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強(重慶運輸總公司,重慶 400021)
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是當今世界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因風險的客觀存在性、突發性及風險失控帶來的災難,必然要求搞好應急工作。石油石化企業涉及高溫高壓、易爆易燃、有毒有害等高風險,屬于勞動密集、技術復雜和連續型生產行業,業務領域廣、管理幅度大。因此,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實現安全生產,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迫切要求。
重慶運輸總公司一直承擔了部分社會責任和企業內部的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根據社會和石油企業內部的自身需求,按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四種類別突發事件。
1.1 石油交通運輸應急預案編制
以預案體系為構架。按照應急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構架原則,在《應對突發重大事件(事故)管理辦法》、《應急預案編制通則》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分別編制了總體預案和交通事故處置等十三項專項預案。即“1+13”模式。
以風險評價為基礎。通過風險分析與評價,明確風險控制是否充分,確定需要重點考慮應急對象,依據風險分析結果,對應急資源配置的合理性進行分析,為應急管理的決策提供幫助。
以預案管理作保證。一是評審。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初審,由公司總經理組織功能推演的方式進行管理評審,檢驗應急預案的操作性、關聯性。二是培訓。培訓應急人員如何辨識危險、報告和采取應急措施。三是演練。開展桌面和實戰演練,以檢驗預案、完善準備、鍛煉隊伍。四是修訂。為了保證應急預案能夠適應外部環境、人員和設備變化,每年開展應急預案修訂,確保應急預案對應急救援的指導作用。五是保障。為各基層單位生產指揮、安全管理配置必備應急救援器材,為應急搶險的效果提供保證。
1.2 參與的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200 6 年3月25日,重慶市開縣羅家2井再次出現井下復雜。急需各類搶險物資,重慶運輸總公司立即啟動《生產運輸應急搶險救援預案》,調集各類運輸資源和吊車資源,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快的速度將現場所需要的搶險物資運抵現場,確保了井控搶險成功。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公司在接到屬地地方政府救援指令后,立即啟動《重慶運輸總公司自然災害應急搶險救援預案》,應急救援人員按照規定的職責、流程和權限開展工作和反饋信息,使搶險救災物資完好準點到達,受到了主流媒體的好評。
2.1 應急響應時間短。由于應急事件往往具有突發性,再加之石油行業的高風險以及后果的嚴重性,現場一旦出現應急預警,就是刻不容緩。
2.2 應急資源量大。石油交通運輸應急搶險的主要職責承擔著搶險物資運輸任務,不管是社會應急搶險還是石油行業應急搶險,搶險物資多,需要運力數量大,甚至車型類別多,這就對石油運輸的搶險提出了更多車輛的要求。
2.3 應急管理要求高。一是石油應急搶險物資需求量大、類型多,有序組織難度大;二是石油行業生產現場所處位置偏遠,自建道路是唯一道路,應急物資運輸道路比做是應急搶險的生命線。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蘆山縣發生地震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第一時間內對成雅高速公路進行管制,確保抗震救災物資運輸生命線的暢通。
3.1 應急管理理念淡薄
公司的應急管理體系雖然在不斷完善,但許多人認為突發事件發生的幾率和可能性不大,存僥幸心理,認為突發事件是偶然的,遇到的可能性不大。
3.2 應急體系還不完善
應急預案適應性、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內容還需細化。對應急過程中的風險辨識不足、認識不夠,包括運行道路風險、裝載風險和應急人員及設備風險。
3.3 應急演練針對性有待提高
基層存在僅僅桌面演練或會議講解的情況,缺乏必要的安全分析和互動內容;應急演練活動只在少數部門、單位開展,公司專項應急指揮機構之間的協調聯動機制需進一步磨合。
3.4 應急物資和應急培訓不足
應急技術支撐體系較薄弱,應急管理基礎信息平臺建設滯后,應急裝備的適應性、先進性與目前應急搶險的要求尚有差距。
4.1 提高對應急管理的認識。新《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重點行業、領域建立應急救援基地和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保證正常運轉”。國家通過《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明確企業應急責任,應急管理已成為企業正常生產的一部分。
4.2 采用系統工程理論來指導應急管理。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應當遵循系統規劃、以人為本、科學實用、落實責任的原則。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做到重點風險管理有預案,安全管理制度為依據,應急處置、響應有程序為指導。應急響應有組織、裝備、隊伍作保障,應急恢復有措施,應急聯動有機制來補充,應急方案有專家和技術作支撐。提升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銜接性,保持基本要求的完整性,制定預防措施的針對性,實現組織體系的科學性,提高響應程序的操作性,保障應急措施的可靠性。
4.3 不斷提升應急管理手段。加強風險分析,提高風險分析和對事態發展的判斷能力,把日常的常態工作與可能出現的非常態應急管理結合起來,積極應對、提高對策,避免事故和減少損失。深化HSE體系建設中對風險的管理,通過風險分析和科學推演,分析出由于控制不力所可能產生的后果,完善應急預案,落實組織責任、應急措施監督檢查到位、應急物資和技術準備到位,繼而向系統化應急管理方面邁進。
[1]劉景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