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 副總工程師 林洪山
2014年12月2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備受關注的第二批新設自貿區涵蓋范圍正式披露,廣東自貿區成功入選, 目前已正式掛牌成立。國家有關部委、廣東省發布了《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有關進口稅收政策》、《交通運輸部關于在國家貿易試驗區試點若干海運政策的通告》等相關政策。這必將對廣州的航運業、現代服務業、船舶修造、船舶設備配套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交通運輸部關于在國家貿易試驗區試點若干海運政策的通告》提出:“經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批準,外商可在自貿區設立股比不限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經營進出中國港口的國際船舶運輸業務,其中,在廣東自貿區可設立港澳獨資企業。在自貿區設立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可以經營公共國際船舶代理業務,外資股比放寬至51%;在自貿區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可以經營國際海運貨物裝卸、國際海運集裝箱站和堆場業務。”
南沙港處在珠三角的中心位置,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其建設已達到了一定規模。這次自貿區試點若干海運政策的推出,必將吸引港澳等船舶運輸企業的進駐,推動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步伐。

廣州提出,抓緊制定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構建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務體系相互融合的格局;要聚集各種海運保險公司、海運貨物代理,還要有海船維修的集中地,同時要搭建與海運相關的金融平臺;要發展港口經濟,建設海員俱樂部、海員公寓、海員酒店服務海員;廣州要吸引國內外資金,建立國際化的融通國內外的金融中心,爭取與國際接軌的政策,為海運的發展提供金融服務;要向巴拿馬、塞浦路斯等國學習,減低注冊費用,吸引船舶來廣州注冊,使自貿區注冊公司在稅收、保險、交易拍賣等方面獲得更多優惠。
根據國務院批復的南沙金融改革創新15條政策,南沙新區將成為全國首個內外資融資租賃行業統一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地區。目前,船舶市場低迷,材料價格上漲,船企應向天津學習,抓住機遇解決融資成本高的問題,由融資租賃公司造船,船東再租船使用,這樣會走得更好。

廣東自貿試驗區面向粵港,要依托港澳在金融服務、信息資訊、國際貿易網絡、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將自貿區建設成為內地“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綜合服務平臺,要制定政策吸引港澳及外籍高層次人才、海外留學人才來自貿區工作,為高層次人才在項目申報、創新創業、服務保障等方面給予特殊政策,使其進出自如,生活和保障與港澳銜接,居住比港澳更舒適。
在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的過程中,船舶進出廣州特別是南沙港的數量會大量增加。這就要有海船維修基地的配套,中國船舶工業公司打造的龍穴船舶基地正好可以為自貿區提供船舶修造服務。隨著自貿區建設加速、人流物流增加和海運金融平臺的配套完善,將吸引船舶融資、中介、交易、租賃人才及公司進駐,進而推動南沙及珠三角地區船舶修造業務的發展,為龍穴船舶基地的發展也會帶來新的機遇。廣州兩年一次的海事展也可以借廣東自貿區的建設增加吸引力。
廣東自貿區有關進口稅收政策通知要求:“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在自貿區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行試點,即對設在自貿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企業生產、加工并經“二線”銷往內地的貨物照章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根據企業申請,試行對該內銷貨物按其對應進口料件或按實際報驗狀態征收關稅的政策。”
廣東自貿區的建設為廣東實體經濟的發展再次提供了機會,加強廣東的實體經濟與國外的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合作時不我待。廣東、華南的船舶配套基礎薄弱,造船配套基本依賴進口和長三角地區供應,如能抓住機會與國外的高新技術企業合作,在南沙自貿區開辦實體工廠、公司,建設一批有實力的船舶配套企業,必能提升珠三角的船舶制造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國家正推行“智能制造2025”,新公司的建設起點要高,要向智能化、機械化、自動化發展,避免建成以后再來一次機器換人的行動。自貿區建立將使船配產品出口更加方便,成本更低,手續更簡單,內銷運輸路程也變短,這些對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品競爭力都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