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麗菲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二隊,河南 洛陽 47100071000)
目前各種地質災害事件頻發,給國民經濟、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當然有一些地質災害是由于一些目前人類無法預知、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引起的,如地震、臺風、海嘯、火山噴發等,這類地質災害的一旦發生雖然危害性大,人類不可控,但這類地質災害發生的概率畢竟很低。而絕大部分地質災害的發生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造成的,這種類型的地質災害,人類是可防、可控的,只要評估正確、防治方法正確、防治措施真正地落實到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類地質災害發生的,最低程度也是可減少地質災害給人類帶來的損失的。以洛陽市伊洛連通工程為例,介紹一下建設場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需要注意的問題[1-2]。
1.1 建設場地野外地質環境調查內容包括:評估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工程地質條件,環境條件等。在進行野外地質環境調查時一定要一絲不茍,不能走馬觀花,引起地質災害的任何疑點決不能遺漏。同時進行野外調查時一定要結合評估區將要開展的生產活動特點進行,這樣才能做到有目標、有重點、有針對性、有層次地進行。
譬如:伊洛連通工程位于伊河河谷平原,地形簡單、地貌類型單一;地質構造較簡單,屬地殼較穩定區;工程水文地質條件良好;地質災害不發育;破壞地質環境的人類工程活動較強烈[3]。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為較復雜。
1.2 地質災害評估中應收集的資料:評估區范圍內及所在區域內的地質、水文、地形、物探、氣象、地震、構造等資料,資料在收集過程中力求準確、全面,對所收集的資料一定要分析鑒別,力爭做到去偽存真。
2.1 正確劃分地質災害類型
野外調查完成后,對調查的野外資料和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認真的分析總結。在資料的基礎上正確劃分地質災害類型,正確確定災種。在確定地質災害種類時,依據評估區的建設具體規劃及評估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情況,水文情況等綜合進行。
譬如:本評估區現狀條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不發育。現狀條件下,評估區地質災害小。
總之,地質災害發生的誘因大多數為多種因素的綜合、疊加造成,因此在確定地質災害種類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2.2 評價各種地質災害的危害性
確定地質災害種類后,正確評價地質災害的危害性對于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的選取是至關重要的。
評價各災種的危害性時,要依據各災種的發生可能性、危險性及各災種發生時造成的人、財、物損失來綜合評價。既不能偏高,更不能偏低。偏高易造成防治措施中的工程浪費,偏低易造成防治措施的安全性不足,造成更大損失[4]。
譬如:本評估區預測認為:區內工程建設有引發崩塌、滑坡地質災害的危險性。擬建伊洛連通工程樁號K0+000至K0+783.9,K3+735.0至K3+761.0渠段引發崩塌、滑坡災害的危險性中等;其他渠段引發崩塌、滑坡的危險性小。在建設期和運營期,工程建設本身有遭受崩塌、滑坡地質災害的危險性。擬建伊洛連通工程樁號K0+000至K0+783.9,K3+735.0至K3+761.0渠段遭受崩塌、滑坡災害的危險性中等;其他渠段引發崩塌、滑坡的危險性小。
在地質災害的種類及危害性確定之后,正確選擇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至關重要。在選擇地質災害防治措施時的原則是安全有效、經濟適用、主次有別、臨時措施和永久措施兼顧的原則。
譬如:本項目依以上原則,建議采取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如下。
①建議伊洛連通渠開挖后的邊坡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坡度、高度,并采取砌擋土墻、砌護坡、修坡面排水溝等防治措施。
②工程建設和使用過程中,采取一定范圍內禁止采砂,禁止破壞林木,禁止可耕地撂荒地等措施,保護地質環境,防止地質災害發生。
③建議查清伊河斷裂的位置,伊河防洪閘設計考慮伊河斷裂的影響。
④靠近建筑物挖渠時,要采取措施,保證建筑物的安全。
⑤工程設計與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上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內容,設計時要預留一定的安全儲備,建設期間嚴格執行有關建設規范規程,確保本項目的安全正常運營。
⑥工程施工期間注意防止挖方產生的突發性崩塌、滑坡對施工人員和機械制造成的不利影響。
⑦工程建設和運營過程中,應指定專人或委托專業隊伍對渠區地質災害進行檢測,發現問題及時呈報主管部門,及時采取措施。
⑧進行伊洛連通渠建設的同時要注意對現有地質環境的保護,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工程施工挖方、堆土等活動應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次生地質災害發生。
在地質災害防治過程中,外業調查和資料收集是根本,是災害種類劃分、災害危險性評價的依據,是防治措施選擇成功與否的保障。在地質災害種類劃分和危險性評價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到既全面又重點突出、既準確又明確。在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選擇時,既要安全有效,又要經濟適用。要想做到這一點,第一步就要對人們的生產活動所能帶來的地質災害,以及地質災害對人們的生命、生活、財產帶來的危害進行正確的評估,正確的劃分災害類型,正確的評價災害的危害性,提出正確的防治控結合的目標。要想達到對人為引起的地質災害的可防、可控的目標建議,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達到對地質災害可防、可控、防,就要在生產活動之前進行地質災害評估工作。
[1]陳昌彥,等.廢棄礦山植被恢復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關鍵問題分析[J].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學報,2011(2):21.
[2]姚宏知.淺議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中若干技術問題[J].西部探礦工程,2008(7):71-73.
[3]陳孟春,黃成民,等.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方法探討—以某電力工程為例[J].工程勘察,2006(11):26-27.
[4]安永梅.地質災害評估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J].能源環境,201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