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斌,王儀松
(1.海軍駐廣州427廠軍事代表室,廣州510398;2.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廣州510715)
在船舶內裝設計中,艙室內地板一直沿用硅酸鹽類甲板敷料與PVC或橡膠材料的膠合工藝方案,但由于鋼甲板焊接變形的原因,一般其平整度很難保證,所以通用施工工藝為先敷設薄型甲板敷料用以消除甲板的不平,再做2 mm的流平敷料,以保證施工后地板的表面平整、美觀,最后在鋸齒形刮板上涂上專用膠水將地板與敷料之間膠合,如圖1所示。

圖1 常用艙室內地板施工方法
常用艙室內地板的缺點,主要如下:
(1)敷設需經過甲板敷料敷設、自流平敷料敷設、內地板敷設三道工序,施工時間長,工藝相對較為繁復;
(2)為保證甲板敷料與甲板的粘附力,需將甲板打磨除塵。但甲板由于制作時焊接應力未完全消除,附著力不夠常導致敷料開裂,需要重新返工;
(3)甲板敷料為硅酸鹽類化學品,對甲板鋼板存在一定的堿性腐蝕,其使用的溶劑型膠黏劑的可發揮性有機物也對艙內環境產生一定的污染;
(4)甲板敷料、自流平和內地板的合計重量約4.2 kg/m2,重量較重,對船舶性能有一定的影響。
船舶的廚房及衛生間對防滑性能要求較高,常使用環氧石英地坪來取代地板膠或地磚,但環氧石英地坪使用舒適度差,不適合應用于工作艙室和居住艙室。
新型艙室內地板又名無接縫地板,是一種新型無溶劑多功能地板涂層,它是采用刮涂法液體彈性體為基料的內艙地板,主要成分為聚氨酯樹脂。無接縫地板,用聚酯/聚醚復合可控聚合技術,形成拉伸結晶自補強特性的特種聚氨酯樹脂,具有高彈性、高強度、高耐磨、高附著力及優異的防滑、防腐性能。該產品已通過國家消防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非金屬材料檢測中心、中國船舶工業非金屬材料技術檢測中心、遠東防火試驗中心的檢測,并在驅逐艦、保障艦、輕型護衛艦等實船上使用,效果良好,其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施工厚度可控制在3~5 mm,滿足5 mm以上船甲板的使用要求,甲板變形及甲板焊縫處可根據配套專用底材進行找平;
(2)具有高彈性、高延伸率、高耐磨、耐化學性、耐水性等性能,可應用于居住艙室、工作艙室、廚房、餐廳及洗漱間等生活艙室;
(3)具有高強的防腐性能,添加了空心玻璃微珠,材質輕,具有一定的隔音、隔熱功能。
(4)可控的室溫固化涂刮工藝,在5 °C~50 °C環境溫度下,可通過現場添加輕金屬催化劑來控制室溫固化時間,以確保固化后材料的性能;
(5)采用刮涂流平工藝,一次流平成型,較傳統的環氧自流平涂層一天一涂的施工工藝縮短了施工周期;
(6)找平工藝簡單,采用配套專用底材進行找平,對船甲板底漆及甲板應力要求不高,可有效避免離層、開裂等現象;
(7)采用現場物理消泡方法,改變了傳統采用溶劑消泡的工藝,避免了有機揮發物在艙室內的存在,滿足了環保要求;
(8)修復方便,出現局部損壞時,可根據“備用修材料包”自行修復;
(9)采用滑石粉為介質的消光工藝,既滿足消光,又能在涂層表面形成保護層,且便于艙室內地板的清潔衛生;
(10)重量輕,找平材料合計重量約1.2 kg/m2,為傳統工藝重量的1/3,對船舶重量控制具有較為明顯的作用。
(1)用配套專用底材補平焊縫和坑凹部位,進行局部修整;同時,進行預流平,徹底封覆甲板鋼板,以確保面層平整;
(2)涂料配料按甲乙重量比混合攪拌(可用人工或攪拌槍攪拌);
(3)采用刮涂流平工藝,將配料均勻刮涂在已處理的甲板表面,每組配套接口處重復幾次刮涂以確保接口平整美觀,刮涂厚度根據設計要求控制,一般為3~5 mm;
(4)在面層刮涂20分鐘后用特制掃把進行消泡,根據施工情況可反復多次進行消泡以確保面層表面平整、光潔、美觀;
(5)在常溫下,面層刮涂12小時后進行消光處理,消光后表面呈半亞光狀態;
(6)消光處理12小時后,面層表面鋪蓋2層專用保護材料,以確保面層不受損壞;消光處理后12小時可行人,72小時后可承重。
若無接縫地板投入使用后局部區域受損,可進行現場修補,工藝如下:
(1)切除受損壞部位,保持該部位干燥、無水;
(2)現場調配修補材料;
(3)將調配好的材料刮涂在該部位,使之流平后與原面層材料厚度一致;消泡,常溫下12小時后對該部位進行消光后鋪蓋保護材料,72小時后正常使用。

圖2 無接縫地板施工方法
無接縫地板滿足無毒、阻燃、低播焰等使用要求,具有重量輕、施工工藝簡單等優點,且整體美觀,在各型軍用及民用艦船上使用效果良好,可替代傳統“甲板敷料+自流平+地板膠”的艙室內地板施工方法。該產品的推廣使用,對于縮短船舶建造周期,提高船舶經濟效益具有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