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鈺(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遼寧 撫順 113000)
油氣管道安全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油氣一旦發(fā)生泄露輕則造成環(huán)境污染,重則引發(fā)爆炸,十分危險。目前油氣管道腐蝕情況嚴重,導致油氣泄漏。針對油氣管道泄漏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油氣儲運技術,這樣才能保證油氣安全運輸。
自然變化多端,油氣管道容易在自然環(huán)境影響下腐蝕。土壤中含有多種有機物質(zhì),其中硫酸鹽和硫氧化腐蝕作用非常大,對管道金屬表面形成腐蝕。海洋油廠運輸管道受到海洋鹽腐蝕,油氣管道容易破裂。大氣對管道腐蝕比陸地和海洋還要嚴重[1]。
油氣輸送過程中參雜許多腐蝕性雜質(zhì),其中包括二氧化碳、硫酸物、氯化物等等。油氣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遇熱會在油氣管道壁上形成水珠,硫化氫和二氧化碳氣體與水珠溶解,腐蝕油氣管道壁。而當油氣快速運輸時管道壁受到氣體沖刷,使管道壁金壁面裸露,加速管道腐蝕。
目前油氣儲運技術發(fā)展還不夠完善,控制風險能力有待提高。其中天然氣混合物儲運技術出現(xiàn)嚴重問題,天然氣不易儲存,它具有揮發(fā)快的特點。如何釋放天然氣和低成本儲存是油氣儲存技術一個難題。
我國地理環(huán)境復雜,一些地區(qū)環(huán)境特殊,氣候干燥,濕度明顯,這無疑給油氣儲運帶來困難。許多高原地區(qū)常年凍土,鋪設油氣管道技術難度大,再加上溫度低,油氣管道容易出現(xiàn)凍脹、破裂現(xiàn)象,而油氣管道一旦破裂,修補起來比較困難,造成危險[2]。
總體來說,我國油氣儲運還存在不足,標準體系建設并不完善。而油氣儲運技術一旦落后,會造成油氣管道破裂,油氣泄漏,對人們生活造成威脅。
油氣儲運系統(tǒng)有很多運輸方式,可以采用管道外輸送和管道輸送兩種方式。其中管道外輸送方式可以利用油輪,火車方式輸送。在管道輸送中加熱、增壓、添加改良劑等方法,然后通過中間站提取油氣分配給用戶使用。運輸過程中要想管道不會泄漏就要選擇適合的儲運技術。我國油氣儲運系統(tǒng)已經(jīng)有很大提高,一些油廠建立了油氣儲運自動化系統(tǒng),其中包括自動加熱技術、分水器設施、自動化處理污水技術等等。這些技術能夠保證油氣運輸過程中油氣管道安全,不會腐蝕和泄漏。
目前天然氣水合物儲運技術發(fā)展,為油氣在管道運輸中提供安全保障。其中包括地下水洞庫儲存、鹽穴庫儲存和吸附技術儲存。在油氣儲存過程中,加入天然氣水合物,適當加熱減少油氣的消耗。油氣遇熱容易蒸發(fā),在油氣蒸發(fā)上,將已經(jīng)蒸發(fā)的油氣通過技術手段再次便為液體,一方面減少油氣蒸發(fā),另一方面降低油氣管道的壓力,使油氣管道金屬壁光滑,不會被腐蝕,油氣儲存輸送順暢。
根據(jù)油氣管道特點,分布光纖傳感技術。當油氣管道泄漏時,對光纖聲波產(chǎn)生干擾,光纖受到聲波干擾后,光纖的直徑、長度折射率發(fā)生光波相位變化,測量傳感光纖相位變化可以收到管道附近振動信號,然后對這些信號節(jié)能型分析處理,就可以精確定位管道泄漏位置。還可以利用音波管道檢測技術。泄漏點產(chǎn)生的聲音順著管道壁傳播,利用音波設施能夠判斷出泄漏的位置,這種技術反應靈敏,定位精確準,可靠性強[3]。
目前世界油氣混合運輸技術已經(jīng)應用到實踐。海底混合運輸從挪威開始,它是一種水底流動開采技術,由自壓混合運輸海底管道、水下井口基臺、天然氣水合物抑制系統(tǒng)組成。這種混合運輸技術適應海底油氣運輸技術要求,使海洋水底變配電系統(tǒng)和自動化系統(tǒng)順利運行,運輸管道靈活使用。
油氣一般儲存在油氣管道中,如何進行有效儲存對油氣運輸方面非常重要。油氣儲存時可以采用吸附儲存技術。從實際發(fā)展來看,這項技術是一種新的技術,但在吸附過程中需要克服一些技術難關。這項技術應用范圍廣泛,經(jīng)濟適用性強。吸附儲存技術主要包括天然氣吸附,天然氣吸附過程中要注意活性炭可持續(xù)利用問題;天然氣凈化處理問題;脫附熱效應問題[4]。
油氣儲運過程中,保護油氣管道安全成為重點。油氣儲運過程中,油氣管道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對油氣管道進行腐蝕,油氣運輸造成的沖擊力也對管道進行腐蝕。管道腐蝕嚴重就會出現(xiàn)管道泄漏現(xiàn)象,這樣污染環(huán)境,對人類生命構成威脅。因此要采取有效油氣儲運方式,加強管道檢測技術,提高油氣儲存安全性,采用油氣混合運輸技術和天然氣水和物儲運技術,減少對油氣管道的腐蝕,延長油氣管道使用時間,使油氣管道不會泄漏,為人類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1]王宗裕,肖旭暉.油氣管道泄漏原因分析[J].科技視界,2014,14(02):264.
[2]高山.油氣儲運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創(chuàng)新[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4,23(05):7-8.
[3]段純?nèi)A.淺論油氣管道泄漏的自動檢測技術[J].山東化工,2012,10(08):21-23.
[4]趙泉安,陳娜.油氣儲運技術的現(xiàn)狀及趨勢[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2013,13(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