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井旺
摘 要:靈東煤礦機電管理創建了自己獨特的模式,在機電生產各個環節、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以及業務流程中不斷創新,取得了輝煌的業績。這種管理創新必定會對我國現代煤礦機電管理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字:靈東煤礦;機電管理創新;啟示
中圖分類號:F426.2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煤炭開采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煤礦復雜的開采方式己經被裝備精良、系統簡單的現代煤礦生產方式所替代。傳統煤礦礦井使用的設備較多,通風、排水、提升、壓風四大系統復雜,管理難度大,機電管理機構龐大、管理流程復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靈東煤礦機電管理創建了自己獨有的模式,系統簡單,管理方式獨特,取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體現了全新的機電管理創新理念。
一、礦井機電生產系統模式的創新
1、布置簡單化、運輸能力最大化的主運輸系統模式
靈東煤礦礦區礦井采用3井開拓方式,簡化了生產系統,取消了多盤區布置,改為大巷帶式布置,最大限度的延伸了綜采工作面的長度和推進長度,主運輸采用了一部膠帶機運輸機,實現了主運輸系統簡單化,減少了生產環節的影響,提高了生產效率。
運輸設備選型最大化,如提升運輸能力為1600噸/小時,功率為2乘以2600KW。順槽膠帶機最長達到3300m一部,兩調皮帶接力,采用前后驅動技術,運輸能力可達2X3000噸每小時。
2、采掘設備現代化的裝備模式
靈東煤礦礦井裝備了現代化的采掘設備。采用世界最先進的連續掘進機掘進,采用四臂錨桿機進行支護,掘進效率為國內一般水平的2倍,以接近國際水平,而且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很高。
綜采設備采用了世界先進的雙滾筒大功率采煤機,液壓支架具有先進的電液控制系統,采用了大功率刮板輸送機,強大的泵站系統,可靠的移動變電站,使礦井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了100%。
2009年采用了大采高、重型化綜采工作面放頂煤技術,支架高度6.3m,運輸機功率2乘以1000KW,順槽膠帶機帶寬達1600mm,生產能力3500-4500噸/小時。
3、無軌膠輪輔助系統模式
礦井下輔助運輸打破了傳統的煤礦利用軌道運輸的建設思路,國內首創無軌膠輪化運輸技術,大幅度降低了運輸成本,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改善了安全環境。尤其是井下使用了防爆特種車輛,使得工作面設備安裝和回撤速度大大提高,國內安裝一個工作面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靈東礦區能夠控制在1周內完成,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實現了輔助運輸便捷、快速、安全、高效。
4、礦井高電壓、短距離的供電模式
靈東煤礦國內首創10kV電壓入井供電,提高了電壓等級,減少了電壓損失。由于礦區煤層埋藏淺,井田面積大,如果采用傳統的供電方式供電距離過遠不能保證供電質量。經過多年實踐,礦區采用了地面箱式移動變電站,通過鉆孔向井下供電,大大縮短了供電距離,解決了長距離供電難題,形成了靈東礦區高產高效獨特的供電
模式。
5、礦井綜合自動化模式
靈東煤礦建立了數據共享信息平臺,將信息化技術延伸到井下,實現了礦井、洗選、裝車等系統的遙測、遙控和遙信自動化集中控制,并采用工業電視對重要生產環節進行監視,實現了煤炭生產可視化。礦井除移動設備外,采掘運輸各系統全面實現了遠程控制、監測、維護和故障診斷,可在調度室內完成大量設備的控制,實現了井下固定崗位無人值守,實現了減員增效,是系統運行更加安全可靠。
二、機電設備技術手段的創新
靈東煤礦建立了信息化的機電管理平臺,率先在煤炭行業引進了EAM系統。利用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手段,提高了機電管理的整體水平。
EAM即為“企業資產管理”系統。是企業生產設備的價值管理和設備的全生產周期的管理系統。
EAM以資產、設備臺賬為基礎,以工作單的提交、審批、執行為主線,按照缺陷處理、計劃檢修、預防性維修幾種可能模式,以提高維修效率、降低總體維護成本為目標,將采購管理、庫存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集成在一個數據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統中。同時將設備信息化點檢和預防性檢修相結合,有效的預防了事故的發生。
靈東礦區機電管理中引入了EAM管理系統,使煤炭機電管理和國際先進的管理系統相結合,實現了2千多臺達12多億元的設備資產全壽命管理,為煤礦行業機電管理開辟了一個新途徑。
三、機電管理專業化運行機制的創新
公司機電管理模式為以機電動力部為業務指導部門,設備管理中心、維修中心、生產服務中心、物資供應中心、供電中心信息中心等為具有專業化服務職責的單位,為生產礦井提供專業化服務的機電管理
模式。
通過引進EAM資產管理系統,為適應信息化、科學化的管理要求,公司充分發揮專業化的優勢,將生產單位的機電保障部門脫離出來,相應成立了相關輔助生產單位,如礦井不設立維修工廠、物資供應科、安裝準備隊、相應成立了專業化的設備管理中心、維修中心、物資供應中心、生產服務中心、供電中心、信息中心等單位,集中為全礦區各個礦井提供專業化機電管理運行機制。
通過機電專業化管理運行的實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公司在內部專業化管理逐步成熟和取得巨大利益的同時,又開辟了外部專業化的運行機制。如中信重工機械公司公司的專業化維護服務、雞西煤機廠家專業化維護服務以及太原煤科院的專業化維修和科技創新服務。
通過專業化運行機制的有效運行,使現場機電設備得到了及時維護,生產單位能夠集中精力做好現場管理工作,減輕了現場機電管理的難度和壓力,有效降低了設備事故率,為高產高效創造了條件。
四、結語
靈東煤礦的上述幾個方面煤礦機電管理創新,對我國現代煤礦機電管理能夠產生下列啟示:
1、現代煤礦機電管理從思想上要突破常規思維,轉變觀念,依靠科技進步,尤其是要突破原有的歷史經驗,接受行業進步新理念
2、要建立適應新生產模式的集約化管理組織架構,才能有效發揮適應現代化煤礦生產模式的需求。
3、利用信息化的先進技術手段,能夠大幅提高煤礦機電管理水平,有效發揮管理技術優勢,成功駕馭大型煤炭生產系統的有效運行。
4、專業化服務的運行機制,是一種專業、高效的服務手段,可以降低設備事故率,提高機電現場運行管理水平,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