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革

摘 要:基于IEC61850標準的通信要求,構建了兩種可行的數字化牽引變電所通信網絡(CNDS)用以服務所內的綜自系統(IAS)。分析了它們的網絡性能,并在OPNET軟件中搭建相應的仿真模型,模擬不同的通信場景進行仿真驗證。結果表明,所構建的兩種通信網絡均能夠滿足IEC61850標準對傳輸時延的要求,網絡性能良好。
關鍵詞:IEC61850 數字化牽引變電所 綜自系統 網絡仿真
中圖分類號:TM7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b)-0027-02
IEC61850標準作為迄今為止最完善的變電站通信協議,是實現變電站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基礎。高速電氣化鐵路客運專線具有速度快、節能環保和乘坐舒適的優點,是鐵路客運的必然發展趨勢。牽引變電所是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的核心部分,為整條線路提供電源,同時它也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用戶之一。
顯然,高速、可靠的CNDS是完成牽引變電所綜合自動化功能,達到牽引變電所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必要前提。
1 CNDS的組建
CNDS的組建主要存在兩種主流方式,一是將過程層子網作為獨立部分進行組建,與站級網絡分開配置,稱為獨立過程層子網方式,缺點是各功能間隔之間無法進行信息共享,另一個是全站使用唯一的網絡進行連接,過程層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成為全站唯一網絡方式。
2 獨立過程層子網方式下的CNDS實時性能仿真分析
2.1 過程層子網仿真分析
過程層子網上主要傳輸的數據包括:SV報文和GOOSE報文,這些報文種類較少,數據流量較為連續,且相對穩定,所以對過程層子網的仿真主要考察網絡的穩態性能。
在OPNET中搭建獨立過程層子網的仿真模型如圖1所示。其中紅色模塊為過程層各功能間隔,如牽引變壓器間隔的子網連接情況。通信鏈路采用100 Mbps光纖連接。各功能間隔子網的仿真模型展開如圖2~圖4所示?,F以圖2所示的主變壓器間隔子網為例進行說明如下:
(1)交換機為3Com公司的SSII型以太網交換機,全雙工通信,支持VLAN,所有子網交換機均與中心交換機相連。
(2)IED(智能電子設備)視為以太網節點,采用ethernet_wkstn_adv節點模型進行模擬,支持各類數據包的接收和發送。
(3)Application Definition和Profile Definition模塊用于配置網絡以及各個節點的業務狀態,Application Definition中設置仿真參數,Profile Definition用于將設定好的通信業務配置到所在網絡中。其余間隔子網的節點配置情況同理。
過程層子網主要仿真參數如表1所示。開關IED以5 ms為一個周期持續不斷地進行開入報文廣播發送;保護測控IED以1 ms為周期進行開出報文廣播發送,持續時間為10 ms。仿真時間設置為120 s。
2.2 站級網絡仿真分析
在OPNET中搭建站級網絡的仿真模型,節點功能名稱按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牽引變電所IAS配置要求確定,SCADA節點用于綜合監控以及遠動的通信。FTP節點用于模擬大數據量的文件傳輸業務。
正常情況下的遙測/遙信數據持續通信,仿真時間設為30 s。正常情況下的控制命令由SCADA節點發出,設置其從10 s開始。20 s時產生突發性事件,各類突發性數據節點產生。
運行仿真得到站級網絡報文ETE Delay波形圖,站級網絡ETE Delay約為0.08 ms。在20s時由于突發事件的產生使網絡的ETE Delay有所波動,約增大至0.11 ms,而后ETE Delay復歸。滿足IEC61850對快速報文傳輸時延小于4 ms的要求。
3 全站唯一網絡方式下的CNDS實時性能仿真分析
獨立過程層子網方式的CNDS對于原有設備的兼容性較好,改造較易實現,是現有傳統變電所進行數字化改造的一種良好過渡方案。但該方式信息共享度低,或多或少地制約了變電所的數字化效能。
運行仿真得到全站唯一網絡方式下CNDS報文ETE Delay波形圖,可以看出,在0~30 s內,由于站控層和間隔層之間存在因突發事件導致的大量文件傳輸情況,網絡報文ETE Delay約為0.056 ms。30 s~60 s內,變電所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僅由MU節點發送SV報文產生數據流量,ETE Delay約為0.048 ms。60 s時,變電所發生故障,產生GOOSE報文,ETE Delay增大至約為 0.054 ms。
4 結論
該文基于IEC61850標準及牽引變電所綜自功能的要求,提出了兩種數字化牽引變電所改造過程中的通信網絡組網方案。通過分析其各自的特點與實現難度,指出過程子網目前較易實現,而全站惟一網絡將憑借信息高度共享等優勢成為CNDS的最終形態。利用OPNET網絡仿真技術,依據CNDS實際承載的功能,建立了過程子網和站級網絡的動態仿真模型,圍繞網絡延時和端到端延時等網絡性能指標,對不同組網方式和應用功能下的網絡性能進行了考察,得出了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結論和建議,為分析解決此類問題提供了通用方法。
參考文獻
[1] 陳安偉,朱松林,樂全明,等.IEC61850在變電站中的工程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1-2.
[2] 王繼來.牽引變電所數字化系統技術方案的研究[J].電氣化鐵道,2010(3):22-24,27.
[3] 張志丹,黃小慶,曹一家,等.基于虛擬局域網的變電站綜合數據流分析與通信網絡仿真[J].電網技術,2011,35(5):204-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