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討論《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實施與英語教學的改革時,主要討論課程理念的更新、教學觀念的轉變以及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但“教學資源”這一支撐課程改革的要素卻似乎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正是基于以上情況的存在和分析,我們進行了名為《初中英語拓展性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的課題研究,本文就我們的研究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初中英語拓展性教學資源的開發價值
1.將師生的生活和經驗融入教學過程,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資源添加到教學中,將音頻、視頻等現代化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等,并結合教材進行合理的構建和整合,讓英語教學更有生命力和思維的靈動,讓教學“活”起來。
2.將逐漸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被動地位,成為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人,主動探索和吸納知識,享受知識獲得的過程,并在成果交流中讓學生“樂”起來。
3.讓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擁有較好的課程資源開發和運用意識,能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拓寬教學途徑,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等的學習方式更好地習得語言,真正讓教師“動”起來。
4.促進課程與生活、課程與社會的聯系,從而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擴大學習平臺,在本地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營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英語文化氛圍,讓英語元素融入學校的各項活動中,讓文化“火”起來。
二、初中英語拓展性教學資源的開發途徑
1.教師制作課件。隨著新教材的使用,課件資源是相當缺乏的,我們潛心鉆研,尋找文本中可以拓展的話題內容,搜索并補充有效的教學資源,或結合其他版本教材的相應內容,課中活動形式的拓展,搜集并研究了很多教學游戲,課后相關閱讀資料的鏈接,把所教教材的文本的空間拓展開來,讓學生更深入地學習
知識。
2.教師編制練習。面對現在一教一輔的局面,如何讓優秀學生能有更大的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的空間,我們編寫了各單元的闖關題、挑戰題以及寒暑假定身量制的暑假作業等。
3.教師制作微課。我們積極參加微課制作的講座,結合教學所需制作微課,參加優秀微課展評,同時也不斷收集優秀的微課,為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或課后的復習搭建了平臺。
4.教師開發活動資源。活動是學習英語最好的載體,我們利用教師資源為學生舉行《你好,多倫多》講座,在講座中老師與學生積極互動,讓學生在英美文化場中學習英語;我們邀請英培爾專家為學生作《如何母語化的學習英語》講座,讓學生放下壓力,倍愛英語;建立QQ群經常互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學中做,做中學,獲得更多課堂教學中無法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學會一門語言就要了解這門語言的文化特征和背景,而傳統的節日就是很好的突破口。
5.教師開發網站資源。我們積極尋找和收集有利于學生學習和能力提高的網站,并向學生推薦,比如,老師學生網、學科網、12999英語網、中國微課期刊網等,鼓勵學生能自主學習,不斷攀登新的臺階。
6.學生話題創作。課前的話題討論資源開發:每節課前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教材所探討的話題來向其他同學作一個3分鐘的報告,可以配PPT、配視頻、配音樂等,讓學生充分挖掘并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7.學生數碼故事創作。學生也是教學資源的開發者,通過朱鋒萍老師的講座教會學生用數字化軟件工具進行英語數碼故事創作,并通過微博這一新媒體進行分享、交流和表達的英語學習。同時,教師也收集了很多數碼故事推薦學生學習,讓同齡人的生活小故事激勵他們更進一步的學習和創作。
8.學生自制英語小報。每個月學生都會根據自己的所學以及自己主動搜索的東西或自己的原創作品合作完成一份英文小報,張貼于教室外墻,互相交流學習。
9.學生編制生活中的英語的收集本。學生積極收集平時生活中看到的英語,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一月一交流,教師及時給予指導,讓英語的運用更貼近生活。
三、初中英語拓展性教學資源開發的思考
1.加強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工作,建立英語學科網頁,為今后的研究搭建更好的展示平臺,實現資源的高效共享,同時也要繼續開發網上豐富的拓展性資源。
2.進一步增強教師的開發創新意識,積極開發校本資源,形成有自我特色的微課程,給學生提供更多拓展性學習的選擇。
3.進一步研究如何在英語學習的第二課堂——社團中將課堂教學的內容拓展延伸開來,圍繞哪些話題,需要開發哪些拓展資源,并進行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和一些經驗的總結。
4.開展各類英語活動,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自己創作,建立自己的英語學習檔案袋,進行展評等。
總之,教學資源的開發,就得充分挖掘和開發地方、學校、教師、學生乃至學生家長等資源,用這些有血有肉的教學資源將教學的“質”豐滿起來,這是開展有生命力、有活力的教學活動的源泉;就是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信息技術發展等,利用多樣化的載體將教學資源的“量”拓展開來,營造英語學習的文化氛圍,提供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機會,搭建學生自我展示和成長的平臺,讓語言環境影響人。
參考文獻:
童秀貞.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擴展性閱讀[J].數學月刊:中學版,2005(0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