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明
摘 要: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是人類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前提。目前,環境檢測質量管理工作“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普遍存在,因此,加強全過程質量管理才能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提高環境監測管理對于全面提升我國環境管理水平,改善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該文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角度出發,探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建議。
關鍵詞:強化 環境 質量管理 監測
中圖分類號:TU20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a)-0096-01
最近幾年來,人們的環保意識已經有所提高。為了防止環境越來越惡化,我國開展水專項、污染源普查、土壤調查、環境宏觀戰略研究等重點環保工作的深入開展,環境監測的技術監督作用日漸顯著。所以,在對環境的監測中,必須加強其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1 環境監測的內涵、意義及任務
1.1 環境監測的內涵
環境監測具備了政府機關及其直屬行政事業和科技事業單位的主題要素,是環境監測全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包含了保證環境監測數據準確可靠的全部活動和措施。環境監測技術的范圍包括了:水、氣、聲、土壤等相應的技術規范。而制定這些規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監測過程中的標準,它是管理環境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一個系統工程,最重要的是環境監測還有為改善環境質量服務的職能。
1.2 環境監測的意義
環境監測是掌握環境質量狀況和發展趨勢的重要手段。我國環境監測軟件、硬件建設都得到了加強,對監測各種環境污染因子形成了一定的監測能力,為有關部門監督污染排放、控制新污染源。
1.3 環境監測的任務
第一:進行環境質量方面的監測、提供環境質量狀況、防止污染措施及發展趨勢。第二:進行污染監督方面的監測,為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的功能。第三:進行環境科研和服務方面的監測,發展環境監測技術,為社會做貢獻。
2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現狀分析
2.1 當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環保局在全國環境監測系統內有效的開展監測工作,監測能力及發展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但是,相比較硬件基礎設施的改善與進步,在質量的管理建設方面卻形成對比,存在一些問題。
2.2 環境編制的頒發可操作性差
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環保局在1991年制定并且實施了相關環境編制及實施辦法《環境監測保質證管理規定》、《環境監測人員合格制度正》以及《環境監測優質實驗評比制度》,但是其內容卻與實際工作存在差異。例如:內容與實際工作要求不符合、可操作性差,導致在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存在,環境監測人員對管理系統中具體職責尚不明確、理解不到位、考核無法反映環境實際情況等問題。
2.3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手段的滯后
我國環境監測工作開展經歷了數十年,質量控制方法逐漸完善。但是,由于我國環境監測面牽涉面比較廣闊,影響因素比較多,與環境質量監控方法的手段相比較,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和難題,導致數據準確性的降低。與環境管理的要求及監測技術的發展相比較,環境監測標準的技術化、科技化都表現出滯后與不完整,從而,環境質量管理的進一步發展工作受到了約束。
2.4 現場監測技術管理的欠缺
大多數環境監測站所處的地區,環境比較復雜,對監測技術要求高,例如:踩點、取樣、現場施工等等,但是實際的工作情況中,由于不同條件下的監測部門,監測技術的差異、人員的不同,導致現場監測技術管理存在欠缺。例如:有關部門監測人員素質低下、不負責任、推脫責任,其次還有環境復雜的因素無從下手,諸多情況導致在現場監測中出現很多問題。
3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對策及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環境監制管理系統
我國在2007年頒布了《環境監測管理辦法》,從2007年9月1日起實施。其目的是為了使環境監測單位更好的進行操作。此外,在遵守《環境監測管理辦法》的同時,環境監測單位應當與自身的情況相結合,在制定環境監測方案、采集樣品、計策分析、數據處理、邊寫報告等環節中,制定一套健全并且對自身管理有用的環境質量管理體系。
3.2 定期的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能和水平,對提高環境監測的質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例如:不同的地理環境需要不同的監測方法,才能夠適應監測工作的需要。然而這就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避免使用單一、落后的監測模式,造成監測工作無法順利進行。此外,還應當提高競聘的門檻,避免不專業的人員進入,為監測機構引進更加專業的人才。
3.3 加強監測站最高領導者的作用
監測站領導應當對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高度重視。例如:領導親自參與檢測工作、帶頭示范,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共同努力,一起把好環境監測工作的關。
3.4 強化現場監督質量管理
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因現場監測的因素很多,確保樣品的真實性,在保證員工專業水平及素養的同時,應當強化強化監督質量的管理。例如:要求掌握相關的現場監測、熟悉各種生產步驟及工藝等,對現場的監督管理工作做到縮小現場監測數據的差異性。
3.5 建立健全環境監測網絡體系
監測站由于網絡建設的滯后,及系統結構布局的不完善沒能有效地整合與組織,沒有切實的形成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導致其潛在作用功能的發揮受到限制。因此,建立健全的環境監測網絡體系,能加強環境管理工作的完善。
4 結語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一項艱巨且任重道遠的工作。全面的提高環境監測水平,是環境監測為環境保護管理、科研和執法等活動提供技術支持的前提。只有不斷探索加強全過程質量管理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才能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和持續改進,并且還給人們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環境。
參考文獻
[1] 黃月紅.淺談新時期環境監測質量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3).
[2] 劉旭陽.如何加強基層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J].環境保護,2012(16).
[3] 吳秀杰.淺析如何加強環境監測能力與質量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