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東
摘 要:小額信貸作為一種有效的金融扶貧方式,在我國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小額信貸是專向低收入群體和微型企業提供的額度較小的持續信貸服務。本文通過對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調查分析,進論述了小額信貸在資金來源,風險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完善小額信貸的政策措施.
關鍵字: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小額信貸是指向低收入群體和微型企業提供的額度較小的持續信貸服務。它通常具有額度小、期限短、分期還款、不需要擔保或具有靈活多樣的擔保形式等特點。近年來,小額信貸在中國得到了長足發展,對促進我國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政府對小額信貸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
一、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的發展情況
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產品包括助學貸款、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小額農戶信用貸款等多種中小企業貸款產品。助學貸款一般為每人每學期6000 元,期限是6年,執行基準利率;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一般為每人2萬元,期限2年執行基準利率;小額農戶信用貸款額度從原來的最高2萬元提高到了現在的最高5萬,根據信貸等級的不同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浮30%至70%,農村信用社可以通過辦理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解決抵押不足問題,但受制于資金實力也無法提供充足的小額貸款。調查顯示,縣農村信用社發放農戶貸款20.8 億元,支持了6.4萬戶農戶,占農戶總數的21.3%,占有貸款需求農戶的59.3%。部分農戶和企業由于不能通過金融部門獲得貸款紛紛轉向民間借貸。近年來,農村合作聯社與銀行大力開展小額信貸業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小額信貸業務遍及農村與城鎮,惠及農戶、學生和中小企業。截至2010 年6 月末,轄區金融機構共發放各類小額貸款13 億元,占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20%。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小額信貸在我行的發展任然存在著諸多的制約因素。
二、完善小額信貸的政策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農村小額信貸的資金供給機制
目前,農村資金大量外流,影響農村資金的整體供應。郵政儲蓄機構是分流農村資金的主要渠道,商業銀行也從農村吸儲了大量的資金,因此,建立有效的農村資金回流機制,是當前解決支農資金不足的當務之急。農村信用社要有充足的資金能夠保障供給,加大吸收組織農村閑散資金的工作力度,通過改進服務,提高吸收存款的能力,通過盤活舊債,增加支農資金實力,推進農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盡快開放存貸款利率的限制,實行靈活的存貸款利率浮動政策,增強農村信用社組織資金的能力,另外可以將郵政儲蓄吸收的農村資金轉存農村信用社,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農村信用社的資金實力。
(二)推進市場化利率,保證小額信貸的持續發展
小額信貸的合理利率是小額信貸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從世界各國的成功經驗看,小額信貸利率需高于商業利率才能在財務上實現可持續。這是因為小額信貸與商業銀行一般貸款的操作程序不同,有額度小、成本高的特點。從貸款方式看,一般商貸屬于批發性質,而小額信貸則是零售性質;從運營方式來看,一般商貸為一次性貸款, 每周每月自動還款,而小額信貸則需要信貸員送款收款到田間;從信用風險來看,一般商貸需要有抵押物,小額信貸純粹是信用貸款,貸款風險較高??偟膩碚f,小額信貸的成本較一般商貸成本要高出許多,而目前單筆小額信貸的規模平均在5 萬元以內。只有較高的存貸差才能攤平操作成本,不能用一般銀行對工商業甚至較大的農業項目的利率水平來套小額信貸的利率。讓參與小額信貸的金融機構贏利,是這些金融機構愿意擴大并能持續提供小額信貸的根本保證。政府應區分財政扶貧與小額信貸的功能,盡量減少干預,真正賦予正規金融機構經營自主權,這樣才能堅持小額信貸業務的市場方向,完全實現小額信貸在財務上的可持續性,推動小額信貸業務更快更好的
發展。
(三)健全農村小額信貸外部監督機制
為了規范管理農村小額信貸機構,促進小額信貸事業的發展,我國應當制定一部《小額信貸法》。放開農村金融市場,制定進入小額信貸市場的規則,區分商業性小額信貸機構與福利性小額信貸機構并分別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管理規程、管理機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嚴格管理、規范運行、確保安全、服務農民的前提下,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農村金融市場,積極興辦直接為“三農”服務的多種所有制金融企業,確保農村金融市場的適度競爭。對于資金來源于其他渠道的機構,可以實行備案制,無需接受正規的監管,以降低成本,提高運作效率。
(四)通過立法和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為小額信貸的發展創造穩定的政策環境
小額信貸作為一種以“扶助貧困群體”、“實現社會公平”為宗旨的金融產品,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政府需要為其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應當完善有關小額信貸機構的法律、法規,并給予一系列促進其發展的優惠政策,保障小額信貸機構的持續發展。目前,我國還沒有正式的法律保護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而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是小額信貸機構建立與發展的前提,小額信貸機構需要法律來證明它的合法性,這也是政府為小額信貸機構建立的第一道防線。當小額信貸機構還處于初級階段時, 基本上還不能實現資金自足, 這就需要政府通過減免各種稅費、貼息等政策鼓勵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同時鼓勵其他機構和個人提供資助以建立更多的小額信貸機構。在監管方面,應針對不同的小額信貸機構采取不同的監管模式,并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
參考文獻:
[1]楊曉蘋,促進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J].發展研究,2008, (1) .
[2]梁春燕.關于促進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思考[J].環渤海經濟嘹望,2008,(1):29-31.
[3]林力.論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財務與金融,2009(3).