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磊
中職教育近年來蓬勃發展,辦學形式專業化、多樣化。除穩定在校生外,還要逐步擴展校企合作、半工半讀培養模式,擴大招生范圍,增加招生數量,服務企業,增產增效。筆者根據實踐經驗,在此對煤礦地質專業校企合作、半工半讀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以期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育現狀
近年來,我國致力于加快構建現代化教育體系,加快完善職業教育國家制度,深化校企合作、產教結合,加強行業指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職業教育得到較快發展。同時,普通高中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又導致中職招生數量減少,所招學生文化知識水平較低。就企業在職員工來說,企業要求在職員工不能脫崗,只能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二、煤礦地質專業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1.煤礦地質專業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地位較低
為滿足煤礦企業要求,輸送優秀畢業生,中職教育課程設置偏重專業、偏重實訓。在大部分以煤炭專業為主的學校中,往往更側重煤礦主體專業教學,煤礦地質在非地質專業的煤礦專業課程體系中地位較低,學時分配較少,理論實踐不足,課程缺乏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
2.教學資源有限
首先,半工半讀教學模式中一般采用多媒體教學,缺乏傳統教學中的板書、模型、實物,缺乏現場感,煤礦地質專業授課過程中諸如地質羅盤、巖礦石標本、地質構造等工具模型無法進入教學現場,學生無法見到實物,對使用方法、特征、結構無法深層次理解。其次,師資隊伍缺乏,目前我院半工半讀培養規模逐步擴大,教學點迅速增加,原有的師資隊伍已不能滿足當前需要,煤礦地質教師缺乏,現有教師任務增加,由于精力有限導致教學質量有所下降。最后,教學管理有待提高,半工半讀教學受條件制約一般為大班教學,每班學生60到100人,班級人數多,教學難度大,缺乏配套管理人員,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管理跟不上,課堂紀律無法保障,最終影響教學質量。
三、提高煤礦地質專業教學質量的對策
1.深化煤礦地質專業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方法
在認真分析生源構成、做好課前問卷調查、搜集學生在煤礦地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做好教學改革,避免經驗主義、教條主義,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工作實際出發,課堂與實際緊密結合,提高課堂利用率。具體措施有:
①優化煤礦地質專業教學計劃和大綱。在制訂前要認真到合作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的需求,使制訂出的教學計劃和大綱能夠滿足合作企業對煤礦地質從業人員的要求。②優化煤礦地質專業教材。編寫適合于煤礦企業發展的煤礦地質專業教材,及時引進先進知識、先進設備,現場實地調研,總結工作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根據工種需要,為學生配備相關教材。③優化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基本情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注重煤礦地質專業基礎知識的講授,剔除計算公式、受力分析、地質說明書等復雜知識,統籌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
2.搞好校企合作,優化師資隊伍
中職教育是學生和企業的橋梁,為了適應經濟發展和行業需求,為企業輸送能夠獨立、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務的技能型人才,必須保證師資隊伍的穩定,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展、延伸、豐富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和外延。
①建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加強管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對師資隊伍的建設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能夠加快實施“人才興?!睉鹇?。為提升教師的職業教育能力和實踐技能,確保半工半讀培養模式有效開展,學院應該根據半工半讀教學特點進一步明確煤礦地質專業教師的工作職責、考核辦法,完善管理規定,并在嚴格考勤、加強管理等各方面下功夫,確保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②擴展培養途徑,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力培養一批能夠把握專業發展方向、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職業技能的專業教師,開展“以老帶新”活動,提高青年教師各項能力,同時建立“師徒聯系幫教機制”,使青年教師能深入企業,理論聯系實際,學習新知識、新裝備、新工藝,及時更新專業知識。
③充實兼職教師隊伍,加強專業建設。聘請企業煤礦地質專業技術能手深入教學現場指導,提高實習實訓教學質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與兼職教師的溝通,了解當前煤礦地質專業新技術、新裝備,以及對從業人員的新要求,及時調整煤礦地質專業教學內容與方法。
3.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管理
首先,針對煤礦地質專業教師,學院專門制訂了《學院教師管理制度》,建立督導小組,定期聽課,指導教學工作。其次,針對學生專門制訂了《半工半讀學員學籍管理規定》,其中學生成績評定規定要求做到四個統一:統一命題、統一監考、統一評卷、統一登分。同時,根據半工半讀教學特點,調整理論課平時成績和卷面成績比例,平時成績由30%調整為40%,考試卷面成績相應由70%調整為60%,平時成績由學生課堂出勤、表現及生產單位給予鑒定綜合評定。
總之,學院和企業建立半工半讀教學模式,實現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贏,雖然在煤礦地質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但作為企業和學生的橋梁,我們應該勇挑重擔,立足實際,不斷探討半工半讀教學模式的新思路、新機制,使半工半讀教學模式進一步成熟和完善,為企業輸送更多合格人才。
(責編 李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