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第十七屆年會于2015年5月24日華麗落幕。期間,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承辦、廣東造船工程學會聯辦的第六分會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技術論壇”于5月23日下午和24日上午在廣州大廈舉辦。我會會員及來自全國各地海事界科技工作者共119人參加了論壇活動。中國工程院吳有生院士、張金麟院士、朱英富院士、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原理事長黃平濤、副理事長李國安和方書甲、常務副秘書長林憲東等,以及我會理事長巨錦、副理事長陳立平、李偉彪和秘書長程月輝出席了活動。重慶造船工程學會、上海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和福建造船工程學會等地方學會的領導也出席了論壇活動。本次論壇共有10位專家作了精彩的報告,就中國海洋工程裝備技術領域宏觀的發展戰略思路、創新發展和突破核心技術等問題進行了深度的互動交流。

6月5日,學會第二屆總工程師聯誼會在廣州大廈舉辦。會議由廣船國際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麥榮枝主持,共有38位來自各單位的總工、副總工和技術領導出席了活動。副會長單位廣州日松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文淵以及學會秘書長程月輝也出席了活動。本屆聯誼會是在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圍繞造船信息化、自動化技術發展的主題,邀請了日本小池酸素公司副總經理中島良太先生、日本神戶制鋼公司巖淵寬部長和廣州瑞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國良作主題發言,交流了“造船流程自動化技術”、“提高焊接自動化·機械化比例的課題”和“政府對發展機器人技術的扶持政策”等內容。與會人員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就感興趣的技術話題展開了互動交流。

2015年4月30 日,廣東省商務廳以粵商務管〔2015〕192號函,審核授牌第一批60 個廣東省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工作站。我會承辦的“廣州國家船舶出口基地工作站”獲授牌。工作站將組織開展國家船舶出口基地轉型升級發展情況收集、基地培育相關政策措施的研究、協助“基地”開展區域品牌注冊、拓展國內外市場等工作。服務范圍輻射廣州市國家船舶出口基地內企事業單位。
4月22日,“先進船舶技術研究與應用研討會”在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舉辦。交流會由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林洪山副總工程師主持,來自會員單位的43名技術人員參加了活動。會上交流了“船舶數據網絡及數據池的建立、使用、高速與安全”、“高度綜合的系統控制平臺”、“船舶綜合綠色冷卻系統方案”等船舶綠色和智能控制技術及船舶大數據使用與共享技術。中科院廣州分院、中船工業系統研究院,廣州航海學院等專家學者應邀出席了本次活動并作了專題報告。會后,與會人員還參觀了部分設計方案及單元功能演示。

4月24日下午,在中山大學逸夫樓召開了廣東造船工程學會“船史與南海海洋開發史研究委員會”成立會議。會議由廣州航海學院船舶工程學院院長徐曼平召集。來自廣州航海學院、中山大學、廣東省博物館等單位的6名委員出席了會議,學會秘書處常務副秘書長楊世珍也出席了會議。會議推選了廣州航海學院徐曼平教授出任主任委員。委員會將堅持面向廣東乃至華南和南海區域的造船發展歷史和南海海洋開發史的研究方向,弘揚中華民族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船舶和航行文化,積極組織開展相關研究和科普工作。5月29日,學委會通過了“船史與南海海洋開發史研究委員會”的組建方案。

5月15日,《廣東造船》編輯部召開了2015年工作會議。會議由譚政生主編主持,編輯部、運營部及秘書處共15人出席了會議。會上,討論了2015年編輯工作計劃和編輯出版工作問題。主要有:①通過了修改后的《廣東造船》編輯管理制度;②通過了《廣東造船》封面設計及欄目調整修改意見;③通過了本年度編輯工作計劃。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有關開展學術期刊認定及清理工作的通知,我會會刊《廣東造船》于2014年6月報送了申請認定資料。經過省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和中央期刊主管單位初審,以及總局組織的審定,2014年12月9日,《廣東造船》進入第一批通過認定的期刊名單,獲得通過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