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雅楠
[摘要] 目的 觀察和分析有晶狀體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體(TICL)植入術矯治復性超高度近視散光的安全性、有效性、穩定性。方法 選取2013年2—12月復性超高度近視散光患者32例(60眼),采用有晶狀體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體(TICL)植入術矯治,對患者手術前后隨訪6個月,觀察患者屈光度數、最佳矯正視力、裸眼視力、眼壓、裂隙燈顯微鏡檢查、角膜內皮細胞計數、超聲生物顯微鏡、Obscan-II角膜地形圖等,觀察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及屈光狀態。結果 患者術后裸眼視力均優于術前(P<0.05),最佳矯正視力與術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日、1個月、6個月三個時期眼壓與術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角膜內皮細胞計數與術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前后眼屈光度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各時間點前房深度優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前后ICL拱度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有晶狀體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體(TICL)植入術矯治幾乎不傷及眼表,術后并發癥少,其矯正視力的效果較好,術后屈光狀態穩定,具有良好的可預測性,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TICL;復性超高度近視散光;人工晶狀體軸;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 R77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2(b)-0107-02
近視是平行光進入眼內后在視網膜之前形成焦點,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病人主觀感覺看遠模糊,看近還清楚,用凹透鏡矯正近視。自2~3歲到學童期的多數兒童都會成為正視眼。未滿6歲的寶寶少有近視的癥狀,所以尚不構成問題。不過,若遠視或散光嚴重,視力的發育會受到阻礙,所以,必須早期發現[1]。該研究回顧性分析該院2013年2—12月復性超高度近視散光患者32例60眼,采用有晶狀體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體(TICL)植入術矯治,觀察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穩定性,療效明顯,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復性超高度近視散光患者32例(60眼),年齡18~50歲,平均(28.06±5.82)歲;男14例(25眼),女18例(35眼)。術前屈光度:球鏡-6.82~25.83(-16.52±4.67)D,柱鏡-1.52~-5.72(-2.62±1.46)D,隨訪6個月。全部患者排除青光眼、白內障、高眼壓、視網膜脫落、葡萄膜炎、周邊視網膜變性及裂孔等眼部疾病,排除心臟疾患及全身性疾病者。
1.2 手術方法
早在運用角膜切開術治療散光時,人們曾在白內障摘除植入球形人工晶體以后,在角膜陡峭的徑線處作一條或幾條橫行切開,以矯正散光,這應該屬于一種聯合術式。橢球形人工晶體植入的手術方法與白內障完全相同,經透明角膜的小切口途徑術后無需縫合,不會引起手術性散光,有利于掌握散光度數,更適于此。患者術前應仔細測定散光度及軸向,植入人工晶體時,將橢球形人工晶體的軸調整于術前檢查屈光度高的徑線處。理論上講,通過植入不同度數的人工晶體,可以矯正各種度數的散光以及近視和遠視。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小瞳下和散瞳驗光、裂隙燈顯微鏡檢查、裸眼視力及最佳矯正視力、散瞳檢查晶狀體及眼底情況、眼壓、Obscan-II角膜地形圖、角膜內皮細胞計數、超聲生物顯微鏡等,觀察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及屈光狀態。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對手術前后患者視力進行Wilcoxon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獨立樣本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對各時期數據進行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前后裸眼視力情況
患者術前視力均低于0.1,平均(0.07±0.03),最佳矯正視力:0.2~1.0,平均(0.61±0.30);術后6個月裸眼視力0.5~1.0,平均(0.69±0.30),最佳矯正視力為0.5~1.0,平均(0.72~0.28)。經比較,患者術后裸眼視力均優于術前(t=5.16, P<0.05),最佳矯正視力與術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27,P>0.05),見表1。
表1 手術前后患者裸眼視力及最佳矯正視力
注:“*”手術前后患者裸眼視力及最佳矯正視力比較,P<0.05。
2.2 眼壓及角膜內皮細胞計數
術后1日、1個月、6個月三個時期眼壓與術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角膜內皮細胞計數與術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1.66,P>0.05),見表2。
表2 患者手術前后眼壓和角膜內皮細胞變化(n=32)
2.3 屈光度、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
術前屈光度,球鏡-6.82~25.83(-16.52±4.67)D,柱鏡-1.52~-5.72(-2.62±1.46)D。術后6個月時實際矯正屈光度為-6.82~20.63(-13.28±4.38)D,差異具有統計意義(t=5.16,P<0.05)。術后各時間點前房深度優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08,P<0.05),手術前后ICL拱度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15,P>0.05),見表3。
