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煤礦生產是一個高危行業。雖然近年來我國政府已經逐步加大了對煤礦生產工作的全面監督和整改,煤礦安全形勢有所好轉,但煤礦安全事故依然時有發生,始終無法得到控制和杜絕。煤礦安全事故須發有生產條件、工作難度和工作人員等方面的影響因素。本文從煤礦職工的角度出發,從思想政治、作業質量、心理素質等方面研究,以促進煤礦職工能夠提高自保意識,從而減少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
關鍵字:煤礦職工;安全培訓
中圖分類號:D64; F426.21 文獻標識碼:A
煤礦企業發生事故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煤礦職工;二是生產設備;三是工作環境。在我國政府的不斷努力和監督整改下,煤礦企業的生產設備已有了質的提高,工作環境也相對有所改善。縱觀多起煤礦企業事故,煤礦職工作業不夠熟練、安全意識差、自保能力弱等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也是主要原因。因此,要減少煤礦事故發生幾率,提高煤礦生產安全性,當務之急是通過各種不同類型培訓活動的開展切實提高一線職工的井下作業水平,安全自保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從職工方面確保煤礦企業安全生產。
一、提高煤礦職工作業水平
煤礦生產屬于井下操作和高危工種,對職工的作業能力和職業技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要通過培訓改變粗放隨意型的工作模式,使職工樹立高標準、嚴要求作業的意識和習慣,把每一步都做到精細、謹慎、高標準,在現場作業和操作中能夠做到心、眼、手、口、腦的一體化,把每一個工序、每一個環節者嫩到高度集中,認真對待,從而避免因操作失誤帶來的安全隱患。隨著職工作業水平和職業技能的不斷提高,要通過一定培訓活動的開展提高職工預防生產危險的意識和能力,并能夠根據其危險程度進行合理的防范。具體來講,煤礦企業職工培訓負責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培訓員工作業技能:
注意力、定力和穩定性以及迅速進入作業狀態的培訓。通過注意力培養等活動的開展,訓練操作者持久、高度的注意力和排除各種干擾的定力和穩定性;通過迅速啟動作業程度,使操作者能夠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迅速進入作業狀態,從而既保證作業質量,又使職工能夠在面臨危險時冷靜處理和對待,避免因慌亂產生的誤傷。
第二,工作系統性、條理性、完整性和精準度培訓。通過重復練習或其他方式促使員工將操作程序熟記于胸并能在關鍵時刻完成清晰的記憶再現,從而提高作業的精準度、條理性、系統性和完整性,減少因作業誤差引起的作業失誤。
第三,作業自信心培養。通過對作業狀況的及時、嚴密分析和定時反思以及在關鍵操作步驟和錯誤多發點的提醒等等來加強作業的準確性和高效性,從而提高操作者的作業自信心,避免因為心慌或者不自信而影響作業質量。
二、提高煤礦職工安全意識
煤礦職工作為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題,其安全意識的提高對煤礦事故的預防具有關鍵作用。近年來,煤礦職工的整體安全意識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職工存在僥幸心理,在操作中容易出現違規操作現象,在任務重、時間緊的時候可能會存在圖省事怕麻煩而節省工序,增加了煤礦生產的安全隱患。有些管理者也缺乏安全管理意識,存在違規管理的現象。所以要從思想深處樹立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培訓工作:
開展責任制和愛崗敬業培訓,樹立員工以人為本理念和安全生產意識。煤礦管理者要切實從職工的需要出發,把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和愛護人作為安全教育工作的出發點。通過從工作上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意識,通過已發事故教育引導職工熱愛生命,在生活上通過教育和引導員工關心朋友、關心家人并了解社會和家人的關心來明白生命的可貴和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第二,營造安全生產氛圍。因為煤礦工作本身的特殊性,煤礦職工文化層次相對偏低,因此對一些規章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理解誤差。因此要通過一些適合煤礦職工宣傳活動的夕碾,讓職工更加準確清晰地了解規章制度,提升一線職工安全素養,使安全生產理念深入職工內心,創造一種安全生產的氛圍。
第三,對于那些存在僥幸心理、容易違規操作的職工和不重視安全管理的管理者,首先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和事例教育,糾正其錯誤意識。對于經過多次教育依然未有改善者,可以構筑企業懲罰機制,并借助一些賞罰分明的措施,對違規操作者予以一定的處罰,從而軟硬兼施消除其僥幸心理,樹立其安全生產意識。
三、提高煤礦職工自保能力
要減少或杜絕煤礦安全事故對職工身心的危害,最關鍵的還在于提高煤礦職工面對事故的自我保護能力。煤礦企業可以通過分層次、分單位的扎實到位的自保能力培訓和事故演練來提高員工對事故的自我保護和防范能力。培訓內容可以包括安全基礎知識教育、安全生產制度規章的普及和宣傳、相關法律法規的教育、本企業礦井細致情況、事故基本防御技巧、事故預警系統的熟悉和應用等等,使職工熟知本崗位的安全規程,做到不違章作業、不冒險作業,在遭遇事故時能夠盡最大能力鎮靜自保,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培訓可以分幾個重要步驟逐步強化,如第一環節對職工進行安全培訓,第二環節進行實際操作訓練,第三環節專業技能培訓,第四環節自我防范保護能力培訓。在一定周期內可以循環進行培訓,從而強化培訓效果,提高職工自保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煤礦企業的生產質量和利潤增加必須以安全生產為前提和基礎,而安全生產的主體便是煤礦職工。
本文立足煤礦職工的培訓工作,從作業水平的提高、安全意識的樹立和自保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旨在為煤礦職工培訓提供借鑒,從而提高煤礦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保能力,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減少并杜絕煤礦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狄會恒,李金,張新鳳.煤礦職工培訓機制探究[J].妥全,2010,(08).
[2]蘭澤全,王寶德,馬漢鵬,徐景德.淺談如何提高煤礦妥全培訓的質量[J].煤炭工程.2007,(05).
[3]張莉.煤礦妥全培訓現狀分析與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1,(13).
[4]陳沫,肖成.淺析我國煤礦妥全的有效監管體制[J].科技創新導報.2010,(12).39.
作者簡介:郭霞(1967.2—),女,河南許昌市人,助理講師,畢業于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現就職于平頂山天安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五礦職教中心,研究方向:煤礦職工安全技術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