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森 孫洪海 吉林省東豐縣沙河鎮畜牧獸醫站 136300
奶牛產后癱瘓又叫乳熱癥,是奶牛生產后比較常見的代謝類疾病。導致奶牛產后癱瘓的原因較多,了解這些病因并做好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季節變化和外界環境的影響。懷孕奶牛在分娩前后所需的蛋白質、脂肪和糖分等營養物質越來越多,如果趕上冬季,氣溫急劇下降,奶牛體內的血糖等能源不能滿足代謝的需要,神經體液的調節水平等都較低,使奶牛發生產后癱瘓的概率大大增加。如果環境潮濕、積糞,奶牛長期經受陰雨水淋,風寒邪毒就會侵入奶牛體內,致使其筋絡阻塞,誘發產后癱瘓[1]。
(2)年齡的影響。奶牛產奶的最佳時期是5~8 歲齡,數據表明,奶牛產后癱瘓的發病高峰期也是5~8 歲齡,這說明奶牛產后大量營養物質及血鈣進入初乳,奶牛身體所需的各種養分不能有效補充,各項機能如腦神經等組織功能不足,很容易使奶牛發生產后癱瘓。
(3)低血糖和低血鈣的影響。奶牛在分娩時,腹內壓下降使得腹腔器官充血,另外受神經體液調節的作用,乳房及肝臟等血管擴張,使得血液循環加快,大腦血流下降,血糖供給不足,導致腦神經組織缺氧和缺糖,腦神經功能障礙就會影響奶牛的運動和呼吸。奶牛產后血糖偏低,其血清鈣和磷的濃度如果不能維持在正常范圍,就會影響奶牛體內細胞內外鈣的主動送轉,低血糖和低血鈣是奶牛發生產后癱瘓的重要原因。
(4)飼喂水平的影響。奶牛在干奶期如果精料喂量過多,日糧中蛋白水平和鈣的含量超過正常水平,都容易促使產后癱瘓的發生[2]。
(5)產后感染以及產后綜合癥的影響。奶牛在生產過程中,產道及盆骨的肌肉和韌帶容易損傷,如果助產方法不當,可能造成奶牛子宮破裂,引起大出血及產后感染或其他并發癥的出現,導致奶牛臥地不起,如果這時發生敗血癥是非常危險的。另外,奶牛生產后,容易產生消化不良現象,使體內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流失嚴重,這些都是造成奶牛產后癱瘓的原因。
(1)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保持奶牛圈舍干燥、清潔,給奶牛提供足夠的活動范圍,減少外界因素刺激。冬季注意對奶牛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使奶牛在適宜的環境溫度中待產。還要做好定期消毒和防疫免疫措施,以有效降低產后癱瘓的發生。
(2)提高飼養人員的技術水平,科學補充鈣磷等物質。在奶牛干奶期和圍產期,用科學喂養的手段促進奶牛體質狀況的改善和適應高精飼料模式的轉變,減少疾病的發生。在圍產期前后,飼喂的日糧品種應保持一致,對于精飼料的增加要循序漸進,使奶牛逐漸適應。特別注意科學均衡的日糧以及鈣、鎂、磷等各類微量元素的補充,以預防產后癱瘓的發生。對于高產、老齡奶牛,特別是有產后癱瘓病史的奶牛,最好在產前連續3 天通過靜脈注射的方法補充鈣、磷,對預防產生癱瘓有很好的效果[3]。
(3)正確的助產以及產后防護。奶牛生產時助產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損傷產道和神經,引發感染或產后癱瘓。奶牛在生產后不要立即擠奶,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第一次不要把奶擠干凈,以后逐漸增加擠奶量,到奶牛生產后第6 天開始擠凈奶,防止鈣從初乳中大量排出,避免血鈣驟然下降導致奶牛產后癱瘓。
奶牛產后癱瘓是比較易發和復發的疾病,其特點是發病快,表現為精神沉郁、昏睡、知覺喪失、四肢癱瘓,但是只要平時加強管理,科學喂養,生產過程中注意保護,預防感染,還是能夠有效預防的。
[1]郭海晏.治療38 例乳牛產后癱瘓的體會[J].中國獸醫科技,2001(08)45-46.
[2]韋進鐘.奶牛產后癱瘓的診斷與防治[J].畜牧與獸醫,.2003(11)90-91.
[3]傅春貴.鈣劑治療奶牛產后癱瘓效果好[J].河北畜牧獸醫,2003(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