表3 手術前后前房深度、ICL拱度的測量(x±s,μm)
注:“*”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并發癥
2例患者出現高眼壓,共3只眼,口服醋甲唑胺和采用降眼壓藥水后眼壓基本恢復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現白內障、視網膜脫落、角膜內皮失代償等嚴重并發癥。endprint
3 討論
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是矯正屈光不正的手段之一,如何選擇合適的患者,嚴格把握好手術適應證至關重要。手術前必須與患者仔細討論有關手術風險、效果以及其他矯正選擇的問題,讓患者有一個現實的期望值,并且把選擇權交給患者,這些工作是手術成功、患者滿意的前提[2]。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應該在無活動性眼部疾病的眼上施行。因此應該進行仔細的裂隙燈檢查。對于已經存在白內障的患者,最好施行白內障摘除術或透明晶體置換術[3]。有晶體眼人工晶體,特別是前房型人工晶體可能合并有角膜內皮細胞的丟失,對于虹膜存在異常的病例[4]。
人工晶體植入術的主要并發癥是青光眼和白內障,這主要與手術操作、ICL過長、前房變淺、人工晶狀體拱形部分導致鞏膜前凸等因素有關。常規手術切口多位于上方,由于縫線的關系,術后短期多表現為循規性角膜散光。術后長期可能向反規性散光轉移[5]。做兩側正對的側切口,有利于調整晶體,晶體可以從3.0~3.2 mm的透明角膜切口植入眼內,當晶體植入前房后,通過側切口用特殊設計的壓迫鉤將晶體的足盤塞入虹膜后方[6-7],操作中注意不要觸碰晶狀體表面,確定晶體的位置以后用縮瞳劑收縮瞳孔,清除粘彈劑。手術后少數患者發生慢性葡萄膜炎反應以及由此引起的角膜內皮損傷、白內障都屬于不可避免的并發癥,如果出現這樣的并發癥,要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觀察,如果發生不能控制的炎癥、角膜內皮細胞密度持續下降則需要取出人工晶體。Bloomenstein等對65眼等效球鏡平均為-8.00 D的高度近視患者行有晶體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后,52.31%的患者術后裸眼視力大于或等于1.0,92.3%的患者術后裸眼視力大于0.5,隨訪1年結果發現,患者術后矯正視力等于或優于術前矯正視力。美國FDA認為,術后裸眼視力大于或等于0.5以上患者占手術人數的半數以上則證明手術室有效的。Perez-Santenja等的研究顯示,64%的患者術后矯正視力與術前相比較好。研究結果顯示,患者術后裸眼視力、眼屈光度、前房深度均優于術前(P<0.05),與上述學者研究結果基本一致[8],這表明有晶狀體延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植入術在提高患者視力、促進人工晶狀體軸穩定性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充分說明了有晶體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體植入術的有效性。
總之,有晶狀體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體(TICL)植入術矯治幾乎不傷及眼表,術后并發癥少,其矯正視力的效果較好,術后屈光狀態穩定,具有良好的可預測性,值得臨床推廣,但限于該文樣本例數較少,今后有待于增加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參考文獻]
[1] 魏靜,吳杰,羅斌,等.有晶體眼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超高度近視的臨床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2):131-133.
[2] Zheng GY,Xu D,Guo HL, 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f visual quality after aspherical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traumatic cataract[J]. Zhonghua Yan Ke Za Zhi,2013,49(12):1118-1123.
[3] Matsuo T.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unilateral congenital cataract with minimal levels of persistent fetal vasculature in the first18 months of life[J].Springerplus,2014,3:361.
[4] 唐耀冰,王曉艷.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后房型折疊式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76例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3):31-32.
[5] 劉恒,吳燕,段烈英.有晶狀體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矯正高度近視的護理體會[J]. 西南國防醫藥,2012,22(10):1116-1117.
[6] 李昆,高丹宇. 有晶體眼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的治療體會[J].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2,33(3):278-279.
[7] Khokhar S,Sharma R,Patil B,et al.A safe technique for in-the-bag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pediatric cataract surgery[J].Eur J Ophthalmol,2014,25(1):57-59.
[8] 胡春明,謝漢平,汪輝,等.有晶體眼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后穩定期高眼壓發生的相關因素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2,34(20):2108-2111.
(收稿日期:2014-09-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