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林 貴州省遵義縣芶江鎮農業服務中心 563102
作為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牧草栽培是農業產業結構得以調整的核心內容。針對傳統農業區,通過優質牧草的大力種植,必然對耗糧型畜牧業向節糧型畜牧業的轉變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從而建立起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
在種子的選擇上,必須通過多種方法(如水選、機選等)來進行選擇,選擇飽滿、顆粒大、芽率高、成熟好的種子進行種植,將那些不飽滿的雜質、皮殼、籽粒等去掉。其次,要特別注重種子的處理環節。針對病蟲多發地塊,應該通過殺蟲劑拌種的方法來防治地下害蟲。而要想徹底防治病害,則可以通過殺菌劑拌種、變溫浸種、擦破種皮等方法來實現。在播種之前,一定要對牧草進行適當的曬種處理,將種子放于陽光下晾曬2~3 天,每天都必須翻動3~4 次,同時在播種之前也可以用溫水對種子進行浸泡。具體的浸種方法為:每5kg 禾木科種子加水5~7.5kg,浸泡1~2 天;每5kg 豆科種子加溫水7.5~10kg,浸泡12~16 小時。種子在浸泡處理完成后,應該放置于較為陰涼的地方,并每隔幾個小時對其進行翻動。在此基礎上處理1~2 天即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播種工作[1]。
(1)播種時間。在播種的時間上,有春播、夏播與秋播三種選擇。而要想確定具體的播種時間,就必須根據相應的水分、溫度和田間雜草的危害程度,以及牧草的生物學特性等因素來確定。一般情況下,如果土壤溫度上升到了種子發芽所需的最低溫度,并具備雜草少、墑情好的外部條件,那么在病蟲危害較輕的時期進行播種是最適宜的。寒冷地區需要對牧草的越冬性進行充分的考慮,而干旱地區則需要對土壤墑情引起足夠的重視。
(2)播種方法。撒播、條播、帶肥播種等是優質牧草的具體播種方法。一是撒播。是將種子均勻撒在土壤的表面,并且輕耙覆土。在寒冷地區的冬季,將種子撒在地面后并不需要進行覆土,而通過結凍、融化的自然作用便能夠有效地將種子埋入到土壤當中。二是條播。這種播種方法是在每隔一定距離的時候將種子播種成行,而在播種的過程中也必須進行覆土。濕潤地區或者具有灌溉條件的地區,條播的行距往往在15cm 左右。而在干旱的條件之下,條播的行距則為30cm 左右。收種用草的行距在一般情況下都是45~100cm。三是帶肥播種。在播種時將肥料施于種子的下面,而施肥的深度往往在播種深度以下的4~6cm
(3)播種量。土壤的肥力、播種的方法與時期、整地的質量、氣候條件,以及牧草種子的生物學特性等,是決定播種量的根本因素。優質牧草的播種量也與牧草種子的凈度、品質等因素有關。如果土壤墑情良好、播期較早、土地較肥沃,那么可以選擇適當少播。反之則需要多播。通常情況下,小粒種子的播種量是較少的,大約為4.5~7.5kg/hm2。大粒種子的播種量較大,大約為15~30kg/hm2[2]。
(1)基肥。以有機肥作基肥是牧草施肥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而整個施肥過程必須結合整地來進行。一般情況下,施用22500~30000kg/hm2的有機肥效果最好。對沒有進行有機肥施用的地塊,必須進行化肥的施用。而對于有機肥充足的地塊,可將化肥作為底肥,可以不施或少施。
(2)追肥。氮肥是追肥中使用最多的肥料。追肥處理往往都是在苗期或者刈割后才進行的。對于播種之前及具有充足基肥的地塊而言,可以不施或少施追肥。但是,大多數牧草在刈割之后,都必須立即進行追施處理,刈割多少次就要追肥多少次。氮肥是追肥過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肥料,主要以碳銨、硫胺和尿素為主。在追肥處理完成之后,必須立即進行灌水處理。多年生豆科牧草,每一年都要追施150~300kg/hm2的優質過磷酸鈣。通常情況下,深施的季節都選在春季,當然也可以分別在春、秋兩季進行兩次施肥。
[1]毛力權.牧草栽培要點及利用技術[J].湖北畜牧獸醫,2013,10:51-52.
[2]毛桂明.優質牧草高產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0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