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是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圍繞企業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正式是團組織履行根本屬性與根本職責的具體體現。文章全面分析了國有企業共青團面臨的形勢與任務,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共青團工作的路徑和載體,對探索構建共青團長效工作機制,促進企業安全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
關鍵字:國有企業;共青團;載體;活動
中圖分類號:F276.1; D29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國有企業的所有制形式、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企業團組織的存在形態、工作模式和發揮作用的路徑發生了較大調整,面臨著許多新的困難,團干部的思想作風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團組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尋求新突破,切實提升團組織服務企業改革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為促進企業安全穩定高效持續發展做出新貢獻。
一、當前國有企業共青團面臨的形勢
引導青年思想動態方面:一是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科技創新以及企業的變化,在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員工思想深處產生了強烈碰撞,因時、因人、因地加強對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學的理論來武裝青年,構筑青年強大的精神支柱顯得猶為緊迫。二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節奏的工作方式,一些青年在就業、學習、生活、發展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壓力。如何根據青年員工的特點,引導青工陶冶情操、提升素質,亟待進一步創新活動方式、工作載體。三是經過改革大潮的歷練,市場經濟的洗禮,青年員工的心態已日臻成熟,能夠較為理性地看待、分析問題。絕大部分人愿意在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中,追求個人的成長與進步。但由于宣傳力度不夠、涉及面較窄、實用性不強等種種原因,個別基層單位為青工提供的發展機會不夠,使部分青年員工獲得的學習、培訓機會以及施展才華的機會較少。
開展服務性活動方面:一是多元產權投資主體的出現,使原有的國家、集體、職工三者利益關系轉變為股東、經營層和職工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如何找準服務企業與服務職工的結合點,切實發揮出青年組織的應有作用,給國有企業共青團帶來了新的挑戰。二是資本核心地位的確立,使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共青團在開展思想性、娛樂性活動的同時,必須提高資本意識、成本觀念,緊緊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開展工作。
行業內青年組織之間交流與合作方面:一是思想觀念上,由于團員青年數量減少、工作對象日趨減少,團干兼職化成為趨勢,團干兼職任務繁重等原因,個別基層團組織缺少與其他青年組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存在一定程度的思想還不夠解放、視野不夠廣闊等問題。二是交流項目上,每年企業團組織都緊扣企業重點工作,采取開現場會、舉辦培訓班等形式,組織多次青年工作品牌交流活動,對于推進青年工作、增進團干友誼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同時,如何更加緊密地結合企業實際和青年特點,開展融時代性、時尚型、教育性、趣味性于一體、受青年歡迎的交流項目,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關于加強國有企業共青團工作的幾點對策
青年組織的發展,必須要有一支具備較高政治素養和青年群眾工作能力的團干部隊伍,有一個以團組織為核心、凝聚覆蓋大多數青年員工的群眾組織體系,有一系列適應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青年工作品牌,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有保證青年工作正常開展的經費和陣地。具體工作中,就是要把握好四個關鍵:
一是要緊緊依靠黨的領導。這是做好行業青年組織的根本保證。共青團是黨的忠實助手和后備軍,是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黨一直從戰略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共青團的工作。特別是要堅持黨建帶團建,積極爭取把團建目標任務納入黨建目標任務,把團的陣地建設納入黨的陣地建設,把團建考核納入黨建考核,通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來推動和提升團建工作的水平。
二是要始終圍繞企業中心工作開展活動。這是行業青年組織工作的生命之源。服務中心、服務大局始終是共青團工作的重點,偏離中心,脫離大局,共青團的工作就沒有生命力,就不可能得到認可。就企業來說,企業是典型的經濟組織,企業的效益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存發展和青年職工利益的實現。因此,行業青年組織在謀劃、布置工作時,一定要要以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為前提,找準服務企業與服務青年的結合點,引導青年職工努力工作,幫助企業創效益。比如開展青年崗位能手、青年文明號活動,幫助職工提高技能、培育職業精神;比如開展青年文化活動,幫助企業增強凝聚力,等等。
三是要積極推進重點工作的創新。當今時代,創新已成為一種標準、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作為廣大青工的示范群體,青年組織應當深刻領會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強化創新意識,加大創新力度,努力把共青團建設成為創新型群眾組織。要切實提升重點工作的示范性和針對性,更加注重結合黨政中心和青年關注,提煉主題、設計名稱、培育典型、創新載體。要加強重點工作的活動支撐,圍繞重點工作,排出活動的預安排表,保持活動的厚度和密度。要加強重點工作的宣傳推廣,增強共青團工作的影響力、覆蓋面,樹立更鮮明、更有活力的共青團形象。
四是要加強團干隊伍建設。團的崗位是學習的崗位、鍛煉的崗位、成長的崗位。青年組織能否運行良好,既取決于團委負責人的能力,也取決于團干隊伍的整體狀態和素質。行業團組織必須進一步科學制定團干部選拔方式、配備方式、培養方式,把大批思想好、能力強、素質全面、積極性高的優秀青年選拔到青年組織崗位上來,接受鍛煉,經受考驗。
參考文獻:
[1]張玉潔.堅持融合立足服務不斷創新推動發展——淺議現代企業制度中共青團的定位.石油政工研究,2010.
[2]呂超宏,王宏偉.構筑國有企業團的工作新體系.石油政工研究,2012
[3]怎樣做好共青團活動策劃/陸士楨編.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周思源(1987.4—),女,漢族,河南平頂山市人,就職于平煤神馬機械裝備集團河南電氣有限公司,助理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