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內蒙古大唐國際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赤峰 025350)
集控運行模式是火力發電廠重要的生產運營技術改革,綜合我國的能源形勢現狀,展開對這一技術的研究具有積極的意義。
電力是確保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能源,而作為一種人工轉換二次能源,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得。如傳統的石化燃料(我國主要是煤炭),以及新型綠色途徑包括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從我國的能源戰略發展規劃來說,發展綠色生態電能是主要方向,但這一目標在短期內是無法實現的,即電能的需求與資源利用、生態環保還存在很大的矛盾。
“十二五”期間,我國一再提升綠色電能的比例,但火力發電量依然占全部電力供應的60%;結合實際需求,應該積極改進火力發電廠在資源利用、電能生產等方面的效率;這其中,集控運行控制模式可以顯著提升電廠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實現資源節約、提升生產效率等作用。
此外,加快現代化火力發電企業中集控運行控制模式的推廣,是順應集約化生產的需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的火力發電系統逐漸排除掉生產能力低、消耗能源多、污染嚴重的小型火電廠,在合并、擴大的基礎上,對原有的發電設備進行了升級;新的火電廠設備具有技術高新性的特點,在管理上自然不能以來傳統的模式。
簡單地說,集控運行模式(DCS)可以理解為“統一管理”或“集中管理”,是現代火電廠提升發電規模以后采取的單元制管理措施。在以往小型火電廠的生產運營活動中,汽輪機、鍋爐、發電機等設備管理都是分離的,而采用DCS模式之后進行集中管理;集控運行模式在執行方面是很復雜的,在現代化電廠的管理中,是針對整個發電廠的系統進行全面、綜合、集中式的控制。
現階段,我國電廠的集控運行模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分別是:階梯控制模式、分散控制模式和集中控制模式。
階梯控制模式,顧名思義,將整個電廠運營系統劃分為不同的控制層次,不同的層次負責不同的內容。例如監控層與控制層的劃分,其中,監控層用來獲取數據,控制層對數據進行分析,并通過層級來實現相應地管理內容。這種模式目前在我國電廠中存在較多,其原因在于,比較符合前期企業的行政管理體制,在等級化的作用下,提高集控運行集約化實現。
分散控制模式的技術要點比較復雜,在執行的過程中,對通信網絡和遠程監控技術的依賴性很高。本質上說,分散控制模式屬于一種“分散化”的集控模式,執行分散的對象是超負荷運轉、運營風險,而不是管理模式中的工具和人員。這種模式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減少錯誤的連帶性,縮小負面影響范圍。
集中控制模式完全是建立在現代通訊技術基礎上的,隨著信息化技術在電廠中的應用,已經提供了完備的條件,大部分電力企業都實現了基礎網絡架構。采取集中控制模式,可以實現管理模式的穩定性,提高數據傳輸和管理的效率。
集控運行控制模式的應用要依靠DSC系統來實現,DSC本身是一種綜合性控制管理體系,在針對設備的自動化管理水平方面有很顯著的效果。在通過相關的功能移植之后,火力發電廠的應用可以節約大量能源,確保系統的平穩運轉。
事實上,當前工業領域中普遍采用了集控運行控制模式,電廠集控運行模式的順利應用,除了在方式方法上改良之外,還需要注重基礎條件的建設。例如,通過生產管線技術的改革,完善網絡架構,加大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區域。
基于信息技術的創新的控制模式不僅可以減少人工操作的誤差,減少勞動力成本,同時還可以加強員工素養,優化資源結構,等等,而這些也是確保電廠實行集控運行模式的條件。
此外,電廠采用集控運行控制模式的同時,還要關注可能出現的問題,尤其是工作人員直接的安排。與傳統的管控模式不同,集控運行控制模式對負責人員的工作內容要求、職責劃分、工作步驟有明確的要求,只有按照要求嚴格的執行,電廠的生產才能正常運行,任何一個節點的疏漏,都有可能影響整個群組。
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良性軌道,相應地,針對電力能源的需求也會逐漸增加,要保障電力的供應就必須從多方面入手,單純地以資源投入的粗獷型生產方式已經不適用了。電廠投入集控運行控制模式,可以從設備自動化性能、資源節約、減少污染等多個角度體現自身的價值,是我國未來火力發電系統重點研究的對象。
[1]李超.淺析電廠集控運行控制模式及應用技術[J].科技與企業,2014,08:111.
[2]豆潮銳.發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在火力發電廠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33:60-61.
[3]李亞軍.火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的相關問題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33:112-114.
[4]馮澤睿,王望龍,張中興.火力發電機組集控運行的現狀與技術探析[J].硅谷,2013,12:128+143.
[5]王望龍,張中興,馮澤睿.火力發電廠運行中的集控系統運行技術及管理[J].硅谷,2013,12: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