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作富
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分析及預防策略探究
蔣作富
目的 探討分析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分析及預防策略。方法 選取血液檢驗科發現誤差的70份血液檢驗標本作為研究對象,統計分析誤差原因并將結果反饋到相應科室,與科室醫護人員共同分析結果并提出相應對策。結果 血液標本誤差原因主要包括檢測原因、采集原因、送檢原因和患者自身原因等,其中送檢時間過長、血液量過少、患者抽血前沒有禁食、采集后沒有及時檢測所占比例較大。70例標本中,由于各種原因43份發生溶血,將發生溶血的標本與43份正常血液標本進行對比,結果發現溶血標本的ALT、AST顯著高于正常標本,而r-GT顯著低于正常標本,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各科醫護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予以足夠重視,盡量避免各種可能導致血液檢驗標本發生質量變化的操作,也要及時囑咐、提醒患者在采血前嚴格遵循各項注意事項,才能有效保證標本質量的合格。
血液檢驗;標本;誤差;原因分析;預防策略
血液標本檢驗是臨床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其檢驗的準確程度直接關系到受檢者的診斷和治療。通常,血液標本的實驗室檢驗多分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個階段,而近70%的誤差來源于分析前。調查數據顯示,醫院血壓標本檢查中的誤差率達到35%[2],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因而,對血液標本采集、運送、檢查分析的各個階段進行研究,總結影響血液標本質量和檢查結果的主要因素[1]。基于此,本研究選取血液檢驗科發現誤差的70份血液檢驗標本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廣西省桂林市中醫醫院血液檢驗科發現誤差的70份血液檢驗標本作為研究對象,標本來源于本院外科、內科等5個科室。
1.2 方法 所有血液標本均為常規采血獲得,采集前12h要求空腹,靜脈采血,采集后置于離心機內離心處理,用3000r/ min分離血清5min。根據檢測項目參數進行相關檢測,儀器統一使用東芝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其配套檢測試劑。統計分析誤差原因并將結果反饋到相應科室,和科室醫護人員共同分析結果并提出相應對策。
1.3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調查結果顯示,血液標本誤差原因主要包括檢測原因、采集原因、送檢原因和患者自身原因等,其中送檢時間過長、血液量過少、患者抽血前沒有禁食、采集后沒有及時檢測所占比例較大。見表1。
70例標本中,由于各種原因43份發生溶血,將發生溶血的標本和43份正常血液標本進行對比,結果發現溶血標本的ALT、AST顯著高于正常標本,而r-GT顯著低于正常標本,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血液檢驗是臨床常見的檢驗方法,通過檢測結果可以獲得血液中許多信息,可以進而反映受檢者的生理健康情況,血液檢測通常包括各項血細胞檢查、凝血和纖溶系統檢查、生化學檢查、免疫學檢查和內分泌代謝系統檢查等方面內容[2-4]。
血液檢驗結果受多種因素影響,這些因素會造成檢驗結果的誤差,對患者疾病的有效診斷極為不利,因此,調查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對杜絕、減少誤差發生幾率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液標本誤差原因主要包括檢測原因、采集原因、送檢原因和患者自身原因等,其中送檢時間過長、血液量過少、患者抽血前沒有禁食、采集后沒有及時檢測所占比例較大;出現誤差的標本中發生溶血比較普遍,溶血后標本的各項生化檢測結果如ALT、AST、r-GT和正常標本相比都會發生顯著變化,因此在采集時要盡量避免標本發生溶血[5-7]。

表1 70例血液標本誤差原因分析結果

表2 溶血標本和正常標本血清檢測結果(U/L)
本研究發現,醫護人員是造成誤差的主要原因,對此在日常工作中應該注意以下細節:(1)部分醫護人員對標本及時送檢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能在采集標本后第一時間將其送檢,導致檢驗結果發生誤差,此外,在采血前護理人員也應該嚴格遵循醫囑對化驗單進行仔細核對,要仔細詢問患者是否處于生理期、患者疾病情況、患者是否空腹等,要保證患者空腹12h左右,太長太短的空腹都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一旦發現有任何不符情況要及時通知醫生和患者進行相應處理,不能使用未經核查的血樣,必要時需要重新采集標本。還要囑咐患者采血前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造成人體內鉀、鈉等含量水平發生變化,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如果發現患者在采集前已經進行過劇烈運動,要囑咐患者休息半小時后再進行采血。(2)采集血樣前還要仔細檢查注射器、試管等儀器是否完好無損,采集標本后要妥善保存避免其接觸空氣。(3)還要努力提高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水平,在采集標本時要盡量一次性完成,不用反復操作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疼痛,采集后要將血液和抗凝管內的抗凝劑進行充分混勻,不能劇烈搖動抗凝管,采集后要及時送檢,在運輸過程中也要避免可能發生的晃動[8-10]。
綜上所述,血液標本質量是否合格,直接關系到醫生對患者疾病準確地診斷以及制定正確的治療方案,各科醫護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都要予以足夠重視,盡量避免各種可能導致標本發生質量變化的操作,也要及時囑咐、提醒患者在采血前嚴格遵循各項注意事項,才能有效保證標本質量的合格。
[1] 盧恩昌,孫莉.提高臨床檢驗質量的措施[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11):32-33.
[2] 阿里同彩次克,如先古力·卡德.門診檢驗標本采集不當導致結果誤差的原因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5(12):556-557.
[3] 李巍,張寶華,劉偉生.質量控制對血液檢驗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36(7):283-284.
[4] 練聰.不合格血液標本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農村衛生,2013,3 (10):57-58.
[5] 張竹青.55例臨床血液常規檢驗標本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 6(3):55-56.
[6] 黃艷霞.醫院血液檢驗標本不合格的原因研究[J].中外醫療,2012, 25(11):172-173.
[7] 高偉,潘紅,李敏智.探析降低臨床血液檢驗誤差的有效措施[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5(21):10-11.
[8] 文波.血液檢測所需標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J].中國醫藥導刊,2013,5(11):877-878.
[9] 周秋月.78份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分析[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8(10):179-180.
[10] 李春艷,隋青,邱齊,等.血液檢驗的質量控制和結果管理[J].社區醫學雜志,2012,5(11):21-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9.079
廣西 541002 廣西省桂林市中醫醫院 (蔣作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