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龍
沖洗液預防泌尿科患者術后引流管逆行感染的臨床分析
蘇偉龍
目的 對沖洗液是否能起到預防泌尿科患者術后引流管逆行感染的作用進行研究。方法 將56例泌尿系統疾病術后留置引流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定期使用0.9%氯化鈉沖洗液清洗留置導管。收集2組患者術后引流液,經細菌培養后檢測細菌陽性率。結果 2組引流液細菌檢測陽性率:對照組檢測出16例陽性患者,占57.1%;觀察組檢測出3例陽性患者,占1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細菌感染患者中,大腸埃希菌感染的患者有8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有9例;觀察組細菌感染患者中,大腸埃希菌2例及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者1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預防引流管逆行感染效果比對照組更佳。結論 使用0.9%氯化鈉沖洗液清洗留置導管,明顯減少了逆行感染的可能性,是預防泌尿科患者術后引流管逆行感染最簡單、安全的有效措施。
沖洗液;泌尿科;引流管;逆行感染
泌尿科術后患者通常會留置引流管方便引流,利于觀察患者病情改善情況與并發癥征兆。然而,留置導管容易發生逆行感染,且導管留置時間越久,就更容易滋生細菌,增加感染風險[1]。引流管逆行感染的發生率很高,倘若處理不及時將會引發嚴重并發癥,影響患者手術治療效果[2]。相較于及時展開治療,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預防逆行感染的發生更有意義。本研究選取56例泌尿系統疾病術后留置引流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沖洗液是否能起到預防泌尿科患者術后引流管逆行感染的作用進行研究,為沖洗液的應用提供理論基礎與實踐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鷹潭市人民醫院2013年3~2013年6月泌尿科接診的56例泌尿系統疾病術后留置引流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男14例,女14例,年齡65~78歲,平均(71.5±7.6)歲。觀察組28例患者中,男15例,女13例,年齡61~75歲,平均年齡(68.0±5.4)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根據患者留置導管各種類型,對患者行常規尿道護理。采集患者術后1、2、3d的引流液,行細菌培養后檢測細菌陽性率。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術后回訪后,醫護人員即可進行臨床護理,于患者留置導管上端,用2%碘酊棉簽消毒周邊皮膚。隨后使用75%乙醇脫碘待干,使用無菌小紗條固定引流管下端。定期使用3000mL 0.9%氯化鈉溶液,沖洗引流導管,沖洗過程中,沖洗液沿引流液方向順行,沖洗過后的藥液回流至引流袋。在推注0.9%氯化鈉溶液沖洗導管時,應實行無菌操作,避免發生引流液外滲[3]。
1.3 引流液細菌的檢測 采集半固定培養基,將等量引流液加入其中,全程行無菌操作。將引流液與培養基搖晃至混合均勻的狀態,放置于37℃恒溫箱內使其充分反應。15min后,利用血培養基分離細菌,將分離產物立刻送檢,了解細菌陽性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5.0統計軟件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引流液不同時間段細菌陽性率 2組引流液細菌檢測陽性率:對照組檢測出16例陽性患者,占57.1%;觀察組檢測出3例陽性患者,占1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307,P<0.05)。
2.2 2組引流液中菌株類型 對照組細菌感染患者中,大腸埃希菌感染8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9例;觀察組細菌感染患者中,大腸埃希菌感染2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例。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83、7.791,均P<0.05)。
泌尿外科患者術常行留置引流導管處理,便于觀察病情改善情況,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4]。留置導尿管的逆行感染發生率已超過70%[5]。相較于及時展開治療,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預防逆行感染的發生很有必要。
常見泌尿系統感染細菌為大腸埃希菌[6]。0.9%氯化鈉溶液化學性質穩定,能夠發揮殺菌消毒的臨床效果[7]。另外,0.9%氯化鈉溶液制成沖洗液不僅操作簡單,而且成本費用低,能夠明顯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在本研究中,本院泌尿科接診的56例泌尿系疾病手術后留置引流管患者,使用0.9%氯化鈉溶液沖洗導管以及引流袋。觀察組使用0.9%氯化鈉溶液作為沖洗液,反復沖洗留置引流管與引流袋。醫護人員所沖洗的留置導管均為一次性硅膠管,具有一定彈性,將0.9%氯化鈉溶液推注閉合能夠大大降低細菌存活率。2組患者陽性檢測情況:對照組陽性16例,占57.1%;觀察組陽性3例,占10.7%,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對照組細菌感染患者中,大腸埃希菌感染8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9例;觀察組細菌感染患者中,大腸埃希菌感染2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例,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觀察組預防引流管逆行感染效果比對照組更佳。
綜上所述,使用0.9%氯化鈉溶液做沖洗液對留置導管進行反復清晰,可有效消除導管內細菌,降低導管逆行感染的發生率。另一方面,0.9%氯化鈉溶液做沖洗液制作成本低,操作簡單,不會給患者家庭造成經濟負擔,也能夠有效提高預后質量,避免感染,優化手術治療效果,使患者能夠早日康復出院[8]。因此,0.9%氯化鈉沖洗液能在預防泌尿科患者術后引流管逆行感染的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程國雄,姚謙明,何啟,等.神經外科ICU醫院內感染臨床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09,25(9):1468-1469.
[2] 陳華,楊雪英,付秀蓮,等.開顱術后留置引流管時間長短與顱內器官腔隙感染的前瞻性關聯研究[J].現代醫學,2009,9(11):11-12.
[3] 劉澤飛,馬福貴,楊仁偉,等.潔悠神抑菌劑預防引流管感染效果觀察[J].皮膚病與性病雜志2012,34(12):119-121.
[4] 李德桂,周新艷.預防泌尿科手術后引流管逆行感染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1997(5):259-261.
[5] 袁展望,李武平,劉冰,等.預防留置導尿管相關感染研究進展[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5):366-399.
[6] 熊利華,潘翔軍,張芳,等.泌尿系統感染常見病原菌分布及耐藥趨勢分析[J].檢驗醫學,2013,28(4):348-350.
[7] 宴曉青,徐軍,楊紅巖,等.擴張器或假體置入術后留置引流管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22):3057-3060.
[8] 王鋼,溫海濤,朱偉智,等.沖洗液預防泌尿科患者術后引流管逆行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410-24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9.023
江西 335000 鷹潭市人民醫院 (蘇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