因體力不支發生跌倒,發生率為54.5%。
3.5 其他因素
護理人員人力不足,工作量大,對患者病情觀察不到位,對臨床復雜多變性認識不足,易產生隱患;巡視病房間隔時間長,不能及時發現和滿足患者的服務需求等[11],這些都會使患者發生跌倒。
綜上所述,老年腦卒中患者跌倒是多種原因綜合的結果,而其關鍵在于預防。入院后要對跌倒高危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并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完善健康教育,提高護士對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險性的認識,強化防跌倒知識,提高患者和家屬對防跌倒的依從性,給予多渠道、全方位的綜合干預和規范管理,從而確保腦卒中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安全,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12]。
[參考文獻]
[1] 童欣,李寶香.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護理策略[J].全科護理,2009,7(12):3322-3323.
[2] 盧少萍,黃巧,徐永能,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根本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14(4):422.
[3] 陳巧玲.預防住院患者跌倒的護理質量控制[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10,25(17):44.
[4] 王秀紅,劉秀梅,梁瑛琳.跌倒危險因素評估表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6):433-434.
[5] 林遠輝.老年患者預防跌倒意識與行為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3):13-15.
[6] 汪利輝,李葉萍,劉剛.高齡患者跌倒風險因素分析及圍術期護理干預[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18):2313-2315.
[7] 蘇舒曼.流程管理在預防神經內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3,13 (7):475-478.
[8] 趙雪平,張衛江,周策,等.院外腦卒中患者跌倒原因調查[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7,13(12):1163-1164.
[9] 蔡秋玲,黃峭,鄒冬梅.探討老年患者跌倒因素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3):76-77.
[10] 張玉蘭,畢艷媛,乇勇琴.老年腦血管病患者跌倒的危險因素調查[J].護理研究,2005,10(9):2174-2175.
[11] 楊惠賢,黎桂梅,陳俊新,等.護理干預對預防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J].當代護士,2013,(1):93-94.
[12] 劉旭霞,譚連,梁小玲,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相關因素及護理進展[J].現代臨床護理,2014,13(7):74-76.
(收稿日期:2014-11-25 本文編輯: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