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
從布拉格一路向西,大概一百多公里,終于到達了心心念念的卡羅維發利。小城依山而建、群山環抱,一條清澈的小河沿著山谷順著小城自東向西流淌,街道就建在小河的兩側。通過查詢,這條小河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奧赫熱。小城東西長,南北短,外圍是郁郁蔥蔥、莽莽蒼蒼的群山。好一處風光秀美之地。
不可不提的溫泉熱礦
來到這里才知道,這邊的溫泉水不是用來泡而是用來喝的!在街邊或是廣場、大廳,溫泉的出水口都加裝上了不銹鋼外罩,但沒有開關,因此屬于長流水。出水口多數都是露天的,供人們隨時取用。水是免費的,可用來接水飲用的杯子得自備。這里的溫泉資源十分豐富,礦泉水從地下2000多米深處噴出。城內有幾十個泉眼,每個泉眼噴出的泉水溫度都不一樣,最高者達72℃,不過我可沒有這個魄力去體驗如此滾燙的水。熱礦水,同樣是一種價值很高的重要礦產資源,礦泉水中含有30多種礦物質。卡羅維發利,像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中國五大連池和俄羅斯礦水城一樣,屬于典型的熱礦水類礦業城市。
關于卡羅維發利熱礦水城的名字,還有一個非常神奇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喜愛打獵的捷克國王查理世到此狩獵時,一只小鹿被國王射傷,跛著腿逃去,國王策馬緊追,追小鹿的獵狗跑入山下泉中,國王感到溫熱的泉水涌出,命御醫對泉水進行化驗,結果證明泉水對治療多種疾病有奇效。為此,人們在山上為礦泉的第一個受益者——小鹿豎起了一座雕像,小城也有了“卡羅維發利”的名字,即“查理溫泉”的意思。
噴泉大廈與溫泉長廊
我們特地跑到整個泉城的中央區域,泉眼基本上都圍繞著周邊分布。卡羅維發利噴得最高的溫泉叫“弗熱德洛”。當地政府專門為這個溫泉蓋了一座大廈,將溫泉置于大廈之內,泉比樓老,自然這座大廈也就被稱為弗熱德洛大廈。同處于這個大廈內的除了這個景觀噴泉外,還有數個可供人飲用的溫度不等的熱泉。這座大廈同時也是一個地鐵站出入口,還是一個專門出售卡羅維發利水晶制品、溫泉杯等特色商品的微型商場。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停止營業時,這座大廈的大門是上鎖的,只有當大廈開門時,游人才有機會一睹噴泉的風采。
在弗熱德洛溫泉大廈里,根據溫泉的溫度一字兒排開5個出水口,每個出水口的溫度都各不相同,最高的72℃,最低的31℃。這不同的溫度是人工調節而成的,因此這里的5個出水口也就不被計算在整個城市的12個天然出水口之中了
在里面逛逛,發現有很多精致的玻璃制品,當然,到這里不得不買的是制作精美的小瓷壺(價格在2美元左右),可以用它逐一品嘗不同溫度的礦泉水。卡羅維發利的精美小瓷壺,價值雖然不高,給人留下的印象卻意味深長。現買的溫泉杯,可以拿在手上邊走邊喝,既美觀還實用。這里的溫泉杯可不同于別處,設計非常巧妙地把杯口和把手融合為一體,非常方便人們端著盛滿礦泉水的杯子邊走邊喝。杯子的造型真是千奇百怪,卻又都十分可愛。
卡羅維發利有共有三條溫泉長廊,最出名也是裝飾最豪華的是“磨坊長廊”。磨坊長廊的兩端和對面,都是鱗次櫛比的商店和咖啡廳,人們熙來攘往、或集中在臨河的長椅上棲憩,因此在我們眼里,這兒也基本上算得上是這座小城的中心地帶了。可是,在磨坊長廊卻并沒有發現有什么磨坊,幾乎在整個泉城都沒發現,想必早先的奧赫熱河上是有磨坊的,這點疑惑,留待來到這里的朋友考證吧。精美的車站長廊,在歷史上也正是卡羅維發利的老車站。長廊是用什么搭建的?開始我們以為是鐵質的,其實不是,是木質的。長廊的雕飾不厭其煩,其做工精致、細膩,與德沃夏克長廊有得一拼。只是這個車站可能早已廢棄不用了,目前只是泉城保留的歷史遺跡之一,是泉城街景的一部分,同時也是12處泉眼中的一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