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 耿偉(沈陽奧思特安全技術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的迅猛發展,礦山企業現代化進程不算加速,這些技術不但提高企業產量和質量,同時也對企業生產設備的功能性、精確性等方面提出新要求。良性運轉的電氣設備節約了成本、降低了安全隱患,更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機電設備廣泛運用的同時,對其操作和后續維護顯得尤為重要。安全防護如果得不到重視,電氣設備安全隱患很有可能造成嚴重損失和傷亡。
對于礦山企業,電氣設備安全管理通常不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電氣設施的安全運行。近年來,由于電氣設備原因造成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的事故不勝枚舉,無論是給企業還是個人所帶來的損失都是難以估量。所以,分析查找事故原因,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或杜絕此類事故的發生是礦山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2.1 以全壽命周期管理為原則的綜合管理體系。即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對設備的設計、安裝和使用維護等一些列過程進行科學統籌管理,也就是所謂的綜合管理模式。
2.2 以點檢定修為主導的設備維修管理體系。點檢定修管理模式是在點檢制、預防維修的條件下,將檢修負荷壓到最低限、強化減少維修停機時間、實現可預測的均衡修理負荷的一種維修方式。
2.3 以TPM為主導、結合點檢定修和綜合管理形成的設備管理模式。這一管理模式的主要問題是TPM管理的執行有效性。在那些實施TPM管理較好的企業,這一模式主要以TPM管理的基本方法為主實施管理。
3.1 電氣設備自身問題
電氣設備本身質量不合格,如電纜、隔爆開關等元器件質量不達標等,而且檢測設備配備不完善,這樣對于電氣設備的功效和安全性都無法做好監控。設備的配件不全,如維修工具、檢修工具及配件等。又如大型設備在運行工程中保護設施不到位等問題均屬如安全隱患。
3.2 設備操作人員技術不過硬,設備維護不夠
我國目前很多礦山企業仍然屬于粗放型經營,對于技術人員培訓不夠,僅僅停留在理論水平,沒有和礦山生產實際結合,使得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不精,能力不夠,無法發揮電氣設備效力,甚至對設備造成損傷,形成安全隱患。而且,多數大型企業往往實行重保養,輕修理的原則。也就是在日常管護方面,更為看重對于設備衛生、潤滑等方面維護,而對設備的校正等問題則關注力度不夠,造成造成設備實際技術狀況劣化。
3.3 企業安全管理意識不到位
雖然目前礦山事故頻發,但很多礦山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安全管理意識仍然不到位,很多礦山企業內部所制定的電氣管理制度形式大于內容,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并沒有形成很好的執行效果。如瓦斯、漏水的等問題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各項設備操作并不規范,責任分工不夠明晰。出現問題后追查責任人困難。
4.1 加強礦山電氣安全用具管理
礦山企業電氣安全管理,做好安全工作要嚴格按照電力企業工作規程進行管理,保證電氣設備經受測試考驗,通常包含以下測試:一是試驗裝置、器械等是否正確接地或絕緣;二是測試發動機、變壓器等機電設備;三是用電裝置安全性檢測;四是電氣設備最終產品測試,并進行接地絕緣試驗。例如,各類電纜必須密封絕緣干燥,避免漏電;膠蓋閘刀開關進線區域必須安裝熔斷器,鐵殼開關要實施接地保護;可移動式電動器械要配備軟橡膠電纜,并安置獨立開關。
4.2 充分考慮隱患,加強操作管理
通常,礦山電氣基本任務是進行監控、分析并對操作進行調整。但是在生產實際過程中,部分礦山企業為盡快完成產量,而忽視安全。為此,在關鍵操作和設備啟動步驟里,電氣管理人員要對設備中易出現隱患的環節充分分析,對重難點問題充分了解,形成對策,進而減小事故發生概率。在操作過程中更要嚴格管理。如某些電氣設備必須設置保護裝置,并且不得擅自進行拆除。進行合閘操作時,先閉合隔離開關,之后閉合負荷開關。分閘操作時則先關閉負荷開關,之后關閉隔離開關。
4.3 進行安全培訓,提高員工意識
無論多么高精尖的設備都是由人操作,因此,提高工作人員自我防范能力,加強安全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每個人只有在思想上認識到事故的危害,才能將其看成是重要方面,引起重視。電氣操作人員必須取得相應職業資格,其他人士堅決不得進行相關操作。安全管理單位負責人員應該加強對安全生產的檢查工作。在工作中提高他們對安全的意識和態度,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應該認真學習有關電氣安全管理的方針和政策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能夠將新的安全技術真正的落到每個工作人員的工作中。此外,還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條例,在整個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員應該認真的有目的的對項目進行監督,將礦山電氣施工的安全責任分解到基層,實現每一層之間的互聯,一邊能夠落實每一層安全。
礦山電氣安全關系到整個礦山企業生產,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整個礦山企業管理的重要構成部分,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提高自身生產效率,使得企業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